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需求。長治是全國首批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示範區,減少工業固廢排放,推進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勢在必行。
一、長治市資源綜合政策分析
資源綜合是長治市重點打造的十條產業鏈之一。長治市資源綜合利用產業以固廢協同處置、資源循環利用為重點,擴大新產品品種範圍,提升利用率和附加值。近年來,長治市積極探索固廢產業發展新路徑,培育打造更多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支點,推動出台《長治市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方案》《長治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長治市重點產業鏈及產業鏈鏈長工作機制實施方案》等政策。政策指出,長治市將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築垃圾的資源化再利用;重點開發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大摻量高附加值利用、廢舊車用動力電池及舊電池回收處理和利用、汽車部件及機電產品再製造技術等;努力建設新型現代化資源高效開發利用示範區,推動優質資源的規模集約開發和節約利用。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長治市資源綜合產業現狀分析
(一)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營收
依託國家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的優勢,長治高位推動固廢綜合利用產業集聚、集群發展。2022年,長治市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實現營業收入385.4億元,同比增長97.3%,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增長4.8個百分點。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長治市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營業收入將增至750億元。
數據來源:長治市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
長治市不斷突破新技術新工藝,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加速,形成了煤焦化、煤氣化、煤油化等煤炭高效清潔利用循環產業鏈,立足現有產業基礎,集聚新型產業鏈式發展優勢,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長治市工業資源綜合利用企業主要為煤矸石發電廠、水泥廠、攪拌站、新型牆材地磚廠、超細粉廠等。2022年,長治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62.4%。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長治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將增至73.43%。
數據來源:長治市生態環境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資源綜合產業鏈
《長治市重點產業鏈及產業鏈鏈長工作機制實施方案》指出,圍繞廢鋼「報廢汽車拆解—廢鋼(舊金屬)加工回收—清潔運輸」和「工業固廢(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礦渣等)—新型建築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特種材料製品」鏈,重點解決下游鋼企廢鋼使用率不高和工業固廢活化提質協同利用、無機非金屬材料特種應用、下游產品市場化應用。長治市資源綜合產業鏈如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空間布局
目前,長治市資源綜合產業主要分佈在潞城區、屯留區、襄垣縣,圍繞煤矸石、粉煤灰等固廢品處置,大力發展固廢綜合利用產業。同時,重點打造潞州區長北廢棄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集群、武鄉和信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集群、屯留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集群、潞城史回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集群、襄垣富陽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集群。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長治市資源綜合產業鏈重點企業分析
長治市以瑞賽格、山大固廢、山西住工、卓越水泥為鏈主,打造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
瑞賽格:瑞賽格成立於2017年。目前,瑞賽格實現了從最初年加工廢鋼40萬噸到現在年加工銷售廢鋼突破600萬噸,從單一的廢鋼加工發展成為華北地區規模最大、裝備最全、標準最高的廢鋼加工配送基地。
山大固廢:山西大學固廢綜合利用長治(襄垣)研發基地成立於2018年5月14日,是襄垣縣人民政府和山西大學聯合共建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新型研發機構,運營載體為襄垣縣生產力促進中心。目前共落地固廢綜合利用項目5個,建成投產後,預計每年可就地資源化利用工業固廢總量300萬噸,相應減少固廢排放佔地和環境污染,實現銷售收入23億元、利稅3.5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000餘人。
山西住工:山西住工成立於2020年3月,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開發、生產裝配式建築部品件的新型綠色建材企業,主要產品為高品質ALC板。山西住工依託國內知名高校建立了雄厚的技術創新體系,成立了高標準的研發中心,目前已相繼研發出了集建築結構、保溫裝飾一體化的新型裝配式牆板、建築免拆外模保溫一體板、預埋線槽機電一體化牆板、建築一體化安裝定位構件等四十幾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專用技術及產品。
卓越水泥:卓越水泥成立於2006年,一直以來着眼於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生產線投產至今,卓越水泥通過硬件設施建設與工藝操作優化,使污染物有組織排放達到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標準,無組織排放得到有效回收治理;生產廢水通過處理全部回收利用,實現零排放;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量達到近700萬噸,是山西省水泥行業同規模單線資源綜合利用量領先企業。
四、長治市資源綜合重點項目分析
據不完全統計,長治市資源綜合重點項目有17項,其中,昌灝環保、佳盛環保各2項。具體內容如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長治市資源綜合產業未來發展規劃
「十四五」時期,長治市以建設全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為契機,以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業固廢和再生資源利用為重點,着力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推動固廢利用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依託山西大學固廢綜合利用研發基地、長治市武理工工程技術研究院、清華大學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研究基地等創新平台,推廣應用發電、回填礦井、填充路基、製造新型建材等煤矸石、粉煤灰綜合利用新技術,完善提升現有固廢綜合利用產業鏈,推進工業固廢由低效低質分散利用向高效高質規模利用轉變,實現固體廢物協同處置和循環利用規模化、高值化、集約化。
加快建設固廢綜合利用信息化平台,實現固廢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鼓勵支持瑞賽格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海鷗廢棄電子產品回收、中鋼廢舊資源回收利用、長治市供銷集團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等企業做大做強,積極推進電子廢物資源化利用、廢舊金屬拆解破碎回收利用、報廢汽車拆解加工、廢橡塑再生利用等行業發展,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
完善資源綜合利用政策,優先推廣使用本地固廢綜合利用產品,培育壯大一批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骨幹示範園區和示範企業。2025年,全市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固廢綜合利用產業產值力爭達到200億元。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資源綜合利用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報告、行業白皮書、可行性研究報告、調查評估、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鏈招商圖譜、產業招商指引、項目包裝策劃、產業招商&推介會等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