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研產業創新研修班企業家到訪易事特,共話數字能源發展新藍圖###


11月22日,博研金融哲學產業創新研修班50餘位企業家學員,在開學典禮前夕走進數字能源優秀上市企業易事特,博研哲學商學院徐曉良院長隨團指導。易事特集團創始人何思模教授,微網儲能事業部總經理馬強熱情接待

何思模教授就企業家如何應對當前國內外複雜多變的經營環境作精彩主題分享。他表示,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相關政策變化將對國內企業出口業務帶來一定挑戰,國際貿易壁壘和脫鉤斷鏈風險不容小覷。但全球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無論如何變化,最好的應對就是做好自己,打鐵還得自身硬。要以更大決心和更大力度全球拓展,干字當頭,全力拚經濟。
他指出,在企業的經營發展中,既要正視困難,更要堅定信心。企業發展過程中,技術創新是「根」之本,要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要保持戰略定力,持之以恆,做長期而正確的事情,突破「卡脖子」問題,掌握髮展主動權。他說:「創新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靈魂。須知無論是產品創新、模式創新,還是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無一不跟企業家有關。」希望大家聚力創新性先進生產力,做「根」技術,厚植企業長期競爭的技術底色。
談到數字能源行業發展前景,何思模教授表示,AI的盡頭是「新能源+儲能」。隨着人工智能、能源革命的加速演進,超級AI將成為電力需求的無底洞,新能源為AI提供算力支持,數字、能源雙向賦能、價值共生。易事特集團深耕行業多年,在風光發電、儲能、充電樁、數字算力中心、智慧電源等領域有着深厚的技術積澱和卓越的精益智造能力,希望與所有優秀企業家攜手合作,共抓時代機遇。

徐曉良院長對易事特集團及何思模教授的熱情接待表示真摯感謝,並作《Logo創新哲學》主題分享。
他表示,易事特,為「East」音譯,意為東方,象徵著企業源於東方智慧,品牌故事源遠,寓意深刻。其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在跌宕起伏的市場經濟中,持續深耕主業,實業興企,產業興國,已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民族品牌企業。30多年來,何思模教授以前瞻的市場眼光和敏銳的商業意識,帶領企業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領軍數字能源行業發展。其不懈奮鬥、實幹興邦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得大家學習。
他指出,博研教育專註企業家商業哲學教育領域15年,旨在融「哲學」於時代之變,以哲學詮釋時代下的商業文明和挑戰,引領中國企業家成為具備哲學思維的全球商業領袖。希望大家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學習易事特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的經營理念、創新思維,進行哲學與能源的跨界思考。未來,也希望雙方建立友好合作,在人才交流與培養、產學研融合作等領域,共同展望博研教育與易事特在合作中的無限可能。


走訪交流期間,博研師生於易事特新總部觀看了集團宣傳片,參觀了由中石化與易事特聯合建設的新能源汽車超充站。該站部署1套480kW超充主機(配備8台單槍終端,其中1台為液冷終端)和1套240kW主機(配備2台雙槍終端),可同時為12輛車提供充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