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聚焦
◐國家發改委:1—4月審核固定資產總投資5737億元。5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1—4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審批核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7個,總投資5737億元,其中審批15個,核准12個,主要集中在能源、農林水利、高技術等領域。4月份,共審批固定資產投資項目5個、核准3個,總投資3771億元。【更多詳情】
◐第四次中法能源對話成功舉辦。據國家能源局微信公眾號5月20日消息,為配合第十次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5月16日,中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京東與法國能源與氣候總司總司長蘇菲·穆隆在法國巴黎共同主持召開第四次中法能源對話。本次對話聚焦能源安全與綠色轉型,雙方就核電、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氫能和儲能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探討深化中法清潔能源領域合作。雙方均強調,中法在能源領域具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廣闊合作空間,願繼續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原則,加強政策交流和務實合作,為全球能源轉型進程貢獻中法智慧與方案,為中法雙邊關係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國內新聞
◐我國首個國產超級耐熱鋼機組成功吊裝。據央視新聞5月20日報道,從中國大唐集團獲悉,我國首個國產超級耐熱鋼火電機組設備在山東鄆城成功吊裝,標誌着我國突破了對同類進口材料的依賴。這種超級耐熱鋼還可廣泛應用於煤化工、核電、燃料電池等領域。
◐我國首顆地質行業高光譜遙感小衛星「地質一號」成功發射。據中國礦業報5月20日報道,5月17日,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及相關單位共同研製的「地質一號」衛星,搭載「朱雀二號」改進型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標誌着我國在地質勘查和監測高光譜遙感衛星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發展道路上實現了重大突破。
◐煤液化瀝青研究取得新突破。據科技日報5月20日報道,從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獲悉,宋燕研究員團隊在煤液化瀝青組分的研究領域日前取得進展,以《瀝青餾分氧化對衍生炭材料結構和儲鈉性能的影響》為題發表在期刊《新型炭材料》上。該論文揭示了煤液化瀝青中甲苯可溶組分(ts)與甲苯不溶—吡啶可溶組分(ti-ps)在分子結構、氧化活性及儲鈉性能方面的本質差異。
◐四川:1—4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5月20日,四川統計局官微發佈數據顯示,2025年1—4月全省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產品產銷率為94.6%。其中,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9.4%,發電量增長4.1%,發電機組(發電設備)增長73.1%,鋰離子電池增長66.7%,汽車增長35.6%。
◐內蒙古沙漠基地送電華東工程取得新進展。據內蒙古日報5月20日報道,從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獲悉,內蒙古沙漠基地送電華東工程取得新進展。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與安徽省能源局就庫布其沙漠送電安徽基地配套電源方案達成一致意見,聯合上報國家能源局。
◐寧德時代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據福建日報5月20日報道,寧德時代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03750.hk)。寧德時代此次港股上市,全球發售股份總數為綠鞋前1.35億股,發行價格為263.00港元/股。本次募資總額達46億美元,融資規模創h股近4年新高,成為本年全球最大規模ipo,如考慮後續發行的15%綠鞋股份,籌資總額將超過50億美元。【更多詳情】
◐海口出台藍碳經濟發展行動方案。據海南日報5月20日報道,近日,海口市生態環境局、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印發《海口市藍碳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5年)》,明確到2035年底,全市藍碳經濟體系基本建立,藍碳經濟貢獻度顯著提高,海洋產業生態化水平明顯提升。
國際新聞
◐俄方表示願保障對華石油年供應量增加250萬噸。據參考消息5月20日報道,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表示,中方提出將俄羅斯對華石油年供應量增加250萬噸,俄方願意予以保障。為此,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公司將制訂出通過哈薩克斯坦擴大出口的技術方案清單。報道稱,根據俄羅斯政府5月初發佈的政令,面向中國西部煉油廠的石油供應上限可從1000萬噸提升至1250萬噸,供應期限最長延至2034年。
企業新聞
◐國家電網:我國自主研發的新能源大電網運控系統發佈。據央視新聞5月20日報道,從國家電網獲悉,我國自主研發的高比例新能源大電網運行控制系統發佈,覆蓋國家電網經營區6萬多座變電站、數十萬座新能源場站,可實現單日3.6億千瓦新能源的快速經濟調配,標誌着我國率先解決了超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大電網這一世界級難題。
◐中國電氣裝備:國際首台550千伏旁路觸發間隙裝置研製成功。據科技日報5月19日報道,從中國電氣裝備集團獲悉,該集團所屬河南平高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多家合作單位共同研製的國際首台特高壓換流變壓器防爆燃用550千伏旁路觸發間隙裝置成功通過長時通流壓力耐受試驗。至此,該產品已順利通過全部試驗考核,標誌着特高壓電網亞毫秒級超高速旁路保護裝置研製成功,填補了國際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