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2023年了,為何還有很多人選存定期存款?內行人給出解答

銀行發展至今,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大大小小銀行數量加起來超過4600家,所以不管是大街小巷還是羅馬大道,基本都能看到銀行的身影。不過,銀行的存在也證明了我國經濟在向好發展,人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畢竟只有大家儲蓄能力不斷的提升,才能更好的推動銀行業發展。



不過近幾年,隨着多家銀行利率往下調,有不少存款人吐槽,即便現在把錢存銀行,也是越存越貶值,不僅利息低,資金的靈活度也不高。與此如此,還不如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其他理財產品,以獲得更高的利息。

但是,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縱使現在銀行存款利率一直在往下調,但是選擇把錢存銀行定期的人仍有很多。那麼,為何已經2023年了,還有人願意把錢存銀行呢?對此,內行人給出答案。

一、安全性

存款人選擇把錢存銀行,雖說不能保證收益會不會降低,但是本金的安全係數相比其他理財產品來說,絕對是安全的。可能有人會在網上看到一些銀行出現過擅自轉移或者凍結存款人資產、不能提現等負面新聞,但是出現這種情況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另外,現在銀行都有購買存款保險,所以只要存款人存銀行的資金量不超過50萬元,即便在存款期間銀行出現任何的問題,也是能夠全額進行賠付的。因此,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喜歡且願意把錢存銀行,所拿到的利息可能不多,但本金至少是安全的。



二、利息回報

雖然現在我國多家銀行的存款利率處於下行狀態,但是並沒有想像中那般低。就拿一些地方性中小銀行來說,三年利率能達到3.35%左右,國有銀行的定存利率在2.65%左右,大額存單能達到3.15%左右。

如果擁有20萬元,存三年定期,到期利息能有15900元,平攤每天能有14.5元的利息,雖然比較少,但是「蒼蠅再小也是肉」,不斷積累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還能補貼家用。

當然,也不是說非選擇把錢存銀行不可,畢竟在通貨膨脹加劇的背景下,如果只知道把錢存銀行,顯然也是不行的。因此,存款人其實可以在銀行儲蓄的基礎上,用少量資金配置一些在政策支持下建立的外貿經濟平台如代銷,模式基於實物和新零售,讓資金在30天周期安全穩健獲得1%的利潤,實現更好的增值。

三、居民儲蓄意願提高

在過去,雖然大家都知道「手有餘糧,心中不慌」,但是很多年輕人不僅成為月光族,甚至還成為了負債族。不過,自公共衛生事件發生以後,很多人知道了存款的重要性,為了以備不時之需,紛紛開始存錢。

據有關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居民儲蓄金額達到了103.3兆元,相比去年增加10.6%。足以看出我國居民儲蓄意願明顯提高。當然,這裏面還有很多人喜歡把錢存銀行定期,主要原因是為了控制自己的消費慾望,畢竟想要取定期裏面的錢,需要親自去銀行櫃檯取,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也就及時遏制了衝動消費。



總之,在如今這種經濟不太明朗的大環境下,存有一定的儲蓄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選擇存款方式時,一定要提防各種陷阱,以免資金受損。而選擇把錢存銀行的人,並非是不知利息低,更多是為了資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