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A股可謂是走出了一枝獨秀行情。
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數悉數下跌,而亞洲股市3月11日幾乎全線盡墨,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等股市收盤全部下跌,尤其是日經225指數,收盤大跌2.19%。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A股、港股全線大漲,尤其是在寧德時代飆漲的帶動下,A股創業板指數大漲4.6%,氣勢如虹。
我們必須要承認的一個事實是,放眼全球範圍內,當前被嚴重的資產就是中國股市了,當然了,這包括A股和港股,兩個市場在過去3年來,下跌幅度之大、跌的時間之長,在全球範圍內都是罕見的。
而現在,正處於價值回歸期。
儘管如此,從全球投資者的關注度來看,美股、印度股市,彷彿仍是香餑餑,而日本散戶已經開始對日本股市「恐高」了,但轉而押注A股的聲音很難聽到。
美股市場上,最大的泡沫仍在膨脹,比特幣不斷刷新歷史新高,就像投資者看待美股一樣,已經沒有人敢看空加密貨幣了。比特幣2024年來的本輪上漲,跟1月份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准現貨比特幣ETF有關。自此,再也無人敢揭穿皇帝的新裝了。
之所以將全球股市和加密貨幣的上漲拿來討論,意在說明一個問題,全球市場,無論是有價值的資產還是無價值的資產,都在被市場推高。
A股與港股,是碩果僅存的被嚴重低估的市場,這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資產將可能保持一枝獨秀的重要原因。
3月11日,A股大漲的原因,或許絕大多數人認為跟寧德時代暴漲有關,摩根斯坦利「超配」寧德時代,股價就一定大漲了?
要知道,在過去幾個月以來,看多的研究報告多了去了,也未見如此大漲。
即便認定這是造成A股大漲的理由,那麼,閣下如何解釋港股同樣也出現大漲呢?
3月11日,恒生指數上漲1.43%,恒生科技指數大漲2.86%,港股的上漲,其實跟寧德時代的關係並不大。
中國資產之所以大漲、一枝獨秀,跟信心恢復有關。
3月9日,周六,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月份的關鍵數據,全國CPI環比上漲1.0%,漲幅比上月擴大0.7個百分點,同比由上月下降0.8%轉上漲0.7%。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為2022年2月以來最高漲幅。
CPI數據由負轉正,並且幅度很大,顯示出消費信心的強勁恢復。
閑閑財經注意到,很多觀察者將2月份CPI大幅恢復歸咎於春節因素,需要指出的是,1月份同比大幅下滑,難道沒有年底翹尾因素影響嗎?
所以,用春節因素來推斷2月份CPI大幅反彈,顯然不夠客觀的。
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必須要承認的一個事實是,2月6日後,A股展開了大逆轉行情,並且本輪行情一直持續到現在。要知道,過去一年來,A股幾乎沒有像樣的反彈,而CPI數據一直表現低迷,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來,「通縮」的質疑聲此起彼伏。
那麼,我們就繼續問了,到底數據跟着股市走,還是股市跟着數據走?
很顯然,當市場低迷的時候,數據與股市會互相影響,這就像一個人的情緒一樣,一旦抑鬱就會持續抑鬱下去,除非有一天突然精神煥發。
而現在的A股,終於在跌到了臨界點後來了個起跳,進而影響到了關鍵數據。這就是救市的意義所在,當信心回來的時候,一切都開始順利了。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中國資產將繼續保持堅挺,並且有望在全球範圍內一枝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