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中和」戰略目標背景下,我國煤電、水泥、鋼鐵等行業減排需求巨大,帶動CCUS進入快速增長期。預計2030年中國各行業CCUS減排需求達0.2-4.08億噸,2060年將達10-18.2億噸。此外,在一系列政策支持及技術進步推動下,我國CCUS市場規模逐步擴張,預計到2050年產值規模將達3,300億元,2025-2050年GAGR約11.9%。
我國捕集規模在30萬噸/年以下的CCUS項目數量佔比達88.9%,捕集規模超過60萬噸/年的項目僅佔3.7%,而美國CCUS單項年均碳捕集規模約241.4萬噸/年。
CCUS是指一系列可有效用於捕集大型點源(包括使用化石燃料或生物質作為輸入燃料的發電廠和工業裝置)中的二氧化碳的技術。捕集後二氧化碳經過進一步處理,通過脫水除去其中的水分,然後壓縮成緻密相,再通過船舶或管道運輸進行利用。另外,它們也可以永久儲存在深層地質構造中,如枯竭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層或陸上和近海鹽層。CCUS的產業鏈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的來源、二氧化碳的捕集、二氧化碳的運輸以及二氧化碳的封存/利用四個環節。
二氧化碳的來源主要包括發電廠、工業和其他排放二氧化碳的來源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兩種。目前,碳捕集的市場參與者類型主要包括技術提供商、設備製造商以及工程總承包(EPCM),他們將負責實現對二氧化碳進行捕捉。捕捉後的二氧化碳將被運輸至封存/利用地點進行進一步的處理。
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CCS)是指將二氧化碳從工業和能源相關的排放源中分離出來,輸送封存在地質構造中,長期與大氣隔絕的過程。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簡稱CCUS),即把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提純,繼而投入到新的生產過程中進行循環再利用或封存。CCUS在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CCS)的基礎上增加了「利用(Utilization)」,這一理念是隨着CCS技術的發展和對CCS技術認識的不斷深化,在中美兩國的大力倡導下形成的,目前已經獲得了國際上的普遍認同。
按技術流程進行分類,CCUS分為捕集、輸送、利用與封存等環節。其中CO2捕集是指將CO2從工業生產、能源利用或大氣中分離出來的過程;CO2輸送是指將捕集的CO2運送到可利用或封存場地的過程;CO2封存是指通過工程技術手段將捕集的CO2注入深部地質儲層,實現CO2與大氣長期隔絕的過程。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行業上游為CO2排放源,包括高濃度、中等濃度、低濃度排放源,中游為二氧化碳捕集、輸送、利用與封存等環節,下游為CO2產品應用和需求行業。CCUS行業具有較長的產業鏈,且各技術環節緊密相連、相輔相成,前端的碳捕獲環節為利用與封存環節提供CO2,中間運輸環節提供CO2運輸保障,後端CO2利用將CO2變廢為寶,形成具有商業價值的下游相關產業鏈,創建龐大的CO2需求市場,實現CO2固定和經濟收益的雙贏,反過來也會促進CCUS項目的發展。
2025-2031年全球及中國碳普及封存利用(CCUS)產業鏈行業發展態勢與投資戰略諮詢報告
2025-2031年全球及中國CCUS行業發展態勢與投資戰略諮詢報告
【報告類型】多用戶、行業報告/專項調研報告
【出版時間】即時更新(交付時間約3-5個工作日)
【服務方式】 電子版(Word/PDF)+ 精裝印刷版 + 正規機打發票
【中文版全價】 RMB 19800元(電子版+印刷版)
【聯繫方式】130--0194--3850
【報告目錄】
第一章 CCUS全球發展概述
第一節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概述
一、CCUS的概念
二、CCUS的定位
第二節 全球CCUS潛力和發展路徑
一、全球CCUS封存潛力與貢獻
二、CCUS發展路徑與技術應用
第三節 「雙碳目標」下中國CCUS的需求與現狀
一、碳中和目標下中國利用CCUS減排的需求與潛力
二、中國CCUS的技術現狀
三、中國CCUS發展趨勢
第二章 二氧化碳捕集技術
第一節 技術簡介
一、碳捕集方式
二、捕獲後分離技術
第二節 燃燒前捕集技術
一、技術概況
二、IGCC技術
第三節 富氧燃燒技術
一、技術概況
二、技術特點
三、技術發展方向
第四節 燃燒後捕集技術
一、溶劑吸收技術
二、固體吸附技術
三、膜分離技術
四、深冷分離技術
第五節 空氣直接捕集技術
一、技術概況
二、吸附法的應用與挑戰
三、常用技術材料
第六節 其他技術
一、鹽鹼土吸附技術
二、超音速分離技術
三、洗滌分離技術
四、空氣分離技術
五、可再生能源與餘熱協同輔助碳捕集技術
第三章 二氧化碳運輸技術
第一節 管道運輸技術
一、管道輸送現狀
二、二氧化碳特性與輸送狀態
三、CCUS管道輸送CO2氣源純度要求
四、二氧化碳管道輸送安全控制技術
五、降低CO2管道運輸成本的主要方式
六、典型CO2管道輸送示範工程
第二節 車載運輸技術
一、技術特點
二、技術進展
第三節 船舶運輸技術
一、船舶運輸技術現狀
二、船舶運輸技術實施手段
三、船舶運輸技術的其他利用方式
第四章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利用技術
第一節 強化驅油技術
一、強化採油技術
二、二氧化碳驅油埋存案例
三、二氧化碳驅油與埋存技術發展方向
第二節 強化采天然氣技術
一、強化採集天然氣技術
二、強化採集頁岩氣技術
三、驅替煤層氣技術
第三節 強化利用其他地質資源技術
一、溶浸采鈾技術
二、強化采水技術
三、增強地熱技術
第五章 二氧化碳利用與固碳技術
第一節 化工利用技術
一、化工材料
二、化工能源
三、有機化學品
四、無機化學品
第二節 礦化利用技術
一、礦化利用技術背景
二、礦化固定技術進展
三、技術發展方向
第三節 生物利用技術
一、技術概況
二、生物固碳原理
三、微藻固碳反應器
第四節 煤炭開採擾動空間封存技術
一、煤礦擾動空間CO2封存必備條件
二、煤層採空區碎裂岩體CO2封存技術
三、煤地下氣化空間CO2封存技術
第五節 海洋封存技術
一、發展歷程
二、技術方式
三、技術挑戰
第六節 封存監測技術
一、天空監測技術
二、地表監測技術
三、地下監測技術
四、監測方案確定
第六章 CCUS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節 SaskPower邊界大壩CCUS項目
一、項目概況
二、發展歷程
三、主要工藝和技術經濟
第二節 國華錦界電廠CO2捕集與鹹水層封存CCUS項目
一、項目概況
二、廠址情況
三、工藝流程
四、技術特點
五、項目目標
六、國華錦界電廠CCS示範項目進度
第三節 延長石油煤化工(CCUS)工程實踐
一、項目背景
二、煤化工CO2捕集
三、CO2驅油提高採收率
四、CO2油藏地質封存
五、驅油與封存環境監測
第四節 勝利油田CCUS技術及應用
一、CO2捕集及輸送技術
二、CO2驅油與封存油藏工程優化設計技術
三、CO2驅注采工藝和地面工程技術
四、環境監測體系
五、礦場應用效果
第五節 國家能源集團泰州發電有限公司CCUS示範項目
一、建設背景與技術路線
二、CO2捕集技術及系統
三、碳捕集系統與燃煤機組耦合優化技術
第七章 調研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技術挑戰與發展趨勢
一、CCUS技術的挑戰
二、技術發展趨勢
第二節 調研結論與建議
一、調研結論
二、發展建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