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銀行負債端壓力持續顯現,存款流失及改善情況備受關注。
央行最新披露的金融數據顯示,2月m1(狹義貨幣)增速有所回落,m2(廣義貨幣)與m1剪刀差擴大。存款增速明顯提升,其中,財政存款同比明顯多增,居民和企業存款因春節錯位等因素分別同比少增2萬多億元和少減1萬多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同業存款方面,去年四季度大幅流出的非銀存款在2月有了大幅增加。
對於存款增速反彈,有機構人士分析,銀行存款流失情況有所改善,降准緊迫性或降低。但考慮到資金面仍偏緊,負債端壓力緩解可能仍需要一定時間。綜合信貸需求恢復不及預期等因素,市場對降准降息等政策預期分歧加劇。
同業存款流失改善
存款增速反彈是今年以來金融數據的重要特點之一。央行數據顯示,2月單月新增存款4.42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多增3.46萬億元,同比增幅7%,增速較上月上升1.2個百分點。
回看今年前兩個月,人民幣存款增加8.74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13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1.1萬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1.59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72萬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以來人民幣存款同比多增2.3萬億元。
不過,去年以來,在監管禁止「手工補息」、兩度下調存款利率、規範同業存款利率等一系列政策背景下,銀行業存款尤其同業存款流失現象明顯。從同比增速來看,自去年10月以來,人民幣存款增速連續4個月下滑,今年1月存款增量不少,但在去年高基數下單月增速降至5.8%的低位。
2月存款增速再度反彈背後,有着明顯的結構性特點,財政性存款和非銀同業存款成為重要支撐。具體來看,當月財政存款增加1.26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多增1.64億元;非銀同業存款結束了連續兩個月減少的趨勢,單月增加2.83萬億元,同比多增1.67萬億元。
居民和非銀企業存款呈一下一上趨勢。2月居民存款增加6100億元,較去年同期少增2.59萬億元;企業存款下降8940億元,較去年同期少減2.1萬億元。「主要是由於春節錯位造成的高基數效應。去年春節在2月,隨着年終獎的發放,存款從企業轉移到居民。」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銀行業分析師戴志鋒認為,二者變化主要與春節錯位因素有關。
回顧2019年以來,今年2月財政性存款增量僅次於2020年5月和2023年10月。機構普遍認為,2月財政性存款增長主要系政府債發行速度較快所形成的結餘增加所致。
去年以來,同業存款新規帶來的存款流失現象較為突出,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同業存款一度流出近4.3萬億元。到了2月,非銀同業新增存款實現同比多增,且創下近年來單月增量新高。
「預計是春節後股市行情較好,使得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增加較多所致。」戴志鋒表示。華創證券固收分析師周冠南還提到,2月大行非銀同業存款明顯增長,或是轉化為同業定期所致。
「考慮到非銀活期被限價,相較於貨幣市場融出收益仍偏低,2月同業存款規模高增或為大行通過同業定期進行轉化有關。此外,權益市場行情啟動,證券轉存款等活期存款增長或也提供一定助益。」周冠南在報告中表示。
降准預期現分歧
今年以來,存款流失影響持續,疊加信貸投放前置、政府債承接、資金面緊張等,銀行負債端缺口持續顯露,同業存單年度備案規模驟增,市場上存單量價齊升。
數據顯示,國有六大行與12家全國性股份行今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合計達到21萬億元,同比增加了5萬多億元,增幅超過30%。(詳見報道《同業存單備案規模大增,成本壓力值得關注》)
此次金融數據發佈前,市場對於3月降準的預期有所升溫。2月包括同業存款在內的人民幣存款增速回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對銀行負債壓力的擔憂。但在存貸缺口擴大的趨勢下,銀行存款增長持續性仍有待觀察,機構對降准等政策預期分歧加劇。
「非銀存款的增長或也緩解存單的供給『剛性』約束,存單定價與貨幣市場融出的價差彌合也有助於資金迴流銀行體系。」周冠南認為,今年國股行存單備案額度上限的打開,可能主要是為後續負債調劑提供空間,其具體使用情況或仍取決於負債壓力、不同負債之間的比價。在同業定期存款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存單「提價換量」的緊迫性有所弱化,3月可能主要考慮續發壓力。
她進一步指出,從當前銀行負債端的狀態看,同業存款環比增量回到季節性水平、存貸增量差減少、大行凈融出規模上行等均指向銀行體系負債缺口壓力邊際緩和,2月資金偏緊可能主要在於彌補此前同業存款流出缺口以及財政凍結所致。「短期資金價格回落後,機構對於存單配置增加或也帶動銀行負債的自發修復,央行降準的迫切性或不強,維持dr007(銀存間7天質押回購利率)價格略高於政策利率20~30bp的判斷。」周冠南在報告中表示。
不過,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居民和企業存款分別維持同比多增和少減,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銀行負債端資金企穩,但考慮當前的流動性格局,銀行負債端的改善仍有待進一步觀察。他此前預測,降准可能會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期政府債供給提速階段擇機落地。
存款增速反彈的另一面是消費信心與投資活力。2月,m0(流通中的現金)、m1、m2分別同比增長9.7%、0.1%、7.0%,其中,m2增速與上月持平,m0、m1較上月同比增速分別下降7.5、0.3個百分點。m2-m1為6.9%,剪刀差較上月擴大0.3%。
「貸款創造存款。」考慮到2月信貸投放總量與結構表現仍低於預期,有業內人士認為,長遠視角來看,緩解銀行負債端壓力終究還是需要提振信貸需求和企業活力。中金公司固收組最新報告預測,綜合數據表現與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隨着短期穩增長壓力更多體現,3月以後貨幣政策放鬆可能加快,資金利率中樞有望逐步下移。
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也在研報中稱,往後看,貨幣寬鬆還是大方向,降准降息不會缺席,短期降准概率大於降息,緊盯物價、地產銷售、基建實物工作量、出口等基本面相關指標的演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