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 紮實做好「五篇大文章」

2024年03月09日01:15:24 財經 1224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謝瑋 | 全國兩會報道

去年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這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五篇大文章」首次被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列入貨幣政策工作之下。

會內會外同頻共振,線上線下凝聚共識。《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注意到,今年全國兩會,錨定建設金融強國目標,紮實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成為代表委員和專家學者們熱議的焦點之一。

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的金融工作指明了哪些方向?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有哪些重要抓手?金融工作者應如何為實現金融強國這一宏偉目標「添磚加瓦」?

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 紮實做好「五篇大文章」 - 天天要聞

紮實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去年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要着力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

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貨幣政策將從哪些方面發力?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示,當前國內外形勢依然複雜多變,需要發揮政策合力,加大宏觀調控政策力度。

中國貨幣政策工具箱依然豐富,貨幣政策仍有足夠空間。」潘功勝表示,在貨幣政策的調控中,將更加註重平衡好短期與長期、穩增長與防風險、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關係,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着力提振信心、穩定預期、穩定物價,為經濟運行發展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主要有幾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在總量上保持合理增長;二是在價格上繼續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三是在結構上更加註重提升效能;四是匯率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潘功勝表示,人民銀行將以做好「五篇大文章」為重點,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持續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科技創新再貸款、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一系列金融政策紅利不斷釋放,顯著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激活新質生產力創新動能,金融大有可為。」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創新是一個從0到1、從無到有的過程,具有周期長、不確定性大、失敗率高的特點。從金融角度看,激勵創新需要容忍失敗的文化氛圍,需要嶄新的創投組織形式,需要正確的人力資源政策,需要由「不太積極」的二級市場、健康開放的資本市場和穩定的宏觀政策導向組成的一整套「組合拳」。

他認為,應從政策供給端營造穩定、連續、精準的投融資生態。引導對科創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資本支持,提振科創行業整體信心,進一步激活創新市場活力,營造企業更有獲得感的投資服務環境,引導長期資金流向小微創新企業。

「金融高質量發展要處理好與實體經濟、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和金融監管之間的關係,實現『四合一』的一體化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說。

楊成長建議,要加快構建金融高質量發展指標和評價體系。金融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要着力於推動金融機構轉變發展理念,要落實在提升金融業服務質效上。金融機構要更多從實體企業的需求出發進行業務創新,推進融資金融向風險金融轉變;要主動將公司戰略融入國家戰略大局,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挖掘新機遇。

出新招硬招實招,做細做實「五篇大文章」

對金融業而言,做好「五篇大文章」是必須答好的時代命題,是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更是金融業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兩會期間,與會代表委員圍繞做細做實「五篇大文章」暢所欲言——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銀行董事長黃毅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圍繞做好「五篇大文章」,四川天府銀行將堅守「服務中小」的市場定位,依託數字化轉型深化特色化、專業化發展路徑,結合區域資源稟賦和產業政策導向,重點聚焦科技、高端製造、醫療健康、消費養老、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垂直領域進行深耕,持續優化資源配置、創新金融服務產品,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貢獻力量。

「作為一家數字原生銀行,微眾銀行始終重視科技能力建設,將科技作為驅動業務發展的核心引擎和堅實底座,並自成立以來始終保持高水平的科技投入,歷年IT投入占營收比重超過9%。」微眾銀行行長李南青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集團董事長白濤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去年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將數字金融作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這要求金融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提高金融服務便利性和競爭力。保險業應持續實施數字化轉型,依託數據和技術優勢構建數字金融生態,為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守護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支撐。

「數字金融是一個生態系統,單靠金融機構自身積累很難取得根本性突破,迫切需要監管以及社會各界同題共答、同向發力。」白濤建議,應建立健全公共數據集中開放共享等法律法規,明確數據合規流轉實施細則,支持金融機構運用大數據進行產品服務創新。同時,完善數字金融監管體系與監督評估機制,加快研發基於數字技術的監管工具和監管平台,對大模型算法、應用場景等加強監控和防範。

養老金融不僅是「五篇大文章」中的重要篇章,更是構成我國養老體系第三支柱的關鍵要素。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這意味着個人養老金將正式在全國鋪開。

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太保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看來,在中國當前的老齡化社會背景下,推動年輕人群積極配置個人養老金顯得尤為重要。

為此,周燕芳提出幾點建議:一是加強個人養老金的宣傳,推廣養老金融知識,提升年輕人參與積極性;二是加大稅收激勵、差異化設計,引導長期參與;三是針對年輕人差異化設計產品,提升個人養老金吸引力和靈活度;四是優化服務流程,降低個人養老金的選擇門檻。

從嚴加強金融監管,提高金融風險防控能力

強大的金融監管是金融強國的關鍵核心金融要素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健全風險防控長效機制」中強調,要「健全金融監管體制,提高金融風險防控能力」。

在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局長王俊壽看來,金融本身是經營風險的行業,防控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風險體現在兩個層面:一種是市場內生的、天然的風險,對此要尊重市場規律,最大限度做好對沖和緩釋;另一種是外在的、人為的、多有風腐一體特徵的風險,更應予以防範處置。

針對防控金融風險,王俊壽認為,必須對症下藥、多管齊下、綜合施治,至少涉及三個層面、六大責任的落實。第一層面,股東、高管責任是「內環」;第二層面,機構、行業責任是「中環」;第三層面,監管部門、地方政府責任是「外環」。

「通過落實屬地責任、兜底責任,強化『五大監管』,織密兜牢風險防控的安全網。」王俊壽直言,過去一段時期,金融監管部門與地方政府間條塊化監管協作不足,存在監管盲區,「防火」不夠有效,「滅火」過於冗長,風險處置耗費大量資源。

為此,王俊壽提出三項建議:一是落實好體制,加快形成適應金融強國建設需要的監管體制。二是健全好機制,穩預期、樹信心、促合規。具體而言,健全監管全覆蓋機制,健全行業自律機制,健全對第三方機構監管機制,健全消保機制。三是完善好法制,填補空白,減少掣肘,提升實效。圍繞「管住金融事、管好金融人、管到關鍵處」的立法意圖,「於法周延,於事簡便」,及時推進法律法規「立改釋」。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證監會主席吳清說,中國資本市場監管將突出「強」「嚴」二字。

他解釋稱,「強」就是要強本強基。要從法律上、制度上、監管執法和司法上進一步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增強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和信任,吸引更多投資者特別是中長期資金參與市場。同時,也必須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讓企業更好發揮主體作用,提升投資價值。

「關於『嚴』,就是嚴監嚴管,就是依法從嚴監管市場,依紀從嚴管理隊伍。」吳清說,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實現監管全覆蓋,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證監會要認真對標對錶,針對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等各領域、各主體、各環節,全面檢視並加快補齊監管存在的短板弱項。將瞪大眼睛,對問題機構、問題企業強化早期糾正,對各類風險及早處置,對各種違法違規行為露頭就打,對重點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要重點嚴打,特別是一些觸碰底線的,比如造假欺詐、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都要嚴厲打擊。在隊伍管理上,證監會將刀刃向內,嚴抓嚴管,真正在政治上、專業上、作風上、廉潔上過得硬,打造一支監管鐵軍。

責編:楊琳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假裝蘋果可以一夜之間離開中國,這是神話!印度還差得遠 - 天天要聞

假裝蘋果可以一夜之間離開中國,這是神話!印度還差得遠

就連華爾街最看空蘋果的人也表示,將生產轉移到印度的計劃是不現實的。為什麼?因為製造業不僅僅關乎勞動力成本,還關乎基礎設施、人才和供應鏈深度。讓我們比較一下中國和印度。首先,效率和規模。中國的製造業生態系統領先幾十年。深圳可以在24小時內生產
「汽車城」長春重點項目建設不停歇 產業「生態圈」加速構建 - 天天要聞

「汽車城」長春重點項目建設不停歇 產業「生態圈」加速構建

「五一」期間,位於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長春汽開區」)的乙四路道路建設項目正在加快施工,力爭在5月底完工。這條道路紅線寬度40米,建成後能夠全面滿足一汽新能源動力總成事業部產能釋放需求。 不遠處,長春凱源汽車部件項目也在加速建設中。該項目將打造集現代化製造、智能化倉儲於一體的現代產業集約中心,計劃...
伯克希爾董事會投票決定:阿貝爾明年1月1日起出任CEO,巴菲特繼續擔任董事長 - 天天要聞

伯克希爾董事會投票決定:阿貝爾明年1月1日起出任CEO,巴菲特繼續擔任董事長

沃倫·巴菲特(資料圖,視覺中國)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卸任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CEO後,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當地時間5月5日,伯克希爾·哈撒韋發佈新聞稿稱,董事會於5月4日投票決定,自2026年1月1日起任命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為首席執行官(CEO),沃倫·巴菲特將繼續擔任董..
五一消費熱觀察|單場3.3萬觀眾引爆30%消費增長!「全城熱演」改寫成都文旅消費版圖 - 天天要聞

五一消費熱觀察|單場3.3萬觀眾引爆30%消費增長!「全城熱演」改寫成都文旅消費版圖

演唱會一票難求、音樂節人潮湧動、藝術展日均客流破萬……「五一」假期,成都的演唱會、音樂節、藝術展覽等展演經濟全面開花,帶動餐飲、住宿、商圈消費全線飄紅。相關數據顯示,「五一」前夕,成都位列全國「五一」音樂節熱門城市Top3,音樂節舉辦場所之一的魯家灘濕地公園附近的酒店搜索量上漲超500%。演唱會經濟同樣亮眼...
高盛重申對黃金「結構性看漲」觀點,白銀註定陪跑 - 天天要聞

高盛重申對黃金「結構性看漲」觀點,白銀註定陪跑

財聯社5月5日訊(編輯 趙昊)高盛在周一(5月5日)發佈的報告中表示,由於各國央行對黃金的強勁需求,從結構上拉高了金銀比價,黃金將繼續跑贏白銀。換句話來說,高盛預計白銀難以趕上當前黃金的上漲行情。金銀比是衡量買一盎司黃金所需白銀數量的指標,目前約為102。縱向對比來看,一年前這個比例大約是84.7。高盛解釋道:...
假期七大消息,明天誰領漲? - 天天要聞

假期七大消息,明天誰領漲?

這個節日終於要結束了,A股明天就要開盤迎客,你激不激動?主要原因就是外圍股市普遍大漲,港股上周五提前復盤也是大漲,A股明天會大漲嗎?現在重點還是要看今天的港股和晚間的美股,只要不出現特殊的意外,明天的紅包應該是穩了!
華電能源2024年扭虧為盈,扣非凈利潤仍陷虧損泥潭 - 天天要聞

華電能源2024年扭虧為盈,扣非凈利潤仍陷虧損泥潭

2025年5月5日,華電能源發佈2024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81.51億元,同比下降3.68%;歸屬凈利潤1.66億元,同比增長281.93%,成功扭虧為盈。然而,扣非凈利潤仍為-1.497億元,儘管同比增長69.92%,但虧損問題依然嚴峻。華電能源作為一家以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為主的企業,近年來在能源保供、提質增效和...
國脈科技2024年凈利潤飆升61.41%,但毛利潤下滑引關注 - 天天要聞

國脈科技2024年凈利潤飆升61.41%,但毛利潤下滑引關注

2025年5月4日,國脈科技發佈了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49億元,同比增長3.15%;歸屬凈利潤1.69億元,同比增長61.41%,創歷史新高。然而,毛利潤從2023年的2.52億元下降至2.17億元,顯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儘管凈利潤表現亮眼,但毛利潤的下滑值得警惕。凈利潤創新高,但毛利潤下滑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