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萬字醬油」,憑啥賣那麼貴,銷量卻排全球第一?原因不簡單

2022年10月01日00:30:45 美食 1810

老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裡的醬就是指的醬油,由此可見醬油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幾乎天天都要面對,醬油不僅能給菜肴調色,而且還能起到袪腥增香的作用。

日本「萬字醬油」,憑啥賣那麼貴,銷量卻排全球第一?原因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我國早在3000年前的周朝,就開始有了關於製作「醬」的文字記載,「醬」就是現在醬油的雛形。《論語》曰:「孔子云:食不厭精,燴不厭細。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那個時候古人已知道將醬油運用到烹調上,增加食物的美味。

最早的醬油是採用鮮肉腌制而成的,與魚露製作過程頗為相似,將肉剁成肉泥再發酵生成的油,古代稱為「醢」(即肉醬油之意),有時還會在此基礎上再加入動物血液,這種醬被稱之為「醓」,「醓」和「醢」是醬油的不同風味。到了漢代,開始用大豆代替鮮肉作醬,並廣泛在民間傳播運用,南宋開始正式改稱為「醬油」。

日本「萬字醬油」,憑啥賣那麼貴,銷量卻排全球第一?原因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日本醬油釀造技術來源於中國,後經日本人在中國醬油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成就了現在的日本醬油,共開發出300多種醬油品種,其中以「萬字醬油」品牌最為著名,價格也是居高不下,憑啥賣那麼貴,銷量卻排全球第一,原因並不簡單!

一、日本最早醬油釀造技術源於中國

關於中國醬油釀造技術是如何傳到日本的,傳說中有幾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在唐朝時,由我國鑒真大師東渡日本傳播中國文化的同時也將醬油的釀造技術引進了日本;第二個版本是通過中國最早的農業書籍《齊民要術》中記載的制「醬」的方法傳入;第三個版本是宋朝時日本的覺心和尚到中國修行,在徑山寺學到了「味噌」的製法,並回到日本紀州推廣開來,這「味噌」被認為是日本醬油的起源。

日本「萬字醬油」,憑啥賣那麼貴,銷量卻排全球第一?原因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我個人認為第三個版本更具有說服力,原因一:鑒真唐代高僧,並被尊為日本律宗初祖,他一生不僅精於佛典,而且在藝術上、醫藥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但對於他醬油釀造方面技術並沒發現有任何文字記載,因此存在疑點;原因二:僅憑《齊民要術》書籍中一段文字就能釀造出醬油缺乏可信度。

無論是哪一個版本,不可否認日本釀造醬油技術源於中國。中國的醬傳入日本變成了味噌,而味噌又發展成現在的日本醬油。

二、萬字醬油全球銷量第一

在日本,流行一句俗語「和食始於醬油、終於醬油」,意思是說在吃日本料理時,從始至終都離不開醬油。在日本大大小小近1500個醬油品牌當中,「萬字醬油」獨佔鰲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日本「萬字醬油」,憑啥賣那麼貴,銷量卻排全球第一?原因不簡單 - 天天要聞

「萬字醬油」(KIKKOMAN)」是日本家族企業龜甲萬株式會社創立的品牌。而龜甲萬醬油起源於日本江戶時代初期,迄今為止有300多年歷史,創始人是一名叫真木茂的女性,她從1615年開始學習家族流傳的醬油釀造技術。

日本「萬字醬油」,憑啥賣那麼貴,銷量卻排全球第一?原因不簡單 - 天天要聞

1909 年龜甲萬建立日本第一座全自動醬油釀造工廠,開啟了日本醬油工業化生產模式。為了拓展國外市場,1957年龜甲萬在美國舊金山設立了海外首家銷售網點,1972年在美國又設立了首家製造基地,將「萬字醬油」理念滲透到美國西餐中。

現在「萬字醬油」占日本國內市場份額的31%,排在他之後的4家醬油公司的市場佔有率之和沒超過20%。與此同時,「萬字醬油」暢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6年龜甲萬醬油的營業收入72%是來自於海外市場;2019年龜甲萬僅醬油的收入就高達498億日元,摺合人民幣33億元。

日本「萬字醬油」,憑啥賣那麼貴,銷量卻排全球第一?原因不簡單 - 天天要聞

目前「萬字醬油」佔據了美國55%的醬油市場份額,醬油銷售額排名全球第一,名副其實日本醬油行業的領頭羊。

三、萬字醬油憑啥賣那麼貴?

日本人對醬油非常重視,是贈送親朋好友體面的禮物。據說貴的萬字醬油,僅200毫升,售價達到1000多日元,摺合人民幣80元,普通的「萬字醬油」也要18元一瓶,相對於中國醬酒貴了好幾倍。

日本「萬字醬油」,憑啥賣那麼貴,銷量卻排全球第一?原因不簡單 - 天天要聞

「萬字醬油」的釀造原料與我國醬油並無二樣,都是大豆和小麥,由大豆開始蒸熟,加入小麥粉以後發酵成麹,再加入鹽和水進行第2次發酵而成。之所以賣這麼貴,並非空穴來風隨意定價,如果說貴卻還有那麼多人願意買單,說明貴有貴的道理。

日本「萬字醬油」,憑啥賣那麼貴,銷量卻排全球第一?原因不簡單 - 天天要聞

首先,龜甲萬公司最早發源於日本千葉縣野田地區,那裡的水資源非常優質,如同茅台酒的赤水河一般,極為重要,自古以來就是日本著名的醬油產地。

其次,萬字醬油使用的是本釀造工藝,採用的是真材實料傳統的發酵工藝,本釀造的「本」字意味正統、正版、自然無添加,即為高鹽稀態發酵,一般要求發酵時間為半年以上,因此製作成本高。

日本「萬字醬油」,憑啥賣那麼貴,銷量卻排全球第一?原因不簡單 - 天天要聞

第三,龜甲萬使用的是歷代相傳、獨家培育、與眾不同的「龜甲萬菌」,該曲種是由多種獨特的菌種組成,最大的優勢是使大豆和小麥發酵更充分,能夠散發出300多種芬芳香氣,促使醬油酸、甜、苦、咸、鮮五種風味相互交融,達到色、香、味俱全的境界,烹飪時無需添加糖色和味精。

日本「萬字醬油」,憑啥賣那麼貴,銷量卻排全球第一?原因不簡單 - 天天要聞

第四,目前龜甲萬擁有2000多種醬油相關產品,本着低鹽健康的原則,開發的減鹽系列產品就有22款,例如牡蠣、高湯、海帶、全大豆等,減鹽度最高的一款醬油比普通醬油含鹽量減少66%。另外還開發了有機醬油,功能性醬油等等,適合不同的人群。

四、日本醬油的分類

日本醬酒最常規的分類方式是按原料製作,分為濃口醬油、淡口醬油、溜醬油、再入仕醬油及白醬油5類。

日本「萬字醬油」,憑啥賣那麼貴,銷量卻排全球第一?原因不簡單 - 天天要聞

濃口醬油:顧名思義就是即濃味醬油,食鹽濃度為16~17%,占日本醬油總產量的80%以上,主要以大豆和小麥各一半釀造而成,所以適於各種料理。日本各地均有產出,其中以千葉縣野田市、銚子市、香川縣的小豆島知名度高。產地。

淡口醬油:即淡味醬油,流行於關西地區,原料除了大豆和小麥,還會添加大米和酒,以顏色清透,口味淡但含鹽量較高為特點,食鹽濃度為18%,適合燉煮蔬菜、白肉魚等。

溜溜醬油:是日本最早出現的醬油品種,熟成時間最長、顏色最深,主要原料為大豆,無需加入小麥或者加入極少量的小麥,具有甘濃稠、香氣獨特的特點,適宜搭配壽司、刺身或做照燒、佃煮醬汁。以日本東海三縣為主要產地。

日本「萬字醬油」,憑啥賣那麼貴,銷量卻排全球第一?原因不簡單 - 天天要聞

再入仕醬油:又稱甘露醬油,發酵時以生醬油或醬油代替鹽水二次釀製而成,口味十分濃厚,適合沾食、刺身和壽司,以山口縣的山陰、九州等為主要產地。

白醬油:以小麥為主,用大豆的麴進行發酵釀造而成。特點是顏色淺、味道淡,鹹味略強,甜味鮮明。由於容易氧化保質期短,適用茶碗蒸、烏冬面汁、鍋料理汁以及腌制鹹菜等。以愛知縣碧南市為主要產地。

按製作工藝分為本釀造、混合釀造、混合3類。

本釀造:以大豆、小麥、鹽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工藝釀造而成,是目前日本市場流通量最大的醬油。

混合釀造:在釀造的過程中,為了縮短釀造時間,加入了氨基酸調理液、發酵調理液等成分加快發酵進程。

混合:說白了就是用多種化學物質勾兌而成,不過真正流通到市場上的極少。

按功能可分為:鮮味醬油、醋醬油、花生醬油、大蒜醬油、有機醬油、低鹽醬油等以保健為賣點的醬油。

大家好!我是雅倩愛美食,一個廚藝愛好者,分享各種美味以及相關的故事,傳遞一日三餐的溫暖,讓美味和健康陪伴你的生活。歡迎關注、點贊、轉發、收藏、評論,謝謝您的閱讀,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 天天要聞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頭的季節。對於愛吃野味兒的老饕們來說,這可是自然送來的「野味季」,不抓緊嘗幾口,簡直對不起這好光景。像薺菜、馬齒莧、蕨菜這些常見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還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地地道道的「綠色健康代表」。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 天天要聞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有網友辣評「現在的商業綜合體可是一個比秦始皇統一六國還要統一的地方」一樓有獨屬自己的四大金剛新能源車、網紅戶外品牌、潮玩、新茶飲二樓快時尚輪流站崗負一層小吃街永遠排長隊每座城市的商場彷彿複製粘貼標準化裝修複製粘貼的品牌矩陣公式化的樓層分區讓消費者調侃「懷疑全國商場共用一張施工圖!」這種工業化流水線般...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 天天要聞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一新開餐廳某平台顯示人均消費3888元每晚僅開一桌12席餐廳還提供號稱用大象糞便製作的甜品記者從閔行區市場監管局最近了解到,這家餐廳名為上海蓬冠樹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馬橋市場監管所已現場核查,並暫時封存相關材料展開後續調查。市場監管部門介紹,涉...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 天天要聞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頂端新聞記者 陳偉然「從頭越,爭第一」,宋河正通過一場沖頂珠峰的挑戰,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復興宣言。自4月9日發佈會之後,河南首位兩度登頂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孫寧,已攜宋河「紫氣東來」抵達西藏,並正式開啟第三次珠峰沖頂挑戰。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 天天要聞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福州撈化「鮮」的秘訣是什麼?製作順昌灌蛋的手藝因何「奇絕」?怎樣的福州魚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鵝的製作過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雞湯汆海蚌為何能成為閩菜「皇后」?三餐煙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視大型美食文旅節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帶你探尋八閩大地,細品山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 天天要聞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前段時間,一些高檔餐廳的老闆們頭疼不已。倒不是因為食材不夠新鮮,也不是因為大廚不夠專業,而是因為他們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敲詐」風暴!在黃浦區一家商場里,陳老闆和妻子經營着一家日料店。為了這家店,陳老闆夫妻倆已經張羅了一個多月,可這開業沒幾天,夫妻倆在2024年12月16日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