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15晚會,啄木鳥維修平台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啄木鳥維修」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家電維修平台,在線接單的維修師傅達 10 萬名之多,「除了感情不修,什麼都修」的口號更是響徹全國 300 多個城市,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正規,引眾多資本大佬青睞投資的平台,卻淪為「亂收費、小病大修、虛假維修」的重災區。經3.15晚會的洗禮,它一鳴驚人,成為僅次於「」翻新衛生巾」的頂流。
風暴中心的創始人王國偉,本非家喻戶曉的頂級企業家,他大概萬萬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憑藉這種方式聞名天下吧!

在家庭維修行業,王國偉的名字如雷貫耳,他的創業之路也像很多成功人士一樣跌宕起伏,充滿傳奇色彩。
1976年,王國偉出生於四川一個貧寒的農村家庭。做為家中長子,他從小見慣父母為生計操勞的辛苦。
1994 年,18歲的他遭遇人生第一次重大打擊:父親因病去世,他不得不放棄求學扛起養家重任,背井離鄉來到廣州打工。
初到廣州,他在三元裏海鮮娛樂城謀得了一份拖地、洗碗的工作,很辛苦,每天工作12小時,收入卻很微薄,月薪僅有 300 元。
對於苦讀十二年書、懷揣夢想的王國偉來說,這種生活顯然不是他的歸宿。
一次發薪,他得知一個震撼的消息:空調維修師傅月收入可達 2 萬元。這在當時,可是普通工人工資的 66 倍啊!
這個消息就像一道光,照亮了王國偉心中的夢想。他毅然決然地辭去了海鮮城的工作,回到成都拜師學藝,投身家電維修行業。
因為當時空調還未普及,王國偉先從冰箱維修師入手。白天跟着師傅拆裝零件,晚上借專業書籍自學電路圖,這個勤奮的年輕人用兩年時間掌握了核心技能。1996 年,剛剛20歲的王國偉,在成都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家電維修店。
創業初期的日子並不好過,為了招攬顧客,王國偉不僅主打收費低廉,還每天帶着傳單,穿梭在菜市場的人群中,向人們介紹自己的維修服務,並承諾修不好不收費。
靠着這份堅持和努力,他逐漸積累了一批客戶。並從最初維修冰箱開始,逐步擴展業務範圍至空調、冷風機維修等領域。
1998年,成都遭遇酷暑,他單日接單量暴漲至30台,日收入突破千元。就這樣,靠着良好的口碑和過硬的技術,他逐漸完成了原始積累。
2004 年,王國偉不再滿足現狀,決定開啟全國連鎖運營模式。他以 「製冷設備維修」 為核心,相繼將自己的業務版圖擴大在武漢、西安、貴陽等地。到2013年,他的維修公司已覆蓋9個省份,員工超200人,年營收突破千萬。
2014年前後,互聯網浪潮席捲而來,58同城上湧現大量個體維修工,報價低服務好,對傳統線下門店造成很大衝擊。
危機同樣也是機會,王國偉敏銳地察覺到了 O2O 模式的風口。他抵押房產,和妹妹以及媒體人朱紅坤,成立了重慶啄木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線上 「啄木鳥家庭維修平台」誕生了。
這一轉型,也成為啄木鳥發展歷程中的關鍵一步。
創業初期,經歷了維修工人流動性大,技術瓶頸等等困難,而最難的,無非是資金鏈斷裂。
天道酬勤,在無數辛苦奔波後,公司出現轉機,贏得「掌上通」公司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這筆資金為公司解決了技術和服務上的眾多難題,為「啄木鳥維修」的發展和加速擴張奠定了基礎。
此後,啄木鳥一路高歌猛進,勢不可擋。2017 年 11 月,58 同城、順為資本和小米共同投資約 1666 萬元,成為啄木鳥維修的股東。眾多明星資本的入局,讓啄木鳥聲名大噪。

在資本的加持下,王國偉開始了他的擴張策略。通過服務外包和加盟模式,2021年達到巔峰:平台活躍工程師達 2.7 萬人,服務覆蓋了超過 300 個城市,年收入突破 10 億元,市場份額達 2.4%,穩穩地坐上了行業第一的寶座。
然而,輝煌背後往往隱藏巨大危機,迅速擴張的同時常常隱患從生。
由於啄木鳥採用的高抽成模式:平台抽成比例高達 40%,而行業平均水平僅為 15%,成為了日後諸多問題的導火索。工程師為了賺取更多收入,不得不虛報價格,導致消費者投訴量不斷攀升。
從數據上看,啄木鳥的毛利率長期超過 80%,這在行業內是一個相當高的數字。與此同時,啄木鳥每單均價 238 元,是市場價的 2 - 3 倍。這些數據反差,都反映出了啄木鳥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與此同時,其人員管理方面的漏洞也逐漸暴露出來。隨着啄木鳥的規模不斷擴大,為了滿足快速擴張的需求,人員上崗門檻被降得極低。僅需會騎電動車、用智能手機,就能成為啄木鳥的維修工程師,而且 80% 的工程師都是 「行業小白」。
同時,為追求高利潤,啄木鳥還採用了一種令人咋舌的培訓方式:培訓內容竟然包括教導 「能換不修」「談單技巧」,比如洗衣機不脫水就說主板壞,實際九成是排水管堵塞;甚至還有偽造故障,直接剪斷電路板的方法……種種「宰客培訓」,無疑為公司的健康發展埋下巨大隱患。

在實際維修過程中,各種亂象層出不窮。2024 年 10 月,微博一位用戶爆出:官方售價300元的電視遙控器,竟然被啄木鳥維修人員收費 1776 元;還有用戶反映,空調維修費高達 360 元,而市場價僅 150 元。換下的金屬部件,還會被工程師轉賣廢品,形成了一條隱秘的灰色利益鏈……
曾經,王國偉宣稱要讓工程師 「堂堂正正掙錢」,啄木鳥的司歌里也唱着 「客戶第一牢記心中,誠信守諾才會成功」。
然而,如今的種種亂象,無疑已經與當初成都街頭那個年輕工的維修業理念背道而馳。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關於啄木鳥家庭維修的投訴多達6085條,包括但不限於「維修價格虛高」「巧立名目亂收費」「維修效果不理想」 等問題。
曾經被視為行業標杆的啄木鳥,如今卻成為了消費者口中的 「宰客」 平台的代表。
上天不會辜負每一份付出,也不會無視每一種愚蠢和醜陋。今年 3・15 晚會,啄木鳥終於暴雷了。
3.16一早,啄木鳥迅速在微博上道歉,表示已成立專項調查組徹查此事,並承諾第一時間公布結果。然而,能否挽回消費者的信任尚是未知數!
比較諷刺的是,這家年營收超10億、毛利率84%的「獨角獸」,在被曝光之前正帶着「」6000餘條投訴記錄」衝刺港交所。
一直以來,上市都是王國偉和啄木鳥的目標。然而,2024 年 1 月 ,啄木鳥維修向港交所遞交上市招股書,衝刺 IPO。然而,由於存在諸多投訴隱患,最終未能通過聆訊。
2024年 9 月 30 日,啄木鳥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但這一次,它恐怕等不到了!
從洗碗工到估值 17 億的 「維修帝國」 掌門人,王國偉的故事本是一個草根逆襲的勵志範本。他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在家庭維修行業闖出了一片天地。
然而,在追求規模和資本的道路上,他似乎迷失了初心,丟掉了誠信,最終理想崩塌。
如今,啄木鳥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如不深刻反思,以及大刀闊斧的整頓和管理洗牌,恐怕很難重塑品牌形象。
同時,啄木鳥的的諸多亂象,其實也反映出了整個家庭維修行業的現狀。啄木鳥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其發展歷程和遭遇的問題,無疑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
只有建立健全監管機制,提高服務質量,回歸誠信經營的本質,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實現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而王國偉,這位曾經的草根創業英雄,能否帶領啄木鳥走出困境,重回正軌,讓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