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李宣璋 每經編輯:陳旭
1月17日,國新辦舉行2023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發佈會上介紹全年消費情況時表示,2023年我國市場銷售較快恢復,服務消費快速增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1495億元,比上年增長7.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07490億元,增長7.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4005億元,增長8.0%。
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418605億元,增長5.8%;餐飲收入52890億元,增長20.4%。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穩定增長,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2.9%、5.2%。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3.3%、11.2%、7.0%。
全國網上零售額154264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30174億元,增長8.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7.6%。2023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4%,環比增長0.42%。全年服務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0.0%。
如何評價2023年消費的整體表現?支撐消費回穩向好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新消費亮點?圍繞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對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進行了專訪。
盤和林 圖片來源:受訪者
2023年消費整體表現穩中有進
nbd:2023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7.2%,增速表現優於2022年,對此您如何解讀?
盤和林:數據表明我國消費市場正在穩步恢復,並且表現出了比2022年更好的增長態勢,這與一系列因素有關。
例如在疫情防控轉段之後,人們更願意外出消費,消費瓶頸得以解除;再比如各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政策措施,例如發放消費券、減稅降費等,對促進消費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隨着經濟形勢的好轉,居民收入水平也有所提高,這為消費市場的增長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另外,2023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較前月有所回落,意味着2024年促進消費的壓力依然比較大,未來刺激內需的政策依然不能停。
2023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4%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nbd:從2023年全年來看,您如何評價消費的整體表現?
盤和林:全年消費在波動中恢復,在不確定中前行,達到了能夠達到的最好結果。
由於受到國內外多種因素如美聯儲加息、區域局勢、逆全球化等影響,2023年我國消費市場也出現了一些波動,但總體來說,消費市場仍然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中國經濟也通過拉動內需穩定了經濟基本盤,尤其是對沖了房地產下行帶來的預期減弱風險。消費為中國經濟穩定作出了卓越貢獻。所以,我認為2023年消費整體表現是穩中有進,是有進步的。
nbd:2023年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這是受到哪些因素的推動?
盤和林:在消費市場中,升級類商品的銷售表現出了較快的增長態勢,這與消費者對於品質生活和體驗的需求增加有關,是消費升級的表現。同時,各級政府對於高端製造業、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支持也優化了消費市場的供給能力,很多消費品實現了品類替代,比如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從而帶動了龐大的市場需求。
未來,隨着消費者對於品質生活的需求持續增加,升級類商品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當然,消費者可能更加喜歡加量不加價,也就是升級類消費品升級了功能的同時並沒有提高太多成本,這意味着企業要通過創新來給予消費者更好的體驗。
新型消費業態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nbd:在您看來,支撐消費回穩向好的原因是什麼?
盤和林:首先,隨着經濟形勢的好轉,居民收入水平逐漸提高,這為消費市場的增長提供了基礎。
其次,各級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政策措施,例如發放消費券、減稅降費等,這些措施對於促進消費起到了積極作用。
第三,電商、互聯網等新型消費業態的發展,讓消費市場的銷售渠道得到進一步拓展。
最後,消費市場比如旅遊市場通過社交媒體形成聚集效應,另外,口碑傳播模式的改變也為消費市場帶來新氣象。
nbd:近年來,新型消費業態不斷湧現,您認為當前國內消費市場有哪些新亮點,今後趨勢如何?
盤和林:當前新型消費業態不斷湧現,例如電商、帶貨直播、體驗分享、用戶生成內容(ugc)傳播等,消費市場結合人工智能(ai)、虛擬現實等技術,給用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體驗。
新型消費業態具有便利、快捷、個性定製等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愛。未來,隨着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新型消費業態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而消費市場和互聯網等傳媒的結合也會更加深入。
nbd:2024年開年以來,多個地方旅遊消費火熱,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今年的消費市場有望呈現哪些新的特點?
盤和林:開年以來,旅遊消費市場表現出火熱的態勢。這一方面是因為地方政府對於旅遊業發展給予大力支持,比如通過ugc來傳播旅遊地特色,把握傳播規律,利用自媒體等傳播媒介,並優化本地旅遊環境;另一方面也是消費者有着巨大的出行需求,想要擁有不一樣的消費體驗。
我認為2024年旅遊消費有個特點,就是遊客會高度關注性價比,各地在打造旅遊消費品牌的同時,紛紛強調誠信經營,這本質上也是為遊客省錢,各地發展文旅並非單單為了拉動旅遊經濟,還想要用旅遊經濟為跳板改變一些固有的印象,從而在招商引資等方面實現更大的突破。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