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時提出,要注重目標引領,着力實現增長穩、就業穩和物價合理回升的優化組合。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龐溟日前在接受風口財經採訪時表示,價格總水平目標在各項宏觀政策考量中將繼續保持較高關注度和較大權重,也意味着做好2025年經濟工作要強化系統思維,加強對物價指標的監測、預警、評估,並與宏觀調控各項工作協同聯動,使物價成為著力提振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的晴雨表、信息窗。

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物價水平總體上保持低位運行,1月份至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3%,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1%。9月底以來,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持續顯效,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但從CPI走勢來看,國內總需求仍然偏弱,居民消費信心較低,經濟中存在負產出缺口,導致工業生產回暖基礎仍不牢固。
龐溟認為,2025年,伴隨着財政政策更為積極,特別是財政支出與資金使用更加註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後勁,貨幣政策更多地把推動物價保持在合理水平作為堅持適度寬鬆立場的重要考量,更多地把經濟增長和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作為社會融資規模和貨幣供應量的匹配項,預計社會有效需求將穩步回暖。同時,各行業自律和良性競爭將得到強化,企業生產經營和盈利狀況將進一步改善,投資效益在政府投資特別是「兩重」項目和「兩新」政策帶動下將進一步提升,房地產市場回穩態勢有望從銷售端逐步向投資端和施工端傳導,經濟內生增長動能將不斷積聚增強,過去一段時間內物價水平保持低位運行的情況將有較大改觀。
龐溟認為,從2025年全年看,在政策提質、加力、擴量、增效和經濟供求關係更為均衡的基礎上,物價中樞和價格總水平將繼續穩步修復、溫和回升,價格傳導機制將更加順暢通達。從分項來看,CPI同比增速或呈現前高後緩形態,PPI同比增速在負值區間震蕩的幅度將收窄,CPI與PPI剪刀差將繼續收斂,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將延續同比回升態勢。
龐溟指出,從中長期趨勢看,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為經濟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創造的良好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沒有變,這決定了供需條件將持續改善、物價將繼續保持基本穩定並逐步回歸到合理區間和擴張水平。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記者 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