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為3.45%,維持不變,5年期以上LPR為3.95%,較上月下調25個基點。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當前宏觀經濟恢復勢頭並不穩固、經營主體信心和預期較弱的情況下,春節之後第一期LPR大幅下降傳遞出貨幣政策加碼穩增長、促發展的明確信號,進一步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進而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和預期,助力2024年經濟實現良好開局和持續回升。

史上最大降幅
從歷史上的調整來說,中國共有8次五年期LPR的下調,但過去下調幅度一般都在5—15個基點。而此次一次性下調了25個基點,屬於歷史上降息幅度最大的一次。
「5年期以上LPR是個人住房貸款和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的主要定價基準。」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研究員陸利平在接受《中國報道》記者採訪時說,5年期以上LPR迎史上最大降幅,將降低中長期貸款利率,降低融資成本,從而有利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有利於刺激企業的長期投資。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5年期以上LPR大幅度、超預期下降,傳遞出提振居民住房消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的強烈信號。5年期以上LPR下降之後,居民房貸利息支出將減少,有助於提振居民住房消費的意願和能力。對存量房貸而言,房貸利率將在重定價日之後進行調整;對新增房貸而言,預計多數銀行將在本次LPR基礎上保持加點不變,進而降低新增房貸實際利率。
非對稱下調
此次LPR調整屬於非對稱下調。
根據Wind統計,歷史上,央行共有13次不對稱降息。在2019年8月LPR報價機制改革前,央行共有4次非對稱下調存貸款利率,分別發生在2002年、2008年、2012年、2014年。其中,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的下調幅度低於存款基準利率6個基點至27個基點;2019年8月以來,央行累計共有9次非對稱下調LPR報價,其中,2022年5月、8月,5年期以上LPR下調幅度分別超過1年期15個基點、10個基點,均低於此次非對稱降息。
「本次不同期限利率非對稱下調,表明政策希望發揮作用的對象有所側重。」陸利平指出,此次調整專門針對的是長期貸款需求,旨在定向提升房地產市場和企業投資需求,是有目的性的調整。
人民銀行公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社會融資成本穩中有降,12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75%,較上年同期低0.22個百分點。在這種情況下,本次1年期LPR保持不變與本月MFL利率未變保持一致,具有合理性,有助於緩解銀行息差下降壓力,同時為5年期以上LPR下降創造更大的空間。本次非對稱下降之後,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之間的期限利差縮小,還有助於減少貸款「化長為短」、期限錯配等現象。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楊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本次非對稱降息,反映出貨幣政策配合經濟平穩開局的政策意圖。春節假日過後,從資金供給端開展工作,通過降低貸款利息,降低融資成本,配合2024年經濟平穩開局。
仍有下行空間
從內外部環境看,隨着美國加息周期即將結束、中美貨幣政策周期差收斂以及我國物價水平仍處於較低水平,2024年我國貨幣政策加大實施的空間仍然較大。
「此次一次性下調了25個基點,屬於歷史上降息幅度最大的一次,但遠遠沒有達到政策期待,後續還有很大的降息空間。預計下一階段,央行將繼續降低MLF利率等政策利率,引導銀行降低存款利率,推動LPR有序下行,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尤其是在美國降息的可能性大背景之下,未來降息幅度可能更大。」陸利平說。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展望下階段,預計我國通脹水平會溫和回升,實際利率還有下行空間。目前保持較低的利率水平,有助於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未來貨幣政策應對各種衝擊和挑戰也仍有空間。
董希淼預計,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降低政策利率,引導銀行降低存款利率,推動LPR持續下行,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為經濟加快恢復和持續回升創造更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撰文:《中國報道》記者 張利娟
圖片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