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寒冬,綠意涌動。
2013年,首屆國際低碳城論壇在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坪地街道的深圳國際低碳城正式拉開帷幕。
「國際低碳城論壇的規模之大、規格之高,使得國際低碳城在國際低碳領域的地位不容小覷。」彼時,中外學者對這片具有豐富生態稟賦的工業大區深深着迷,國際低碳城也迅速成為廣東乃至全國低碳傳播的重要窗口,吸引了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及美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官員及專家學者,完成了包括國際低碳清潔技術合作與交流平台、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與金融機構碳金融合作項目等一批重要項目簽約。
首屆國際低碳城論壇。
十年耕耘,一座論壇改變一座城,一個綠意盎然的產業大區正加速躍升。
2022年12月12日-14日,國內外綠色低碳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研究機構、頭部企業、國際組織代表再赴低碳城之約,共商綠色復蘇對策,共享綠色轉型成功實踐,推動先進技術開發及轉化落地,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而作為國際低碳城所在地的龍崗,在依託這場「綠色盛宴」積極傳播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各方開展務實合作的同時,也在日復一日改善綠色基建、完善綠色運營、推動綠色風尚的過程中,把綠色低碳理念融入全區產業發展、城市建設、文化民生等各個方面,成為展示中國綠色低碳發展成就的重要窗口,書寫一座產業強區持續加快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的精彩篇章。
走進低碳城會展中心的會議室,國內首創的微藻固碳生態氧吧系統將綠色健康環境帶進室內,「開會猶如置身森林中」,儲能系統、磁懸浮空調、光儲充電樁等總計120項技術打造國內首個「近零能耗」場館;
走出會展中心,可見百年圍屋新橋世居被打造成國內首個近零碳示範社區,國際低碳城氫能產業園正在規劃建設,全市首條氫能大巴示範體驗線在此啟程……
在這裡舉行的2022碳達峰碳中和論壇暨深圳國際低碳城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力系統電力電子技術專家湯廣福,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侯金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新能源首席專家鄒才能等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發表主旨演講,並進行了對話交流。
自2013年創立至今,國際低碳城論壇作為綠色低碳發展領域唯一一個由國家發改委指導且已連續舉辦十屆的論壇,已累計吸引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萬名嘉賓參與,成為綠色低碳發展領域具有極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國際性論壇,推動龍崗成為展示中國綠色低碳發展成就的重要窗口。
「綠色先鋒城市最早開始推綠色建築。在這個湖的對岸,我們建科院自己投資建了一個研發基地,九年前開始研究選址落成,現在已經完成了驗收,打造了有機有趣的綠色生活實驗室,跨界共研零碳平台。」
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青以「從心開始,點綠成金」為題發表演講,她提到的位於蝴蝶湖畔的綠色建築,正是龍崗低碳建築代表未來大廈。這棟會發電、會存電的建築是深圳市首個近零能耗建築,也是龍崗區發展低碳建築產業的生動示範。
綠色建築是龍崗區打造低碳城市的縮影。目前,龍崗區已建成285個綠色建築,佔全市21%,共節約28.6萬噸標煤,並且實現建築廢棄物綜合利用能力全市第一,實現建築廢棄物100%資源化利用。
「建成海綿般『呼吸吐納』的現代化生態之城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長期任務。」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原副校長、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任南琪分享。值得一提的是,龍崗正積極開展海綿城市建設。今年9月,橫崗怡錦水生態海綿建設項目開工,在水官高速高架下至廈深鐵路高架以北區域打造海綿城市示範項目,將削減入河、入庫徑流污染,實現雨水資源再利用,同時提升原有場地生態功能和高架下的空間價值,為市民提供高品質生態休閑的場所。
本屆國際低碳城論壇設置綠色能源論壇、綠色建築論壇、綠色交通論壇、綠色產業園區論壇等9大平行論壇,華為、騰訊、比亞迪、南方電網等綠色低碳領域頭部企業雲集,集中展示超級快充、V2G、動力電池、氫能利用、等先進綠色低碳技術、產品或應用場景。
其中,華為數字能源將以體驗互動的方式,展示智能微模塊6.0和小型鋰電UPS解決方案。比亞迪則將以沙盤、視頻動畫的形式,展示比亞迪全新一代電網級儲能產品 BYD Cube T28。據介紹,該產品相較於行業內40尺標準集裝儲能系統單位面積能量密度提升了超90%,率先支持1500V直流電壓,匹配不同品牌的高電壓換流器。
在龍崗主題活動現場,龍崗區人民政府分別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深圳排放權交易所、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簽署合作協議,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合力,為龍崗區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平台保障。
藉助這場「綠色盛宴」,龍崗正搭建低碳技術與投融資、市場應用端之間的合作橋樑,推動國際低碳城論壇成為龍崗連接學術、企業各方資源的「流量入口」。
統計顯示,較建成之初,深圳國際低碳城片區GDP增長了2倍,工業產值超億元企業數量增長了3倍,碳排放強度下降了68.4%,規上工業萬元GDP能耗降至0.073噸標準煤/萬元,領跑全國。
與數據相呼應的 ,是目前龍崗區正加速形成的綠色低碳產業鏈,如以中廣核集團為中心的先進核能產業鏈,以潤世華為中心的新能源制氫、儲氫,氫燃料電池及相關核心材料的氫能產業鏈。「1+1+4」產業創新體系(「1」是科技創新,「1」是產業基金,「4」是新能源、綠色建築、循環利用、低碳服務四大產業園區)正在穩健形成。
新能源車漫步零能耗大廈、零碳主題公園之間,客家文化與低碳技術相呼應的展覽,馬路兩旁的路燈採用風光互補燈降低能耗,用廢棄鋼鐵做成各式雕塑和凳椅……在深圳國際低碳城的每個角落,人們可以充分感受到綠色低碳理念在生活方式中落地生根的成果。
而在國際低碳城論壇舉辦前夕,深圳市首個以「低碳」為核心理念的品牌藝術項目——低碳藝術節耶在深圳國際低碳城成功舉行。周雲蓬、陳鴻宇助陣草地民謠音樂會,廢棄物煥發「新生」,車尾廂市集、植物拓印、舊衣改造、輕食便當等一系列創意活動,讓市民充分感受詩意低碳棲居的美好。
論壇走出會展,走進民眾生活,依託豐富多彩的惠民活動讓綠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也推動市民深入了解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魅力,給予公眾更多關於綠色未來的思考,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風尚。
「與往屆論壇相比,本屆論壇持續時間將長達9個月以上,持續性更強,覆蓋範圍更廣。尤其是通過數字技術應用,論壇將搭建數字化雲平台,實現論壇全過程活動在線直播和錄播,以此形成論壇的永久性數字資產。」國際低碳城論壇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還將以「論壇+示範基地」方式開展全年系列專題活動,打造「永不落幕」的論壇。
本屆論壇特意增加了眾多民眾參與的環節,設置了部分以家庭為單位的參與環節,同時設置多區分會場,通過舉辦多場線下互動活動,讓市民切身感受到「雙碳」理念的重要性,並為之賦予行動。
例如在低碳示範項目參觀遊覽方面,組委會設置了華為數字能源安托山總部、深圳東部環保發電廠等綠色低碳示範項目參觀路線,面向市民和企業代表開放,開放時間將持續至論壇結束後1周,完成體驗路線打卡的企業代表和市民將獲得紀念章和相關文創物品留念。
一場綠意盎然的國際低碳城論壇,正在龍崗颳起一陣陣「永不落幕」的新風尚。
【撰文】鄭伊靈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