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國沒想到,中國石油,悄悄站起來了

2025年05月25日23:02:09 財經 1481

說起石油,可能你第一反應還是中東沙漠的石油王子,或者是美國德州的井架林立。

但現在,一個曾被稱為「貧油國」的國家,正悄悄換了「劇本」——中國的石油,已經不再是過去那個只能靠進口度日的配角。讓美國沒想到的是,中國的石油,不僅站起來了,甚至有了「遙遙領先」的底氣。

讓美國沒想到,中國石油,悄悄站起來了 - 天天要聞

從「一滴油都要省着用」,到「八大盆地齊頭並進」

中國和石油的「緣分」,其實起步並不早。相比沙特伊拉克這些一挖就是「黑金」的國家,中國在石油這事上,可以說是起點很低。

你知道嗎?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原油年產量還不到12萬噸,而同一時期,美國已經年產超過2億噸。當時,別說用油了,連「找油」都成了大問題。

但是人窮志不短。中國人從來不信命,也不靠運氣

1959年,在西北的玉門,人們挖出了中國石油工業的第一桶油。緊接着,1960年,大慶油田驚艷亮相——這可是中國石油史上的「原地起飛」時刻。

當年數萬石油工人,在戈壁、冰原上,睡地窩子、吃冷乾飯、啃雪埋頭幹活,只為一個目標:讓中國不再缺油。

結果很快顯現。三年後,大慶油田年產量就干到了648萬噸,五年後,全國原油自給率飆升到97.6%。

美國那會兒可能還沒反應過來,這個「農業國」,怎麼突然就能自己搞石油了?

讓美國沒想到,中國石油,悄悄站起來了 - 天天要聞

過去幾年裡,中國人幹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把地圖上一個個看似荒涼的角落,變成了國家的「油罐子」。

東北的松遼盆地西部的塔里木,從渤海灣鄂爾多斯,再到珠江口、準噶爾柴達木、東海陸架——這八大盆地,如今撐起了中國石油工業的半邊天。

根據2023年中國自然資源部發佈的數據:全國可採石油資源量高達172億噸,這八大盆地就佔了81.13%。簡單講,就是我們國內真正「能挖出來」的油,基本都藏在這八個地方了

特別是塔里木盆地,2023年剛剛刷新了紀錄,探明儲量突破3億噸大關。這裡的發現被稱為「准沙特級別」,意思是這塊地的含油潛力,已經能和沙特那樣的石油強國比肩。

還有渤海油田,2022年年產量首次突破3000萬噸,成為我國最大海上油田。這個成果,說實話,不是砸錢砸出來的,是一個個工程師日夜鑽研、一次次下井勘探拼出來的。

美國可能想不到,曾經眼裡「靠進口活着」的中國,現在自己能產的油,已經能頂得上全球前五。

讓美國沒想到,中國石油,悄悄站起來了 - 天天要聞

數據不會撒謊:我們正在追上來

你要說中國石油真「遙遙領先」了嗎?坦白說,目前還沒到全面領先的階段。但有些地方,已經夠美國皺眉頭了。

我們來看看幾組真實數據

截至2023年,中國石油儲量已達38.51億噸探明可采儲量67.91億噸,還有144億噸是等待勘探的「寶藏」;

中國石油日產量超400萬桶年產量逼近2億噸,全球排在第六,僅次於美國、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加拿大和伊拉克。

2024年上半年,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下降至69.8%,是近年來的首次回落,趨勢非常關鍵。

這些數據的背後,是我們自主開採能力的整體提升,不是一時投機,而是幾十年一步步摸索出來的成果。

更重要的是,中國早已不把「石油安全」只寄托在進口上了。在國內穩住的同時,我們也在全球布局。

截至目前,中國已經與44個國家簽署石油進口合作協議,遍布亞洲、非洲、拉美。特別是在非洲的安哥拉尼日利亞,在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中國企業的油氣合作項目越來越多。

2020年油價暴跌,是一次堪稱「戰略級別」的機遇。當年,WTI原油一度跌破20美元/桶,簡直是「白菜價」。

中國直接出動了328艘油輪,奔赴中東和非洲買油囤油。有專家測算,這波抄底操作,讓我們節省了約400億美元的進口支出。更重要的是,我們趁勢將國家戰略儲備容量擴容至90天水平,達到國際能源署的「及格線」。

為了穩定國內市場,中國還設置了油價浮動機制的「地板價」40美元、「天花板價」130美元。簡單說,就是油價跌得再狠,也不至於傷害國內產業;漲得再猛,也不會讓老百姓汽油加不起。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美國想「卡」中國石油脖子的路,越來越窄了。

讓美國沒想到,中國石油,悄悄站起來了 - 天天要聞

當然,石油資源是有限的,大家心裏都明白。可當陸地資源越來越緊張的時候,中國把目光放到了更深的地方——海底。

南海這塊水下的「寶藏」,藏着未來中國能源版圖的關鍵拼圖。

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數據,南海潛藏石油資源高達200-300億噸,天然氣16萬億立方米。特別是「可燃冰」,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探明儲量,高達800億噸!

這個「冰」,其實是天然氣水合物,點火即燃,是未來最清潔的能源之一。據估算,這些可燃冰可以讓全人類用上3000年!

2017年,中國在南海首次實現可燃冰的試開採成功,2023年已完成第二輪測試,產氣穩定,正在布局商業化。

你說美國急不急?這也是為什麼美國這些年在南海不斷「攪局」,拉着菲律賓「演雙簧」,目的其實很簡單——爭資源、搶話語權。

讓美國沒想到,中國石油,悄悄站起來了 - 天天要聞

過去幾十年,中國的石油故事,就像一場沉默的逆襲

我們不靠炒作,不靠外援,一步步把曾經荒涼的地方變成油田、氣田,靠的是技術、韌性,還有戰略眼光

而美國這邊,雖然儲量驚人(高達688億桶),但它的戰略儲備已大幅消耗,2022年曾釋放了1.8億桶儲備以穩油價,創下歷史新高。這種吃老本的方式,長期來看風險不小。

而中國這邊,開採在加速,儲備在提升,布局在全球,最關鍵的是新型能源(像頁岩氣、可燃冰)的技術突破正在逐步落地

美國看似仍在主導全球能源價格,其實早已感受到來自東方的壓力。

讓美國沒想到,中國石油,悄悄站起來了 - 天天要聞

結語:不靠天賜,靠實幹

石油不會永遠主導人類的能源未來,但在它還掌控着世界經濟發動機的這幾十年,誰握得住它,誰就更有話語權。

美國沒想到,是因為它低估了一個曾經缺油卻不甘「等油」的國家的潛力。

而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逐漸走出一條屬於東方的能源強國之路。


參考資料

中國自然資源部. (2023).《2023年全國油氣資源勘查成果通報》.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百萬財富藍圖:普通人的快速儲蓄指南 - 天天要聞

百萬財富藍圖:普通人的快速儲蓄指南

#作為一個普通人,如何存夠一百萬?#「富人思維不是『等有錢再存』,而是『存了才有錢』。」對於普通人而言,攢夠100萬元看似遙不可及,但通過系統性策略組合,這一目標完全可在5-10年內實現。關鍵在於摒棄「暴富幻想」,構建「收入提升+強制儲蓄+
資本圈 | 萬科兩筆貸款延期1年 贖回29億公司債;科威特投資局清倉友邦保險;宇樹科技擬科創板IPO - 天天要聞

資本圈 | 萬科兩筆貸款延期1年 贖回29億公司債;科威特投資局清倉友邦保險;宇樹科技擬科創板IPO

萬科:大華銀行兩筆貸款延期一年 餘額合計4.47億7月4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發佈關於擔保進展情況的公告。公告顯示,2022年,萬科控股子公司Lotu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Limited(簡稱「Lotus」)向UNITED OVERSEAS BANK LIMITED(大華銀行有限公司)(簡稱「大華新加坡」)申請銀行貸款新加坡幣6
德媒:特朗普正在讓歐洲再次偉大? - 天天要聞

德媒:特朗普正在讓歐洲再次偉大?

這位美國總統粗暴的貿易政策正在嚇跑投資者,針對美國市場的警告聲音不絕於耳。這為歐洲和德國創造了新機遇。就連美國資本也開始湧向歐洲。時間緊迫:美歐關稅爭端達成協議的最後期限是 7 月 9 日。美國是否會持續對歐洲徵收高額關稅,局勢是否會升級,
注意!600250,大消息!下周潛力板塊揭秘 - 天天要聞

注意!600250,大消息!下周潛力板塊揭秘

多數投資者對於下周的大盤走勢表示繼續看好。南京商旅(600250)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南京旅遊集團擬以南京旅遊集團為主體,推進南京旅遊集團、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南京體育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整合重組工作,打造南京市文旅體商綜
北大醫藥聘實控人為總裁 擬3000萬元開展證券投資 - 天天要聞

北大醫藥聘實控人為總裁 擬3000萬元開展證券投資

7月5日,杭州新優勢旗下北大醫藥(000788)宣布,7月4日,公司召開董事會,決定聘任徐晰人先生為公司總裁、余孟川先生為公司常務副總裁,任期自第十一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之日起,至第十一屆董事會屆滿之日止。
富國基金董事長裴長江兩年250萬高薪,旗下百億美女基金經理,富國消費一姐王園園卻塌房,多隻基金長期血虧 - 天天要聞

富國基金董事長裴長江兩年250萬高薪,旗下百億美女基金經理,富國消費一姐王園園卻塌房,多隻基金長期血虧

來源:市場資訊來源:潮峰投研「為投資者創造價值」是公募基金常被提及的使命,但富國基金近期卻因「董事長高薪」與「基民長期虧損」的強烈反差,陷入輿論漩渦。當董事長裴長江兩年領取超250萬元薪酬的消息曝光,旗下美女基金經理王園園管理的多隻產品持續
全球公司市值又一次打亂:特斯拉跌出了前十,蘋果公司只排第三 - 天天要聞

全球公司市值又一次打亂:特斯拉跌出了前十,蘋果公司只排第三

在商業的浩瀚海洋中,市場就像那變幻莫測的天氣,時而風和日麗,讓企業如順水行舟般蓬勃發展;時而狂風暴雨,將許多看似強大的企業捲入漩渦,使其陷入困境。市場沒有永恆的王者,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格局。2025年全球公司市值的排名變動,正是市場變幻無常這一永恆法則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