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正導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正導技術」)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北交所ipo上市,公開發行不超過3334萬股。
鈦媒體體app注意到,申報前夕,正導技術將前24年的成果全部分給股東。經營上,雖然正導技術的業績持續增長,但公司現金流始終為凈流出,近三年半合計流出6.28億元。另外,正導技術還因訴訟糾紛未及時披露,在公司ipo申報前夕收到監管層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
清倉式分紅,經營性現金凈流出6.28億元
正導技術自1997年成立以來一直深耕於電線電纜領域,是從事電線、電纜及電工器材行業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從事各種數據電纜、通信電纜、控制電纜、特種電纜、精密導體設計、生產和銷售。
2021年-2023年和2024年1-6月(下稱「報告期」),正導技術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73億元、8.76億元、10.53億元、5.8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570.22萬元、2380.75萬元、7416萬元、2258.66萬元,業績持續增長。
雖然正導技術的業績表現良好,但盈利質量卻較差。報告期內,正導技術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19億元、-1.99億元、-2.33億元、-0.77億元,這也意味着,正導技術始終在經營上賺不到現金,近三年半公司經營性現金合計凈流出6.28億元。與此同時,結合正導技術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和凈利潤,可以計算出兩者的比值分別為-7.44、-8.29、-3.15、-3.35。
由於長期在經營上賺取不到現金,正導技術整體現金流備受壓力。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6月末,正導技術的貨幣資金餘額分別為1.26億元、1.21億元、1.31億元、1.04億元。而同周期內公司的短期借款分別為2.31億元、1.97億元、2.37億元、2.42億元,也就是說,正導技術的貨幣資金在報告期內始終不夠覆蓋公司的短期借款。
對此,北交所要求正導技術結合貨幣資金受限、票據貼現、日常運營資金需求、融資能力、債務情況、償債安排及償債能力、資產抵押及質押情況等方面,論證發行人是否存在現金流斷裂的風險,資金流動性水平是否能夠滿足正常生產經營需求,現金流持續為負值是否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此外,在現金流備受壓力的情況下,正導技術還上演了「清倉式」分紅。招股說明書顯示,2021年10月正導技術分紅 5424.1 萬元,到當年末時未分配利潤僅餘116.02萬元,若不考慮其他分紅,其前24年合計實現的經營利潤可能在ipo申報前一次性分給股東。(註:正導技術於2022年4月進行了股改,因此未分配利潤未收到股改的影響)
訴訟懸而未決,內控亂象叢生
鈦媒體app注意到,正導技術提交的ipo申報稿於2024年底被北交所受理,而在受理前夕,公司因為未及時披露訴訟糾紛相關信息,在2024年9月收到來自浙江監管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
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顯示,2019年5月,因hyperlinesystems canada ltd.(以下簡稱hsc公司)逾期未支付貨款190萬美元,正導技術及中信保提起訴訟,按當時匯率摺合人民幣1298.94萬元,分別佔2021年、2022年公司經審計凈資產的12.81%、7.45%。2019年7月,hsc公司以公司違約、csa認證資質問題、瑕疵產品等為由提起反訴,要求公司賠償 650 萬美元,按當時匯率摺合人民幣 4473.37 萬元,分別占 2021 年、2022 年公司經審計凈資產的44.11%、25.65%。截至目前,前述案件尚未判決。公司未在公開轉讓說明書中披露前述未決訴訟,亦未在2022年年報及2023年半年報中披露,後於2024年3月28日補充披露。
針對於上述現象,正導技術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因此浙江監管局決定對正導技術及仲華、俞建偉分別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除了信息披露違規之外,正導技術的內控也較為不規範。2021年,以避稅為目的,正導技術及其子公司存在通過業務費形式向員工支付2020年度獎金的不規範情形,發生金額合計127.92萬元。同時,報告期內,正導技術部分廢料銷售對手方為不願意對公交易的個體交易戶,出於操作便捷性的考慮,公司存在以個人賬戶代收廢品廢料款的情形,具體情況如下:
不僅如此,報告期內正導技術還以現金形式向員工發放高溫補貼、向部分員工及臨時工支付加班費,公司按需向出納進行銀行轉賬,同時由出納從個人賬戶取現再行發放,具體金額及佔比情況如下表所示:
特別要說明的是,報告期內,正導技術存在為滿足貸款銀行受託支付要求,還曾採取過如下操作:將獲取的貸款以採購貨款的名義,支付給其供應商浙江久立電氣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久立電氣」),隨後久立電氣又將資金轉回正導技術。在此過程中,正導技術向久立電氣的採購金額達1.09億元,並從久立電氣取得的貸款金額為4209.33萬元。另外,正導技術還向久立電氣開具了8572.79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進而通過久立電氣開展 「轉貸」 操作以及「無真實交易背景票據融資」,涉及金額總計1893.49萬元。
不難發現,轉貸以及個人卡違規等行為都在正導技術身上出現過。
對此,北交所要求正導技術說明上述事項整改情況。(本文首發於鈦媒體 app,作者|鄧皓天)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