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家滬市公司獲2023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占獲獎總數25.6%

2024年06月25日22:20:17 財經 5237

6月25日,中交設計(600720)、壽仙谷(603896)、浙海德曼(688577)等滬市公司發佈獲得國家科技獎勵的公告。

其中,中交設計下屬子公司公規院主持設計並牽頭研究的港珠澳大橋跨海集群工程獲頒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由吉林農業大學牽頭、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領銜,壽仙谷作為共同完成單位、壽仙谷副董事長李振皓作為共同完成人,申報的「食藥用菌全產業鏈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浙海德曼參與完成的「高檔數控機床精度及其穩定性提升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50個項目,據統計,66家滬市公司牽頭或參與了64個項目,占獲獎總數的25.6%。其中,中國中車(601766)參與的復興號高速列車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9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包括三大運營商主導項目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三峽能源(600905)等6家滬市公司的完成項目海上風電安全高效開發成套技術和裝備及產業化等;此外,還有2個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7個項目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45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滬市公司在科技創新方面的領先優勢明顯,蓬勃湧現的科技成果是我國戰略高技術領域迎來新跨越的縮影。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以科技創新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大勢所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滬市主板公司積極探索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多元布局集成電路、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生物技術等未來產業,培育「第二增長曲線」。

如步長製藥(603858)參與完成的「經典方劑類方研究模式與中藥配伍禁忌規律性發現的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是在國家「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下,團隊緊密合作,歷時近20年完成。項目創建國內外首個中藥聯合用藥預警系統平台,為研究人員提供專業查詢及安全預警服務逾萬次,服務於臨床安全有效用藥。

再如華海清科(688120)和清華大學共同完成的「集成電路化學機械拋光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榮獲2023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化學機械拋光(cmp)是先進集成電路製造前道工序、先進封裝等環節必需的關鍵製程工藝,公司以清華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cmp技術成果為基礎,進行cmp裝備產業化應用的核心技術研發,率先推出國內首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12英寸cmp裝備,實現了國內市場cmp裝備領域的國產替代。公司持續加大自主研發力度,推出多款cmp商業化機型,批量進入行業知名芯片製造企業,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較高水平。

加快實施科技創新強基工程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滬市公司不斷加碼研發,為企業自身和產業鏈的升級發展深度蓄能,如滬市交通運輸、鋼鐵、公用事業等行業近三年研發投入複合增長率分別為20%、13%、21%,建築裝飾、石油石化、有色金屬等行業平均研發投入超5億元。

中國海油(600938)「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開發工程關鍵技術與應用、渤海伸展-走滑複合斷裂帶深部油氣勘探理論技術創新與重大發現兩個項目分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深海一號」項目歷經10餘年攻關與實踐,創新「內膽式」立柱儲油等四項核心技術,研發世界首座十萬噸級半潛式生產儲油平台,建成了1500米水深「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示範工程,引領了我國深水油氣裝備產業鏈發展,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三個具備超深水油氣自主開發能力的國家。

記者還關注到,在海陸風電、光伏發電等技術賦能下,綠色能源產業新格局加快構建,滬市公司在科技創新方面加速向「綠」發展。三峽能源(600905)、華電重工(601226)、東方電氣(600875)、中國交建(601800)、中國電建(601669)、明陽智能(601615)等完成的「海上風電安全高效開發成套技術和裝備及產業化」項目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海上風電產業鏈是高端技術創新聚集鏈,可引領、輻射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並通過產業配套組合,形成規模龐大的產業集群。上述公司經過十餘年科技攻關、裝備迭代升級和工程實踐,自主創新系列海上風電新型基礎結構,創立了複雜海洋環境海上風電設計理論技術體系,解決了強風浪流冰作用下複雜地基海上風電結構安全性難題等,推動實現海上風電規模化開發和產業化。

新質生產力助力新興業務開拓

此外,隨着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湧現一大批具有更高科技含量的技術裝備,突破基礎原理、基礎軟硬件、基礎材料等瓶頸制約。

金髮科技(600143)憑藉「基於分子鏈軟硬段精準調控的可降解共聚酯製備關鍵技術及農膜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這是公司獲得的第四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基於持續的技術創新,公司實現了生物降解共聚酯分子結構精準調控聚合方法和裝備、高性價比和功能化、高適配性應用等多項關鍵技術系統性、原創性突破,實現了pbat大規模產業化和千萬畝量級農膜推廣應用,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2023年,金髮科技研發投入19.73億元,連續第六年保持十億元以上規模投入,已獲得的各類專利數量在國內製造業企業中處於頂尖水平。

科創板鋰電設備製造企業信宇人(688573)參與完成的「大容量鋰離子電池精準製造核心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攻克了寬幅擠壓塗布模具設計與製造技術,自主研發出精密擠壓塗布模具,實現在模具材料、設計、製造上的相關技術突破。公司從事以鋰離子電池塗布設備和乾燥設備為核心的智能製造高端裝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具備高端裝備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創新能力。公司認為,此次獲獎是對公司研發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充分肯定,體現了公司的技術進步和研發實力,有助於進一步提升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公司的品牌影響力。

66家滬市公司獲2023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占獲獎總數25.6% - 天天要聞

66家滬市公司共獲得92個獎項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2000+經銷商撐起123億收入,「速凍一哥」港股上市! - 天天要聞

2000+經銷商撐起123億收入,「速凍一哥」港股上市!

7月4日,速凍龍頭安井食品(02648.HK )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而早在2017年,安井食品就已在上交所上市。此次順利登陸港股,也意味着安井食品正式成為速凍食品行業里,首家「A+H」股雙重上市的企業。安井食品的H股發行價為60港元/股,上市首日破發,截至7月4日收盤,安井食品的股價定格為57港元/股,市值超189億港元。01.速...
中國大地保險被罰22萬元 - 天天要聞

中國大地保險被罰22萬元

【大河財立方消息】7月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因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保險費回扣或者其他利益,被罰款22萬元。
濟寧銀行四維服務體系護航外貿企業「揚帆出海」 - 天天要聞

濟寧銀行四維服務體系護航外貿企業「揚帆出海」

「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啟動以來,濟寧銀行以「千企萬戶大走訪」為行動引擎,錨定科創、小微、產業鏈及外貿等市場主體,通過「專班對接+網格走訪+定製服務」創新模式,構建全鏈條金融服務體系,為外貿企業在國際市場「破局突圍」注入強勁動能。
鑫聞界|央行罰單「送」到海爾消金 - 天天要聞

鑫聞界|央行罰單「送」到海爾消金

這個7月,央行罰單「送」到海爾消費金融。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披露一則行政處罰決定信息,海爾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因違反信用信息採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定,被處罰款25萬元。處罰決定日期為2025年6月,公示期限3年。
高盛談「反內卷」: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 - 天天要聞

高盛談「反內卷」: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

「反內卷」正在進行時,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據追風交易台消息,高盛7月5日發佈的研報顯示,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釋放了重要政策信號,明確提出要發展「統一大市場」,並首次明確提及打擊企業間「過度激烈競爭」導致的價格下跌問題。據澎湃近日報道,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對推進全國統...
AH股震蕩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活躍,恆科指跌1%,阿里京東美團齊跌,國債上漲,商品下跌 - 天天要聞

AH股震蕩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活躍,恆科指跌1%,阿里京東美團齊跌,國債上漲,商品下跌

7月7日周一,A股早盤低開,三大股指小幅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再度活躍,多元金融、房地產等板塊走強。港股同樣低開,恆指、恆科指也下跌,京東、美團、阿里巴巴齊跌,茶飲股反彈。債市方面,國債期貨上漲,商品方面,國內商品期貨回落。核心市場走勢:A股:截止發稿,滬指跌0.17%,深成指跌0.57%,創業板指跌1.00%...
中信證券:AI算力對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長 頭部公司業績增長具持續性和確定性 - 天天要聞

中信證券:AI算力對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長 頭部公司業績增長具持續性和確定性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AI算力對高端PCB的需求快速增長,在今年帶來AI PCB明顯供需缺口。隨着AI面向推理需求的持續擴張,ASIC芯片的增長有望成為2026年高端PCB增量需求的主力。該行測算2026年全球AI PCB增量供需比位於80~103%區間,供需偏緊的狀態有望持續。各家PCB廠商的增量產值釋放情況將對其AI業務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