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3月以來,多艘國際郵輪停泊我國大連、福建、上海、天津等碼頭,郵輪出遊人群絡繹不絕,消費活力盡顯。

在大連國際郵輪碼頭,一艘始發自美國的國際郵輪緩緩靠泊。來自47個國家的2000多名旅客和船員將開啟他們在中國的旅行,這也標誌着大連港國際郵輪業務正式恢復。

在福建廈門,國際郵輪也開啟了2024年「新航季」,搭載着1600多名旅客的國際郵輪「地中海」號在廈門靠泊搭載2000多名旅客前往日本。

在天津,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荷蘭等30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名外國遊客搭乘「翠德丹」號郵輪開啟中國之旅。這個月,天津國際郵輪母港還將陸續迎來「奧德賽」號、「銀影」號、「如德丹」號、「海洋旋律」號等多艘郵輪。

據了解,2024年以來,深圳蛇口郵輪母港共計進出港郵輪艘次22艘,進出港旅客8492人次。春運期間,15個航次國際郵輪從海南三亞始發出境。2月下旬,上海郵輪口岸先後迎來4艘國際郵輪,預計2024年全年上海郵輪口岸出入境郵輪將達380餘艘次。為實現大型郵輪安全率、準點率「兩個百分百」,交通部門提前做好準備和預案,制定大型郵輪保障「一船一策」。新聞觀察:市場加速復蘇郵輪經濟春來早
3月以來,多艘國際郵輪停泊中國大連、福建、上海、天津等碼頭,國際郵輪2024年「新航季」高頻開啟。日漸火熱加快復蘇的郵輪經濟廣受關注,不少大型國際郵輪公司加快重新布局中國市場的步伐。分析指出。郵輪經濟產業鏈長、帶動性強,熱動的郵輪旅遊帶動了相關產業鏈協同發展,對擴大內需、釋放消費潛力、培育發展動能、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意義重大。 「翠德丹」號郵輪分別停靠遼寧大連和天津3月上旬,美國荷美郵輪公司「翠德丹」號郵輪分別停靠遼寧大連和天津,來自47個國家的2000多名旅客和船員暢遊中國。郵輪旅遊需求集中釋放郵輪出遊再現熱潮

自2023年中國全面恢復國際郵輪運輸以來,郵輪旅遊需求集中釋放。2024年,國際郵輪迴歸中國母港運營步伐加快。3月16日,全球最大家族郵輪企業MSC地中海郵輪旗下的「MSC榮耀」號在上海開啟中國大陸母港首航,皇家加勒比旗下的「海洋光譜」號4月26日將在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開啟母港商業運營。政策發力市場復蘇郵輪經濟發展提速

郵輪經濟被稱為「水上黃金產業」。從2006年中國郵輪業開啟母港市場開始,實現高速發展。專家表示,郵輪經濟加快復蘇,主要是因為政策支持、市場恢復速度快、文旅消費增長及全球出入境旅遊市場改善等原因。郵輪市場規模的增長預期將有利於提升消費者的旅遊體驗,也將為製造、服務等多個行業帶來新的商機。中國郵輪經濟將進入第二個黃金髮展十年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遊艇分會常務副會長鄭煒航表示,中國郵輪經濟正從單純的旅遊接待向郵輪全產業鏈供應鏈發展,隨着本土郵輪不斷增多和國際郵輪迴歸中國市場,中國的郵輪旅遊產品將更加豐富,中國郵輪經濟將進入第二個黃金髮展十年。
(來源:央視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