中國地大物博,而且民族眾多,所以傳統民俗也比較多,比如在廣西,二月初十就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這天被稱之為「寒山誕」,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呢?據傳,這個節日起源於明代,相傳寒山頂的寒山廟是「三聖」羽化飛升之地,百姓在此設壇祈雨,後因寒山顯靈降甘霖,逐漸形成祭祀傳統。
說的直白一點,這個更多的是人們的一種信仰,人們在這天抬「飛來石」遊行,然後希望能興風降雨,祈求風調雨順。其實說到底,還是希望在二月當中,可以迎來雨水,畢竟春月貴如油,這個時候雨水充沛,土地吸收了大量的水分,隨着溫度的上升,萬物生長也會比較的快,這樣就容易迎來豐年。
那麼這天有啥傳統呢?二月初十「寒山誕」,記得「一要抬,二不擠,吃三樣」傳統,寓意風調雨順迎豐年,這個具體指的是什麼呢?
一要抬
抬飛來石
這個習俗由來依舊,不過只是在廣西比較的流行,大家去抬這個飛來石,其實就有點像,廣東的游神,差不多是一個意思,只不過其目的不一樣,抬飛來石,更多的是希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二不擠
去參加遊行的時候不要盲目擁擠
一些傳統的節日,人會特別的多,尤其是這個節日還是當地的非遺,再加之二月初十還是周末,所以在這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不要去擁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帶來禍端。
吃三樣
香菇炒肉
二月初十是為了祈雨,而其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可以更好的進行春播,所以在這個時候,要吃一些補充體力的食物,香菇炒肉,利於陽氣生髮,也可以幫助增長氣力。
做法:1、豬肉切片,用生抽、料酒、澱粉腌制10分鐘;香菇切片,焯水備用;2、熱鍋涼油,放入肉片滑炒至變色,盛出備用;3、鍋中留底油,爆香蒜末,加入香菇翻炒至軟;4、倒入肉片,調入生抽、蚝油、少許糖和鹽,翻炒均勻。
小炒牛肉
牛肉在這天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去吃一些,它可以起到增強體力的一個作用,也有利於補充人體需要的營養。
做法:1、牛肉切片,用生抽、料酒、澱粉腌制10分鐘;2、準備青紅椒、洋蔥、蒜末等配菜;3、熱鍋涼油,放入牛肉快速滑炒至變色,盛出備用;4、鍋中留底油,爆香蒜末,加入青紅椒、洋蔥翻炒至斷生;5、倒入牛肉,調入生抽、蚝油、少許糖和鹽,大火快速翻炒均勻就可以出鍋了。
排骨玉米湯
春天既要滋補,同時又要防止春燥的出現,所以我們可以選擇一些營養滋補的湯品,比如排骨玉米湯就是不錯的選擇。
做法:1、排骨焯水去血沫,撈出洗凈;玉米切段,胡蘿蔔切塊備用;2、鍋中加水,放入排骨、薑片,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30分鐘;3、加入玉米和胡蘿蔔,繼續燉煮20分鐘,至食材軟爛就可以吃了。
寒山誕,看似一個和大家比較遠的傳統節日,其實也是在提醒我們,春天的時候,應該抓緊工作,不能耽誤,同時在飲食上,如果你是從事 體力勞動,那麼多吃一點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的肉類,參加一些習俗活動的時候,則是要懂的保護好自己。至於能不能風調雨順,與其祈禱,不如去看一下天氣預報,這樣反而更加準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