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買」回釘釘創始人

2025年04月03日22:13:07 財經 1332

時隔4年,釘釘創始人將重回阿里出任釘釘CEO。

4月3日,《國際金融報》從阿里巴巴方面獲得證實,阿里擬收購陳航(花名「無招」)創辦的兩氫一氧公司(簡稱「HHO」)的投資人股份。交易完成後,陳航將出任阿里集團釘釘CEO,釘釘現任CEO葉軍(花名「不窮」)將調回阿里巴巴集團,另有任用。

作為釘釘創始人,陳航是阿里最早期的創業元老,1999年便在阿里實習,彼時他的上級正是阿里集團現任CEO吳泳銘,實習滿兩年後,陳航赴日本在惠普工作了11年。2010年,應吳泳銘之邀,陳航作為產品P8級人才重返阿里,成為「一淘」和「來往」項目負責人。2014年,陳航開始探索企業社交領域產品,之後帶領團隊在阿里內部創立了企業服務應用「釘釘」。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釘釘實現規模突破,用戶數突破3億、服務企業超1500萬家。不過,同年,阿里正式宣布雲釘一體戰略,這一年9月,釘釘升級為大釘釘事業部,劃歸阿里雲管理,大釘釘事業部掌門人由時任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花名「行癲」)兼任。陳航被調離釘釘,調整為原阿里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的特別助理,明升暗降的意圖明顯。

2021年,陳航正式宣布從阿里巴巴離職創業,葉軍接任成為釘釘第二任CEO。之後,陳航創辦跨境電商公司HHO,當時與陳航一同創業的核心骨幹包括:原阿里釘釘副總裁任卿(花名「易統」),原阿里釘釘市場部負責人甘聰(花名「克琳」),以及原阿里釘釘首席架構師、CTO朱鴻(花名「一粟」),上述4人在HHO分別持股68.75%、12.5%、11.25%、7.5%。

天眼查信息顯示,在此次被阿里收購之前,HHO分別於2021年6月和7月完成種子輪和天使輪融資,天使輪的估值為30億元,投資方包括吳泳銘的元璟資本、阿里雲戰投出身的張婷的深澗資本、阿里巴巴合伙人蔡崇信家族辦公室Blue Pool Capital,以及IDG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陳航此次回歸,將負責釘釘的智能化轉型,探索AI人工智能)技術與辦公場景深度融合。

AI已成為阿里巴巴的核心敘事。一個多月前,吳泳銘宣布,未來三年,阿里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過去十年總和。阿里方面表示,這筆投資也創下了中國民營企業在雲和AI硬件最大規模投資紀錄。

阿里「買」回釘釘創始人 - 天天要聞

馬雲飛 攝

在此前的財報電話會上,吳泳銘將生成式AI稱為「幾十年一遇的行業變革」,並表示,阿里集團未來三年將圍繞AI這一戰略核心,在三個方向加大投資:一是AI和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二是AI基礎模型平台和AI應用;三是現有業務的AI轉型升級。

目前,阿里在C端領域推出了AI旗艦應用「新夸克」,而釘釘則成為阿里AI戰略To B的核心戰場。吳泳銘稱,「集團內非常重要的ToB資產——釘釘,未來在企業端會有非常多用AI重塑企業內協作協同的場景和機會,而釘釘是我們最重要的面向ToB領域的AI應用。」

2024年11月,釘釘披露了核心商業化指標,阿里2025上半財年(2024年4月1日—9月30日)統計周期,釘釘ARR(年度經營性收入)突破2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協同辦公賽道歷經多輪市場洗牌與戰略博弈後,當前已形成由阿里釘釘、騰訊企業微信及位元組跳動飛書構成的三足鼎立格局。從市場份額來看,釘釘處於行業第一。需要指出的是,企業微信依託微信社交生態的超級入口,以及飛書借力位元組系全域流量矩陣的賦能,二者在用戶基礎與流量層面展現出難以複製的天然優勢,實力不容小覷。

日前,界面新聞援引知情人士說法,最近半年,釘釘和飛書正在上演客戶「挖角」大戰。目前,伊芙麗、insta360、好想來等多個零售消費品牌從釘釘遷移至飛書,而百世快遞、利爾達、微脈等品牌從飛書遷移至釘釘。除此之外,珀萊雅、茉莉奶白等知名零售品牌也在去年從釘釘遷移至飛書。

阿里「買」回釘釘創始人 - 天天要聞

蔡淑敏 攝

另有報道稱,為了從飛書挖角客戶,釘釘發起了價格戰,初始報價大幅低于飛書,再通過額外的產品和服務收費,這種模式吸引了一些價格敏感客戶遷移。對此,4月3日,記者向阿里方面求證,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應。

來源:國際金融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哪些行業進入高估區域?——估值與基金重倉股配置監控 - 天天要聞

哪些行業進入高估區域?——估值與基金重倉股配置監控

來源:量化先行者估值與基金重倉股配置監控一 估值及基金重倉股配置計算方法樣本選取市場主要指數(滬深300指數、上證50指數、中證500指數、中證1000指數、創業板指數)的估值情況以及基金重倉股配置比例;中信一級行業的估值情況以及基金重倉股
高盛剛剛抄底了消費龍頭股,機構預計利潤翻倍增長,市盈率14倍 - 天天要聞

高盛剛剛抄底了消費龍頭股,機構預計利潤翻倍增長,市盈率14倍

隨着資本市場信息披露周期的推進,上市公司年報陸續發佈,這也揭開了眾多金融巨頭投資布局的面紗。在眾多動作中,高盛的操作吸引了市場目光。高盛果斷將籌碼投向消費板塊,精準布局一隻極具影響力的消費領域頭部企業股票。此番布局成效顯著,直接使高盛進入該
「紅豆系」企三代周海江資本首秀,通用股份引入國資! - 天天要聞

「紅豆系」企三代周海江資本首秀,通用股份引入國資!

打江山難還是守江山難?作者 | 姚悅編輯丨高岩來源 | 野馬財經昔日「服裝巨頭」紅豆集團「企三代」周海江全面掌舵以來,第一個資本大手筆竟然是賣掉當前最「能打」的通用股份。4月1日晚間,通用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紅豆集團計劃以總價21.18億元,轉讓公司24.5%的股份。如果交易順利完成,通用股份將「易主」江蘇省...
突破千億,688506,創新葯大爆發! - 天天要聞

突破千億,688506,創新葯大爆發!

數據是個寶數據寶投資少煩惱近一周機構調研個股數量有260多隻,邁瑞醫療調研機構數最多。邁瑞醫療有290家機構調研,其中包括37家基金公司、17家證券公司、28家私募、12家保險、152家海外機構等。
天下大事——美股七姐妹的股價從高點回撤了多少? - 天天要聞

天下大事——美股七姐妹的股價從高點回撤了多少?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美股七姐妹的股價從高點回撤了多少?蘋果,庫克特斯拉,回撤51%從最高點488.54美元回落到239.43美元,股價回撤51%,直接腰斬了,市值7700億美元,跌走7800億美元,不過公司的TTM還有107倍,還有得
美國超市搶購潮:中國商品何以成為「救市」硬通貨 - 天天要聞

美國超市搶購潮:中國商品何以成為「救市」硬通貨

2025年4月初,美國多地超市上演了一幕幕「中國商品爭奪戰」:貨架上的家電、日用品、食品被一掃而空,消費者甚至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囤貨攻略」。這場由美國加征關稅引發的搶購潮,不僅暴露了美國消費市場對中國商品的深度依賴,更揭示了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手機店老闆爆料,網購手機和實體店買手機,簡直差太多了! - 天天要聞

手機店老闆爆料,網購手機和實體店買手機,簡直差太多了!

在這個數字化時代,手機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娛樂,手機都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在購買手機時,消費者往往格外謹慎,力求找到性價比最高、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近年來,隨着電商平台的蓬勃發展,網購手機逐漸成為許多人的首選。然而
周一暴跌是機會,一季度利潤暴增1505%,這35個股票業績高增長 - 天天要聞

周一暴跌是機會,一季度利潤暴增1505%,這35個股票業績高增長

注意了!中概股美股都是暴跌的,這次關稅影響很大,周一A股開盤大概率會大跌了,不過大家要留意,如果A股大跌,那將是機會,特朗普總是搞極限施壓,剛剛就有消息稱,越南和美國的關稅可能就會調整到0,如果是極限施壓,那麼開始的利空是最大的,後續的談判
江蘇姜堰:厚植民營經濟發展沃土 - 天天要聞

江蘇姜堰:厚植民營經濟發展沃土

4月5日,工人在江蘇泰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化紡紗工廠作業。 近年來,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以產業創新帶動技術突破,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迭代升級「堰商匯」數智親商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