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3月全球小麥大米價格下跌 玉米價格上漲

2024年04月07日22:45:10 財經 1220

4月5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佈3月份全球食品價格指數。2024年3月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平均為118.3點,較2月份修訂後的指數上漲1.1 %,植物油、乳製品和肉類價格指數的漲幅完全抵消了食糖與穀物價格的跌幅。儘管本月指數的回升扭轉了連續7個月的跌勢, 但與上一年同期相比仍下跌了7.7%。

糧農組織穀物價格指數3月平均為110.8 點,環比下跌2.6 %,與2023年3月相比跌幅達20.0 %。

本月,全球小麥出口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下調,主要原因是歐盟俄羅斯美國之間激烈的出口競爭仍在持續。在供應充足的情況下,中國取消小麥採購(來自澳大利亞和美國)給市場帶來下行壓力,俄羅斯和美國2024年收成前景向好也導致價格基調走軟。

相比之下,玉米出口價格環比小幅上漲。在烏克蘭和其他地區仍面臨物流挑戰的情況下,不斷走高的購買意願(尤其是來自中國的購買意願)為玉米價格提供了一定支撐,但阿根廷和巴西進入收穫季部分抵消了漲幅。

其他粗糧方面,3月份世界大麥價格下跌,高粱價格上漲。此外,糧農組織大米價格指數本月下降1.7%,主要反映出全球進口需求低迷。

聯合國糧農組織:3月全球小麥大米價格下跌 玉米價格上漲 - 天天要聞

聯合國糧農組織:3月全球小麥大米價格下跌 玉米價格上漲 - 天天要聞

糧農組織植物油價格指數3月平均為130.6點,環比上漲8.0 %,創一年以來的高點。

價格大幅回升反映了棕櫚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報價的漲幅。3月,國際棕櫚油價格繼續上漲,原因是主產國出現季節性產量下降,而東南亞的國內需求強勁。與此同時,世界大豆油價格從多年低點反彈,主要是受到生物燃料部門持續強勁需求的支撐,特別是在美國和巴西。同樣,由於全球進口需求上升,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價格在3月份回升。此外,原油價格的上漲也推動了植物油報價的上漲。

2023/24年度全球穀物供應保持充足;全球價格下跌影響2024年的小麥種植,但總體有利的天氣條件支撐生產前景積極向好

聯合國糧農組織2023/24年度全球穀物產量最新預報數環比小幅上調至28.41億噸,與上一年相比增長1.1%(3200萬噸)。

本月新的調整主要源於全球玉米及小麥產量預測的上調,其中歐盟最新的官方數據調高了玉米產量預測,而阿根廷和澳大利亞近期的官方數據則顯示小麥收成略高於早前預期。同樣,由於部分國家小幅上調了大米的產量前景,糧農組織將2023/24年度全球大米產量最新預報數調高至5.264億噸(以碾米計),年產量增長約為0.5%,與2021/22年度的創紀錄收成相當。其中,亞洲大米作物收成預期良好,非洲和美國的產量預計也將增加。

2023/24年度世界穀物消費量預報數為28.28億噸,環比上調460萬噸,較2022/23年度水平高出3640萬噸(1.3%)。

其中,受阿根廷小麥飼料用量及英國其他用量增長預期的推動,2023/24年度全球小麥消費量預測環比上調210萬噸,至7.95億噸,比2022/23年度水平高出2.0%。2023/24年度全球粗糧消費量的預測本月也上調了250萬噸,反映出玉米(特別是墨西哥)和大麥(主要在中國和摩洛哥)飼料用量的增長預期。上調後,2023/24年度全球粗糧消費量最新預報數為15.09億噸,較2022/23年度水平增長1.5%。2023/24年度世界大米消費量的最新預報數仍為5.237億噸,較上一年減少110萬噸,原因是非食用消費量的調減預計將完全抵消人口增長帶來的食用消費增量。

糧農組織2024年度季末世界穀物庫存量最新預報數環比下調270萬噸,至8.94億噸,但較期初水平仍增長2.3%。

根據最新預測,2023/24年度全球穀物庫存量與消費量之比將達到31.0%的寬鬆水平,與2022/23年度的30.9%基本持平。全球小麥庫存量預報數環比下調100萬噸,至3.18億噸,較期初水平的預期降幅擴大至2.0%,本月的向下修正主要源自俄羅斯考慮到出口預測的增長下調了庫存預期。全球粗糧庫存量最新預報數為3.77億噸,較期初水平增長6.7%,但本月環比下調了210萬噸,原因包括以阿根廷、歐盟和墨西哥為主的玉米庫存量的下調以及以澳大利亞為主的大麥庫存量的下調。2023/24銷售年度季末世界大米庫存量的最新預測為1.991億噸,略高於3月的數字,主要原因是印尼上調了庫存預測。

聯合國糧農組織:3月全球小麥大米價格下跌 玉米價格上漲 - 天天要聞

2023/24年度全球穀物貿易量最新預報數環比上調190萬噸,至4.85億噸,預計將比2022/23年度水平增加800萬噸(1.7%)。

2023/24年度全球小麥貿易量預測上調了120萬噸,反映出俄羅斯出口量增加以及歐盟、泰國和英國進口需求增長的預期。儘管如此,預計2023/24年度全球小麥貿易量仍將比2022/23年度減少0.7%,為1.99億噸。世界粗糧貿易量最新預報數為2.35億噸,環比上調80萬噸,較2022/23年度水平高出5.0%。本月的調整主要源於澳大利亞大麥出口預測的上調以及中國和摩洛哥為滿足國內飼料需求而上調大麥進口量,這提振了本月對2023/24年度全球大麥貿易量的最新預測,進一步拉開了較上一年度的漲幅。

而糧農組織對2023/24年度全球玉米貿易量的預測總體保持不變,原因是歐盟對玉米進口預測的下調被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和英國採購量的增長預期所抵消。

2024年(1月-12月)國際大米貿易量最新預報數為5130萬噸,預計年度貿易量將連續第二年出現收縮,原因是除歐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區域外,所有其他區域的採購量預計都將減少。

2024年作物展望:

展望2024年,糧農組織對全球小麥產量的預測較上月略有下調,至7.96億噸,但較2023年仍將有1%的漲幅。最新的調整反映了歐盟和英國小麥產量預期的小幅下調,降水過多阻礙了這兩個地區的小麥播種,而局部乾旱正在影響歐盟南部和東部的種植區。

在美國,儘管價格導致種植面積下降,但單產和收穫面積的預期增長加上總體有利的天氣條件預計將推高2024年小麥總產量。


加拿大,主季春小麥的種植即將在5月啟動,但早期預測顯示微薄的利潤將導致種植面積出現收縮。不過,回歸正常趨勢的單產預計能夠將加拿大2024年小麥產量推高至五年平均線以上。


烏克蘭的形勢較上月並未好轉,戰爭仍然嚴重影響着農業生產與產量前景。


在俄羅斯,小麥作物在總體溫和的天氣條件中長勢良好,預計2024年小麥產量將高於平均水平,儘管同比有所下降。


在亞洲,有利的天氣條件提振了印度巴基斯坦的產量前景,加上有利可圖的價格帶動了小麥種植,因此2024年小麥很可能獲得豐收。


近東亞洲國家,充足的降雨不僅有利於作物生長,還補充了灌溉用水供應,預示着2024年小麥產量前景積極向好,5月即將開始作物的收穫。


相比之下,北非地區繼去年產量欠佳之後,今年又逢降水嚴重不足和高溫,預計2024年小麥作物單產前景仍不容樂觀。

至於2024年的粗糧作物,北半球國家的播種即將啟動,而赤道以南的早播作物已經收穫。在巴西,玉米總種植面積預計同比有所下降,加上主產區受不利天氣條件影響,預計2024年玉米產量將有所減少,但仍高於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在阿根廷,較為理想的降雨條件預計將推動玉米產量高於2023年受乾旱影響的收成水平。在南非,降水量持續處於低位和高溫因素導致產量前景下調,預計2024年玉米收成將低於前五年的平均水平。鄰國的天氣條件相對乾燥炎熱,影響了單產前景,預計2024年整個南部非洲的收成都會減少。

來源: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中華糧網綜合整理。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濰坊發佈公告,涉及以舊換新! - 天天要聞

濰坊發佈公告,涉及以舊換新!

關於徵集2025年濰坊市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活動參與商家的公告根據《山東省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補貼實施方案》(魯民函〔2025〕7號)和《山東省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方案》(魯發改環資〔2025〕170號)等文件要求,我市擬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補貼工作,現組...
曾經的中國家居首富車建新 - 天天要聞

曾經的中國家居首富車建新

5月13日晚上,紅星美凱龍(2.880, -0.07, -2.37%)公告稱,公司董事兼總經理車建興(即車建新)於近日收到雲南省監察委員會電話通知,對其立案調查並實施留置措施。
騰訊音樂Q1凈利暴增201%引關注 股價漲超12% - 天天要聞

騰訊音樂Q1凈利暴增201%引關注 股價漲超12%

財聯社5月14日訊(編輯 胡家榮)港股影視娛樂股今日表現活躍,多隻個股漲幅顯著。截至發稿,樂華娛樂(02306.HK)漲17.24%、騰訊音樂-SW(01698.HK)漲12.20%,網易雲音樂(09899.HK)漲8.57%。註:影視娛樂股的表現騰訊音樂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201.8%騰訊音樂-SW(01698.HK)最新財報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
央行重磅降准降息後,有的債券基金怎麼還跌了? - 天天要聞

央行重磅降准降息後,有的債券基金怎麼還跌了?

近日,央行宣布降准降息後,債券市場迎來一波調整,有些債券基金不漲反跌。降准釋放了大量市場流動性,降息則帶動了銀行間資金利率進一步「下台階」。雙降後,債市為何會「碎蛋」?從5月7日至今的市場表現來看,短端利率在雙降落地後更為受益,反觀長端利率(比如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呈現出先下行後回升的態勢(即債券價格...
美股科技股普漲,納指100相關ETF早盤漲超2% - 天天要聞

美股科技股普漲,納指100相關ETF早盤漲超2%

每經記者:葉峰 每經編輯:肖芮冬美股三大指數周二收盤漲跌不一,科技股普漲,納指漲1.61%,標普500指數漲0.72%,道指跌0.64%。其中,標普500指數年內轉漲。受盤面影響,納指100相關ETF早盤集體漲超2%。
港股科技修復「對等關稅」以來失地,後續還有多少催化? - 天天要聞

港股科技修復「對等關稅」以來失地,後續還有多少催化?

港股早盤反彈,京東系大漲,京東健康漲超7%,京東集團-SW漲超4%,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團-W等港股科技龍頭均漲超1%。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隨上漲。消息面上,京東集團發佈2025年一季度業績,收入、利潤雙雙超出預期。具體來看,一季度,京東集團收入為3011億元人民幣,遠超市場預期2894.4億元,同比增長15.8%...
新秀麗今年前三個月銷售凈額同比降7.3%!公司股價跌超8% - 天天要聞

新秀麗今年前三個月銷售凈額同比降7.3%!公司股價跌超8%

每經編輯:杜宇5月13日,新秀麗(HK01910)發佈公告,披露截至2025年3月31日三個月的財務業績。公司在此期間的銷售凈額為7.97億美元,相較於2024年同期的8.6億美元下降了7.3%(按不變匯率基準計算則下降4.5%)。毛利為4.73億美元,毛利率為59.4%,較上年同期的60.4%有所下降,主要是由於銷售凈額組合的變化,特別是利潤率較...
二代接班,企業轉型,40年後,賣紐扣皮鞋小電器起家的「溫州模式」還靈嗎? - 天天要聞

二代接班,企業轉型,40年後,賣紐扣皮鞋小電器起家的「溫州模式」還靈嗎?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報》頭版頭條刊登報道《溫州三十三萬人從事家庭工業》,並配發評論員文章《溫州的啟示》。「溫州模式」的提法,首次見諸報端。這是公認的「溫州模式」第一聲。此後3年,先後有約60萬人到溫州參觀考察,1986年更是被稱作「溫州年」。當年的溫州,轟轟烈烈,好不風光。溫州媒體曾有過統計:40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