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着美國關稅生效,印度央行將政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6%
中國基金報記者 泰勒
印度降息
4月9日,印度央行如預期下調利率,並釋放出將進一步寬鬆的信號,旨在應對美國關稅帶來的衝擊,提振亞洲第三大經濟體。
由行長桑賈伊·馬爾霍特拉領導的印度儲備銀行六人組成的貨幣政策委員會一致投票決定,將回購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6%。
貨幣政策委員會還將其政策立場從「中性」轉為「寬鬆」,這意味着未來幾個月可能還會進一步降息。
馬爾霍特拉周三在孟買的一次電視講話中表示:「立場的改變意味着貨幣政策委員會接下來只會維持現狀或降息。」他指出,印度經濟已取得「穩步進展」,但央行仍將保持「警惕」。
隨着印度儲備銀行改變政策立場,印度債券縮減跌幅,而股市則呈下跌走勢。
此次降息正值美國總統特朗普啟動激進的對等關稅之際,這使得全球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的前景變得更加不明朗。印度在上一財年增長6.5%,為疫情以來最慢的增速。經濟學家預測,關稅將在今年拖累增長20至40個基點。
2024年第四季度,印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2%,低於預期。預計截至2025年3月的本財年,印度經濟將增長6.5%,相比前一年的9.2%大幅放緩。
滙豐銀行在4月7日發佈的一份報告中預測,已宣布的關稅將直接導致截至2026年3月的財年全年增長減少0.5個百分點,並補充稱,還可能出現間接和次級影響,包括出口增速放緩和外商直接投資流入減弱等因素帶來的連鎖反應。
澳新銀行東南亞及印度首席經濟學家桑賈伊·馬圖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印度gdp增長確實面臨下行風險。他指出,「在當前全球體系遭受衝擊的背景下,印度gdp增速跌破6%並非不可能。」
馬圖爾還指出,印度目前正面臨熱浪,這將影響農業產出。農業是印度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其gdp的18%。
自去年12月上任以來,馬爾霍特拉相比其前任沙克蒂坎塔·達斯採取了更傾向於增長的政策路徑。他在2月的首次貨幣政策會議上進行了五年來的首次降息,並在過去兩個月向銀行體系注入了超過800億美元的流動性。
印度上個月低於目標的通脹水平以及較低的油價,也為印度儲備銀行維持寬鬆政策立場提供了支持。
印度已表示不會對美國採取報復行動
此前,一位印度政府官員表示,根據美國、印度目前正在進行的貿易協議談判,印度不打算對「特朗普針對印度進口商品徵收26%關稅」的決策進行報復。
該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稱,印度政府已研究了特朗普關稅命令中的一項條款,該條款為那些「在解決非互惠貿易安排方面採取重大步驟」的貿易夥伴提供了可能的豁免機會。
另一位政府官員表示,印度認為,作為最早開始與華盛頓就貿易協議進行談判的國家之一,印度相較於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已遭受更高美國關稅的亞洲國家,處於更有利的位置。該官員也要求匿名,因為談判細節屬保密內容。
今年2月,印度與美國達成協議,計劃在2025年秋季前達成一項初步貿易協議,以解決雙方在關稅方面的僵局。
編輯:杜妍
校對:喬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