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秋分,真正秋高氣爽的季節來了。秋分,「分」即為「半」,日夜時間均等,並由日長夜短逐步日短夜長,氣候由熱轉涼。
秋分賞什麼?桂花香滿園、粉黛亂子草搖曳、彼岸花開……而同時,柿子熟了、石榴籽粒飽滿,也是吃貨收穫滿滿的季節。
秋風一起,胃口大開。各地秋分會吃什麼美食呢?
1.羊肉
秋分後,天氣逐漸轉寒,羊肉是滋補暖身的首選。秋天適時地吃羊肉,可以去濕氣,避寒冷,暖心胃。
羊肉可白切,可紅燒,可煮湯,如在廣東,人們將帶皮的羊腩與花菇、支竹在炭火上燒煮,做成羊腩煲;內蒙古的手抓羊肉,大塊的骨肉丟到水裡直接烹煮,味道一樣鮮美;新疆的羊蹄子,烤包子,羊肉串……
食品餐飲,中國菜系,草原手抓肉
羊肉按年齡可分為羔羊肉和成年羊肉,羔羊肉色更淡,含脂量少,肉質更軟嫩。按種類,可分為山羊肉和綿羊肉,前者肉更緊緻,瘦肉多,卡路里含量更低,綿羊肉油脂較多,味道更濃厚。
2.秋蟹
秋風起蟹腳癢,「稻熟江村蟹正肥,雙螯如戟挺青泥」,秋分時節,蟹肉肥美。螃蟹不只好吃,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各地都在吃什麼蟹呢,比如河蟹,江蘇大閘蟹、上海崇明清水蟹、香港黃油蟹等,成熟後蟹黃滿殼;海蟹如舟山梭子蟹、萊州大蟹、海南紅花蟹及福建鋸緣青蟹等,肉質豐滿,口味甜美。
不過螃蟹性寒,不宜多吃。還有,死螃蟹是不能吃的。
3.鴨肉
秋天的鴨肉肉質肥美,含有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可補充人體需要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秋季天干氣躁,吃鴨肉可滋陰潤燥、健脾。此外,鴨肉的脂肪只有一半,容易消化。
在南京,此時節流行吃「桂花鴨」,農曆八月左右的鹽水鴨品質最好,所以叫作桂花鴨。
4.魚
秋季是各種魚類肥美的季節,不僅味道鮮美,魚肉的營養價值還高,它富含優質蛋白質(100克魚肉中的含量是豬肉的2倍)、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同時魚肉的脂肪含低。
比如,秋天是吃鱸魚、鯽魚等最好的時節。鱸魚高蛋白低脂肪,鮮美無刺。鯽魚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等功效。還有帶魚,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成分。秋天也是吃新鮮黃魚的季節,黃魚營養豐富,魚肉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碘等。鯧魚肉厚刺少,味道鮮美,紅燒、清蒸都很美味。
秋風涼,落葉黃,黃鱔上市忙。秋天的黃鱔身肥肉厚,最為養人,民諺有"秋後黃鱔抵人蔘"之說。
你秋天愛吃什麼魚呢?
5.秋藕
民諺曰:「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秋分後,天氣變得乾燥,吃蓮藕可清熱潤肺、益氣涼血。
蓮藕加上排骨或是應季的花生,味美又滋補。
6.桂花
八月桂花香,農曆八月正是桂花開放的時候,不只可賞桂花,還可吃桂花,如桂花糕、糖漬桂花、桂花糖藕、桂花糖、桂花茶……桂花的吃法多樣。
在南京,有一道桂花糖芋艿,又甜又軟。在湖北咸寧,有「月月桂」,月月有花開,人們喜歡用新鮮的桂花做吃食,桂花炒肉、桂花豆腐、雞蛋桂花餅、桂花粥、桂花糖水、桂花糕等。
7.秋菜
「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在秋分節氣,嶺南地區有不少人會去採摘秋菜,即野莧菜。將秋菜與魚片「滾湯」,稱之胃「秋湯」。
莧菜性涼味甘,能清熱除濕,每100克莧菜的含鈣量約178mg。
8.梨
梨被稱為「百果之宗」,含水量高達80%,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等,秋季易生肺燥,梨子可潤燥。
梨好吃,卻有很多人不適合吃梨,不如煮一碗梨湯。如小吊梨湯是老北京傳統的飲品,將梨、銀耳、青梅、冰糖、枸杞同煮,傳統小吊梨湯用的是雪花梨,皇冠梨也適合煮。
9.湯圓
秋分這一天,有些地方民間有吃湯圓的習俗,討個團團圓圓的好意頭。
除了自己吃,早年務農,湯圓還要另做些無餡的,放到田地里粘住鳥雀的嘴巴,這就是「粘雀子嘴」,寓意是讓雀子不要來破壞莊稼。
10.芋餅
老話說,「栗子甘甜美芋頭」,老北京人會在秋分這一天會張羅着吃芋餅。
現在正是芋頭大量上市的好時候,芋頭性平味甘,具有補氣益腎、健脾胃的好處,而且芋頭中就含有大量優質水溶性膳食纖維,升糖指數也要比白米白面低不少。
除了芋頭,還有玉米、山藥、南瓜等,都值得一吃。如山藥,按老一輩的說法,山藥被稱為「秋季第一補」,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黏液中又含有皂甙、黏液質,有滋潤的效果,有助於潤燥。秋分時節,寒濕較重,吃山藥等溫和的食物,可保護脾胃。
秋分後,宜吃富有營養又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魚、瘦肉、禽蛋、乳品、豆類、鴨肉、雞肉等食物;要多吃鮮蔬菜、水果,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秋分後「秋燥」癥狀會更為明顯,需要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