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終於注資了育碧,但為什麼是專門成立的子公司?

2025年03月28日19:34:03 財經 1055

引言

3月27日晚些時候,育碧宣布其已通過成立一家專註於《刺客信條》《孤島驚魂》和《湯姆克蘭西之彩虹六號》品牌的子公司,快速推進其運營模式革新。此前,育碧集團於今年初啟動了正式且具競爭性的篩選程序,最終騰訊將以11.6億歐元注資該子公司,獲得其25%的少數股權,預計交易將於2025年完成。

育碧表示,該子公司將專註於打造真正實現「常青化」和多平台化的遊戲生態系統。在更多投資和創作能力提升的支持下,其目標包括:進一步提升單人敘事體驗的質量,通過更高頻率的內容更新擴展多人遊戲服務,引入免費遊玩模式,並整合更多社交功能。

此次交易對該子公司的投前估值約為40億歐元(約313.61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23財年至2025財年平均銷售額的4倍,對比之下,育碧的市值僅為19.05億歐元(約149.38億元人民幣),新公司旗下IP的價值可見一斑。

在上述IP剝離後,育碧母公司將聚焦於《湯姆·克蘭西:幽靈行動》《全境封鎖》等其他知名IP的開發。

對於此次合作,育碧和騰訊雙方都持積極態度。在育碧公開發佈的新聞稿中,育碧聯合創始人兼CEO Yves Guillemot表示,這輪投資將幫助育碧強化組織架構,提升品牌價值,為股東和利益相關方創造價值。

騰訊方面,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投資鞏固與育碧的長期合作關係,對育碧的創意願景和傑出人才充滿信心,並相信這些系列遊戲有潛力發展為長期常青遊戲平台,為玩家創造引人入勝的新體驗。

騰訊終於注資了育碧,但為什麼是專門成立的子公司? - 天天要聞

育碧發佈的新聞原文

剝離三大核心IP的背後:育碧應對困境的折中策略

對其他資本入局表現向來謹慎強硬的育碧,為什麼在當下選擇將旗下核心IP單獨拆分,這其中的原因並不複雜——當下的育碧,正深陷多重經營危機,其剝離《刺客信條》《孤島驚魂》《彩虹六號》三大核心IP的戰略決策,本質上依舊是為維持公司獨立性並緩解財務困境,所作出的必要讓步。

近年來,育碧面臨著嚴峻的財務挑戰。過去一年,公司股價累計下跌超過45%,而在過去五年中,股價暴跌了79.38%。財報顯示,2023年育碧的凈虧損高達4.94億歐元。

遊戲銷量疲軟是育碧財務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刺客信條》確立開放世界模板後,育碧的大作開發似乎陷入了創新匱乏的困境,玩家也逐漸開始對重複的核心遊戲機制、千篇一律的任務設計感到厭倦。

儘管在2023財年,育碧憑藉上線9年的《彩虹六號》創下營收紀錄,但公司仍面臨著「吃老本」、缺乏商業持續力的質疑。與此同時,後續幾款備受關注的新作也在上線後接連失利:《全境封鎖2》和《幽靈行動:斷點》口碑不佳,《阿凡達:潘多拉邊境》錯失電影聯動時機,《刺客信條:影》因質量爭議多次跳票,《星球大戰:亡命之徒》銷售慘淡。玩家和媒體不再把育碧的新發佈視為必買大作,反而常調侃其「年貨」套路。

騰訊終於注資了育碧,但為什麼是專門成立的子公司? - 天天要聞

旗艦3A不及預期,加劇了育碧的困境

某種意義上,這也徹底暴露了育碧產品力和品牌號召力的衰退,「缺乏現象級的新作,過度依賴舊IP續命」成為了昭然若揭的問題。2024財年,育碧的收入為23.21億歐元。2025財年,育碧將收入預期從23億歐元下調至了19.5億歐元。

除了外部市場的挑戰,育碧始終面臨著嚴重的內部問題。公開信息顯示,育碧員工人數接近2萬人,在全球設有數十家遊戲工作室,儘管公司在近年來進行了人員精簡,但員工人數依然遠超同行。龐大的企業規模,讓育碧始終面臨著「效率爭議」的質疑——相比之下,EA和Take-Two的員工人數僅約1萬人,而育碧的人均效益是最低的。

資本市場的反應更為冷酷:隨着多部產品的失利,育碧股價跌至2014年以來的最低點,市值縮水至僅數十億歐元,不足競爭對手EA的4%。這導致投資者聯盟對公司的經營模式產生質疑,甚至公開施壓要求出售公司。2024年年末,市場上就多次傳出育碧將把公司整體出售給騰訊的消息。

在此背景下,將三大IP剝離至獨立子公司成為育碧應對多重壓力的折中方案。通過優質資產證券化吸引戰略投資,育碧得以緩解母公司現金流壓力;同時,集中資源維繫核心IP運營,也能夠避免新項目拖累整體;更重要的是,此舉能重構股權架構,強化Guillemot家族的控制權,以抵禦外部併購。

交易細則的解析:維持獨立和引資求存的平衡

根據協議,育碧將《刺客信條》、《孤島驚魂》和《彩虹六號》這三大核心IP及其相關資產(包括開發團隊、在研項目和現有內容庫)剝離至新設立的子公司,形成一個獨立運營的實體。

根據育碧發佈的新聞稿,新子公司將擁有《湯姆·克蘭西:彩虹六號》、《刺客信條》和《孤島驚魂》系列的開發團隊,以及正在開發或計劃開發的新遊戲的所屬權,其辦公地點包括蒙特利爾、魁北克、舍布魯克、薩格奈、巴塞羅那和索非亞。新子公司還將獲得育碧授予的全球、獨家、不可撤銷、永久的許可,涉及育碧擁有或可許可的與《湯姆克蘭西的彩虹六號》、《刺客信條》和《孤島驚魂》相關的知識產權和類似專有權利,以換取特許權使用費。

在涉及騰訊部分,育碧則提到,騰訊的投資將用於降低合併凈負債,強化育碧的資產負債表,加速集團轉型並支持特定系列的增長。同時,騰訊將享有常規的少數股東保護權以及對重要新子公司資產處置的某些同意權。

綜合看來,這一舉措不僅是業務分拆,而是基於育碧當下維持獨立的訴求和引資求村的需求多重目標的綜合選擇,各方面而言,都是更加優於「直接引入外部資金收購育碧」的策略。

從估值角度來看,這一拆分重新激活了育碧手中IP的價值,讓育碧資產的整體估值獲得了不小的提升——當下,新公司的估值達46億歐元,顯著高於育碧母公司當前的市值,就目前來看,資本市場對三大IP剝離後的長期價值相對樂觀。這不僅使育碧以更高估值獲得了騰訊11.6億歐元的融資,還向市場釋放了價值重估的信號。交易公告後,育碧母公司股價迅速飆升13.6%,也印證了資本對拆分邏輯的認可。

騰訊終於注資了育碧,但為什麼是專門成立的子公司? - 天天要聞

消息發出後,育碧股價迎來了一個較高漲幅

在權力分配方面,拆分也保障了碧創始人Guillemot家族對於控制權的要求,符合其交易底線:自2018年成功抵禦維旺迪的惡意收購以來,育碧創始人Guillemot家族便始終警惕外部資金對內部控制權的干預。即便是對關鍵時刻伸出援手的騰訊也是如此——哪怕在2022年騰訊增持至9.99%成為育碧最大單一股東時,雙方仍簽署了八年鎖定期協議,規定騰訊不得進一步增持或獲取否決權。

目前,育碧在分公司的注資合作商,依然通過雙重機制保障控制權:一方面,其保留75%的投票權,確保重大決策需超半數通過,以維持對公司核心決策的控制;另一方面,子公司董事會設有獨立席位,騰訊僅獲1席,避免其對育碧整體戰略的全部干預。

若直接向母公司注資,可能會稀釋Guillemot家族15%的持股比例,觸發其雙重股權防禦機制。相比之下,通過子公司架構,騰訊的投資被限定在特定資產池內,母公司通過75%的絕對控股維持決策權。這種設計延續了Guillemot家族「資本為我所用,而非為我所控」的策略。

此外,地緣政治避險也是深層考量之一。法國在2023年修訂的外資審查條例將遊戲業納入「文化例外」清單,要求外資持股超過10%需申報。若騰訊直接增持母公司股權至15%,可能觸發法國經濟部的審查;而通過子公司模式,騰訊僅持有特定資產的25%權益,且不涉及核心技術轉移,有效規避了審查風險。這種「化整為零」的策略,既滿足了騰訊獲取IP開發權益的需求,又避免了刺激歐洲保護主義的神經。

最後,公司的拆分也確保了這些核心IP未來開發的戰略靈活性。獨立子公司可以突破上市公司的監管限制,實施更激進的資本運作,例如引入亞馬遜、Netflix等流媒體合作夥伴開發IP影視衍生品,或未來分拆上市。比如,騰訊就通過該架構深度介入《刺客信條:代號Jade》手游開發,其發行平台Level Infinite負責全球運營,而育碧母公司在主機端維持「血統純正」。這種「一魚兩吃」的模式,使傳統主機大廠在移動化轉型中兼顧品牌調性,也讓中國資本則在西方市場找到了合規切口。

騰訊再度伸出援手背後:最大程度上整合全球布局優勢

實際上,「育碧要被騰訊收購」的猜測也不是第一天流傳了。早在2022年,彭博社曾有報道,育碧因為內部動蕩和股價長期下跌而尋求買家,只是當時表露的潛在賣家不是騰訊或其他遊戲公司,而是私募股權。

去年10月,持有育碧股份不到1%的對沖基金AJ Investments發表了公開信。公開信中呼籲育碧應該進行重大改革,包括以合理的價格將公司私有化、降低成本和優化成員、聚焦核心IP、變更管理層。在AJ Investments看來,過去騰訊對育碧尤為關照。自然是推動育碧私有化的首要人選。

而今,騰訊的再度入局,也算是回應了資本市場一直就存有的期待。

對於騰訊而言,入股育碧新子公司也算是是其全球遊戲版圖擴張計劃的關鍵一步。在過去十多年裡,這家中國互聯網巨頭通過廣泛投資,建立了一個涵蓋數十家遊戲公司的龐大商業帝國。

在美國,騰訊在2011年收購《英雄聯盟》開發商Riot Games的大部分股權,並在2015年實現100%控股;2012年斥資3.3億美元購入Epic Games約40%的股份。在歐洲,騰訊投資了育碧、芬蘭的Supercell(2016年斥資86億美元收購其84%股權)、瑞典的Paradox Interactive(持股約5%),以及英國的Sumo Group(2021年約12億美元全資收購)。在亞洲,騰訊投資了日本的FromSoftware(通過子公司Sixjoy取得16%股權)、韓國的Krafton(持股約13.5%),以及國內的多家工作室。大手筆併購與小比例參股並舉的投資方式,能夠讓騰訊採取適合各種情況的投資策略,到2023年,通過這些布局,騰訊基本建立了覆蓋北美、歐洲和東亞的投資矩陣。

對於佔據巨大用戶規模或營收的公司,騰訊傾向於控股或全資收購,如Riot和Supercell。而對於有潛力的廠商,騰訊進行少數股權投資,保持合作關係,如動視暴雪、育碧和Roblox等。這種「廣撒網」策略讓騰訊在每一個熱門遊戲IP或類型中都佔有一席之地。

從戰略目標看,騰訊全球投資始終圍繞着「獲取頂級IP和內容」以及「進入海外市場」兩方面。騰訊深知,遊戲行業最寶貴的是用戶規模和IP號召力。收購Supercell,讓騰訊掌握了《部落衝突》等頂級手游IP;入股Epic,不僅帶來商業利益,還戰略控制了虛幻引擎生態和《堡壘之夜》。

當然,政策環境也是騰訊關注海外投資的關鍵性因素。如中國本土遊戲版號收緊和未成年人保護新規,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騰訊在國內增長受限。如此同時,作為全球化樣板企業,在海外投資則可能獲得官方的支持。

而此次投資育碧也是一樣,首先,對於騰訊來說,育碧擁有《刺客信條》系列和《彩虹六號:圍攻》等優質IP,能夠為其提供突破其移動端優勢的戰略跳板。同時,通過此次合作,旗下的遊戲工作室群將能夠深度吸收育碧的3A研發體系,彌補其在傳統主機遊戲市場的能力缺失。

這次交易也標誌着騰訊首次實質性介入歐美3A遊戲廠商的核心運營,並為全球遊戲產業的東西方基因融合提供了實驗平台。

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這種戰略協同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比如,騰訊或許能將其在《PUBG Mobile》和《王者榮耀》中驗證成熟的免費模式(F2P)和遊戲即服務(GaaS)方法論,應用於育碧新子公司的運營體系。

而從遊戲以外的方面,這項價值15億歐元的投資實際上也可看做是騰訊對未來娛樂生態的提前布局。

結語

此次騰訊對育碧新子公司的戰略投資,以騰訊的敘事體系,標誌着雙方在構建「常青遊戲平台」願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而對於育碧而言,通過拆分核心IP的舉措,育碧當下的諸多困境也由此緩和,並保持了自身的獨立性,可以說,這次合作確實如雙方負責人所說的那樣,是一個「積極且有遠見的合作範式」。

而在交易架構細節方面的設計上也體現了資源整合與風險控制的平衡:育碧保留75%控制權及IP所有權,確保了其依然對IP有着創意決策上的獨立性;騰訊通過提名無表決權董事席位及關鍵事項否決權,實現戰略協同與資產安全的雙保障。這種「資本注入不干預創作」框架下的新合作方式,或許也能為跨國遊戲產業投資提供一套可復用的合規模板。

總體而言,通過這次深度合作,騰訊不僅鞏固了其在全球遊戲資本市場的地位,還在3A遊戲服務化轉型和跨平台IP運營等關鍵領域建立了戰略支點。而騰訊和育碧也將在新的框架內實現更多的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更小更強 OPPO Find X8s有哪些升級點? - 天天要聞

更小更強 OPPO Find X8s有哪些升級點?

4月10日,OPPO Find X8s系列正式發佈,其中早在發佈會之前就曝光的OPPO Find X8s就已經面紗解開,憑藉小屏旗艦定位,讓這個尺寸的機型又有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 天天要聞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之前小智說了,本月會有一大波的新機發佈,均搭載高通和聯發科的新處理器,尤其是高通的驍龍8s Gen4機型眾多。不過對於驍龍8s Gen4新機的定價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曝光,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批新機會比較尷尬,因為驍龍8s Gen4的性能處於不上不下的水平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 天天要聞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縱觀近兩年手機市場,在性能上格外內卷,就連3000元左右的中端機型也會配上當年最新的旗艦處理器。反觀平板電腦市場,基本上都是選擇的當年中端處理器或者上一代的旗艦處理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和它的產品定位有關係,不少廠商認為平板電腦還是以輕辦公和娛樂為主,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 天天要聞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扭歸扭,打歸打,打完我們還是一對兒看着不太像是P的賣相就不太好喝的感覺實在太慘了一點如今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請不要灌酒,否則後果堪憂俺的帽子威力不容小覷白子取得了碾壓優勢小孩哥:別鬧了我都尷尬死了不要在馬路上放飛氣球場面似乎有點羞恥?衝著這髮型也得加點工資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