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消息,北京時間12月27日14時,中吉烏鐵路項目啟動儀式在吉爾吉斯斯坦賈拉拉巴德舉行,標誌着該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為項目早日開工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根據本次項目啟動信息,中吉烏鐵路起自中國新疆喀什,經吐爾尕特山口進入吉爾吉斯斯坦,再向西經吉爾吉斯斯坦邊境城市賈拉拉巴德,終至烏茲別克斯坦東部城市安集延。
中吉烏鐵路事關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三國,但意義超出三國之外,是中國同中亞互聯互通的戰略性項目,其啟動意義深遠。
中吉烏鐵路建設設想起於1994年。2022年6月7日北京日報報道,吉爾吉斯斯坦駐華大使巴克特古洛娃6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進行題為「中吉關係的現狀與展望」的講座上透露,中吉烏鐵路項目一直受制於資金來源問題, 「中吉烏鐵路經過了20多年的探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所有的項目參與國都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就是這個項目應該得到推動。」
今年6月6日,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鐵路項目三國政府間協定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為中吉烏鐵路項目建設提供堅實的法律基礎,標誌着中吉烏鐵路正由設想變為現實。到本次12月27日項目啟動,標誌着項目已由設想付諸實施,向著建成通車目標邁出了關鍵一步。
中吉烏三方都對中吉烏鐵路啟動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建設中吉烏鐵路是事關區域互聯互通、促進地區繁榮穩定的戰略決策。這不僅是一條交通運輸走廊,也是聯通東西方的戰略通道,有助於推動地區貿易和一體化,將創造大量就業崗位,促進經貿、旅遊和工業等領域發展促進人員往來和人文聯繫,搭建起文明互鑒的重要橋樑,造福地區國家和人民。
中吉烏鐵路啟動對於相距遙遠的山東,也是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山東處於東北亞區域經濟的中心地帶,具備構建東西互聯互通大通道的天然條件。以2019年7月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落戶山東青島為契機,山東對外經濟合作有了戰略性高能級開放平台,「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逐漸形成。
目前,山東正努力做大外貿新動能。今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開拓新市場,其中包括更大力度發展中亞、中東等新興市場,同時要求把山東半島打造成黃河流域乃至中亞重要出海口、旅遊目的地、產業隆起帶。中吉烏鐵路啟動並建設,將對西向經貿活動帶來「錦上添花」效應,對於山東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建設中吉烏鐵路,意味着歐亞大陸橋中西段有了「南線」,優化了山東西向出國貿易路線。
當前,山東西向經貿活動十分活躍。12月25日,一列滿載建築用品的山東中歐班列「跨兩海專列」從上合示範區多式聯運中心發出,將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跨越裏海、黑海,抵達塞爾維亞集結中心,這是上合示範區今年發出的第1000列山東中歐班列。據統計,自統籌運營山東中歐班列至今,山東高速集團積极參与上合示範區建設,創新推出「上合快線」和「日韓陸海快線」等班列產品,分別累計開行超2000列、1400列。
據山東高速集團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中歐班列(齊魯號)西向貿易,主要是運往中亞、歐洲,其中包括德國、白俄羅斯等國家,南歐和中東方向的偏少,中吉烏鐵路建成,將搭建新的便捷運輸通道,增加和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業務來往,同時由於運輸距離的縮短,可以大大便利和中東、南歐的經貿往來。
目前,新疆阿拉山口鐵路口岸、霍爾果斯鐵路口岸是我國中歐班列通往中亞、歐洲最主要的鐵路口岸,均需經過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中吉烏鐵路建成後,這條戰略通道將成為聯通中國同中亞中南部國家的最短陸上通道,自東亞到中東和南歐,不必途經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路通百通,各種新的亞歐大陸通道走廊路徑,也將徐徐拉開。

12月25日,一輛滿載建築用品的列車從中鐵聯集青島中心站開出,這是青島市今年發出的第1000列中歐班列,標誌着青島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水平再上新台階。圖源:大眾日報
二是建設中吉烏鐵路,將強化山東歐亞大陸橋東方「橋頭堡」位置,有助於在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中充分發揮龍頭作用。
多年來,山東日照與江蘇連雲港並列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2019年,《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更好發揮青島在「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2021年5月,山東港口青島港、日照港在江蘇省連雲港市與連雲港港圍繞「兩港一航」、區域協同等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變為「三港」協同的局面。
山東重點支持中歐班列打通內外循環。當前,中歐班列(齊魯號)運送的貨物有山東和周邊省份的貨物,也有來自日、韓、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電子、汽車零部件、橡膠、棕櫚油等,過境貨物由青島港上岸後,與中國國內生產的日用百貨、玻璃、輪胎、機械等產品一起,搭乘黃島至膠州的「膠黃小運轉班列」,到達位於膠州的上合示範區多式聯運中心,在這裡辦理一站式的海關、邊檢手續,隨後通過中歐班列(齊魯號)向西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等口岸出境,到達中亞、歐洲等地。
截至目前,山東中歐班列在境內外布局了11個樞紐,國際運營線路達53條,可直達24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56個城市。2023年,中歐班列開行2566列、增長24.7%。其中,2023年上合示範區中歐班列進出口貨值達71.24億元,今年預計突破80億元。除傳統輪胎、日化產品、建材等出口商品外,新三樣等高附加值工業產品逐漸成為出口主力。
中吉烏鐵路的建成將完善新亞歐大陸橋南部通路,形成東亞、東南亞通往中亞、西亞和北非、南歐的便捷運輸通道;將拓寬新亞歐大陸橋的運輸範圍,提高新亞歐大陸橋在國際運輸中的地位,這也將為山東拓展西向海外市場,帶來更大便利。
同時,建設中吉烏鐵路,也有助於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在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中發揮龍頭作用。建設中吉烏鐵路和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具有東西銜接、相互呼應的特點,對於山東來說,相當於在中亞多了一份路徑選擇和市場空間;對於中吉烏鐵路受益國家來說,「向東看」更加順暢。

山東是黃河流域唯一的出海口,是黃河流域唯一具有陸海資源統籌的省份,生產總值長期居於全國前三位,有條件、有能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打造形成以東帶西、承南啟北的新增長極和動力源。建設中吉烏鐵路,貨物有了新的路線和市場,就會帶動黃河九省區一塊聯動發展,從而強化山東的「龍頭」地位。
近年來,山東構建的沿黃陸海大通道輻射範圍進一步拓展、延伸。以山東港口集團為例,近年來積極提升陸向提升輻射力,在國內重要物流樞紐城市積極規劃建設內陸港,將出海口搬至沿黃內陸城市的「家門口」。截至今年12月,新增山西長治、甘肅酒泉等內陸港10個、累計達51個,新開班列10條、累計達101條,海鐵聯運箱量繼續保持全國首位,構建起「航線+班列+內陸港」的全流程服務網絡,立足山東、覆蓋沿黃、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愈加暢通。
三是建設中吉烏鐵路,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具有穩定物流通道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山東外貿有了更加穩定的「後手」。
貿易受國際局勢影響很大。比如,俄烏衝突影響經過俄羅斯再去西歐的貨物貿易,巴以衝突影響經過蘇伊士運河的國際海運,中吉烏鐵路對穩定西向陸路通道具有重要意義。新華社參考消息5月23日報道,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之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表示,今年4月蘇伊士運河航運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三分之二,加劇了全球貿易中斷。根據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的數據,2024年前兩個月,通過蘇伊士運河的總體貿易量同比驟降50%。包括馬士基、地中海航運在內的多家航運巨頭紛紛宣布暫停使用蘇伊士—紅海航線,改道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這不僅令航程大增、成本高企,還影響國際貿易和經濟復蘇。
在這樣的背景下,山東陸海聯運優勢十分突出。像山東小鴨集團,通過中歐班列發送的貨物比海運時間縮短一半。中歐班列不但是山東企業的首選,也是周邊日韓國家十分重視的外貿通道。中吉烏鐵路的建設,進一步縮短相關路線,節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對增強山東外貿新動能將產生直接推動作用。
根據當前各項工作進展,中吉烏鐵路項目計劃於2025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工期6年。中吉烏鐵路惠及三國和三國人民的日子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