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舒冬妮 丁舟洋 每經編輯:張海妮
當《007之黑日危機》中詹姆斯·邦德拿着samsonite(新秀麗)手提箱初露鋒芒,當《來自星星的你》中各款新秀麗背包高頻出鏡,箱包上凸顯的是無聲的品牌宣言。從流行影視劇到現實生活,那些年,機場貴賓廳的皮質沙發上,新秀麗旅行箱包穩居「c位」。

但2025年5月14日的上海浦東機場,拖着新秀麗箱包的旅客正低頭刷着手機——屏幕上跳動着「一季度銷售額大跌7.3%,新秀麗股價大跌超8%」的新聞推送。作為箱包巨頭,新秀麗(01910.hk,股價14.060港元,市值194億港元)旗下有新秀麗、tumi(途明)、american tourister(美旅)等品牌,如今各品牌在今年前三個月都面臨不同程度的業績下滑。
曾經一包難求的限量款,如今是奧特萊斯折扣區的常客,為何連忠實的亞洲消費者也開始用「過氣」形容新秀麗這一百年品牌?
5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新秀麗官方客服電話、官網電話、該公司中國分公司公開電話,均未獲接通;記者發送的郵件截至發稿未獲回復。記者找到一位新秀麗中國公司內部員工,希望幫忙轉達採訪意圖,也被婉拒。
凈利潤下滑逾四成
5月13日,新秀麗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今年前三個月,該公司銷售凈額近8億美元,相較於2024年同期下降7.3%,凈利同比下降逾四成。5月14日開盤,新秀麗股價一度大跌近10%,收盤價為14.060港元/股,市值跌破200億港元。
分渠道看,新秀麗批發渠道銷售凈額減少,直接面向消費者(dtc)渠道中,零售和電商銷售凈額均有下降。
分品牌看,新秀麗、tumi及american tourister的銷售凈額均有所下降。
分地區看,主力品牌新秀麗在亞洲和北美洲的銷售凈額分別下降11.4%和6.4%;tumi品牌在北美洲和亞洲的銷售凈額分別下降6.6%和1.9%;american tourister品牌在亞洲和北美洲的銷售凈額分別下降17.1%和15.7%。
也就是說,2025年第一季度,新秀麗面臨全方位壓力,渠道、品牌、地區均有不同程度下滑。該公司稱,業績下滑主要受全球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影響,如經濟衰退、高通脹、利率上升等,導致消費者對可自由支配項目的需求減弱,消費者信心和支出下降,進而影響公司的銷售凈額。
記者梳理歷年財報發現,新秀麗的業績從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開始出現大幅下滑,之後在2021年至2023年逐漸恢復並創下新高,但從2024年開始再度出現下滑趨勢,且下滑趨勢一直延續至2025年第一季度。
奢侈品與快消品岔路口
在新秀麗的財報里,箱包消費走上了下坡路。但放到整個行業來看,另一大國際知名箱包品牌日默瓦(rimowa)卻有不同走勢。
同樣作為百年品牌,德國出身的日默瓦以高端定位著名,2016年被lvmh集團(路威酩軒)以6.4億歐元收購,在最近的2024年財報中被集團點名為「具有強勁發展勢頭」的品牌之一——日默瓦首席執行官hugues bonnet-masimbert表示,在多數奢侈品牌的財報顯示收入下降的情況下,rimowa的銷售額在近五年內幾乎增長了四倍,2024年的增長率更是達到了兩位數。
兩大品牌業績表現截然不同的背後,是全球箱包行業正經歷結構性分化。
在品牌矩陣方面,日默瓦旗下品牌單一,維持高端奢侈品定位。新秀麗試圖通過多品牌覆蓋全客群:主品牌定位中端,tumi瞄準高端商務,american tourister主攻大眾市場。
在銷售渠道方面,日默瓦不走批發、回收代理渠道,將品牌收歸自營。而新秀麗、tumi、american tourister均鋪設了分銷渠道。記者查詢各大購買渠道發現,新秀麗不僅有線上線下的官方門店,還入駐了山姆、奧特萊斯,電商平台上獲代理權的正品分銷商更是層出不窮。這種方式有利於銷量,但長遠來看不利於維持客戶體驗和價格體系。

此外,各種「平替」也對新秀麗產生衝擊。記者注意到,在電商平台,不乏自稱是新秀麗大工廠的商家,一邊用視頻實拍生產線,一邊曬出低至兩百多元的同款箱包,並言之鑿鑿同等品質。
「(新秀麗拉杆箱)1000元~4000元的價位,轉頭在網上就能買到300元的同款。」中恆信運營總監魯曦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而且新秀麗的外形都是商務造型,購買人群局限性太強,其品牌價值、外形、功能性的創新力和品牌力都在降低。」
當「z世代」拍下機場拖着新秀麗箱包的視頻時,彈幕飄過的不再是羨慕,而是「這牌子還在?」——那個曾定義「精緻旅行」的箱包巨頭,正站在奢侈品與快消品的岔路口。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