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
今天,創業板受新能源拖累,跌出新低,市場整體較弱。但無論從政策面、基本面,還是匯率來看,都沒有朝不利的方向演變。
從盤面觀察看,中特估非常堅挺,形態完美,比如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中移動、交通銀行、大秦鐵路、招商公路等,都有點蓄勢待發的味道。若中特估能發動一波行情,讓市場有點賺錢效應,情緒面才可能回暖。
下圖是創業板的歷史市盈率走勢,歷史百分位是1.27%,即上市以來,只有1.27%的時間比現在估值低。
當前的估值,已經跟2012年12月和2018年10月幾乎一樣。
有人說,未來如果盈利惡化,那別看現在估值低,以後還會繼續大跌。
這話沒說錯,因為市盈率,等於股票價格除以每股盈利。
不管市盈率多低,只要分母「每股盈利」減小,哪怕股價不變,市盈率也會自動變高。相反,不管市盈率多高,只要分母「每股盈利」變大,哪怕股價不變,市盈率也會自動變小。
投資,買的是未來,市盈率只代表歷史。我們要用未來的、動態的視角看市盈率。
有時候,越是高的市盈率,越是代表市場認為它成長空間大。當然,如果對它未來的高預期落空,股價會立馬大跌,即「戴維斯雙殺」。
越是低的市盈率,越是代表市場不看好它的未來。但如果它未來有超預期的成長,股價也會大漲,即「戴維斯雙擊」。
正因如此,鄧普頓在他的投資生涯中反覆強調:所謂低估,不是說某家公司過去賺了很多錢,而現在股價很低,這個歷史數據意義不大。真正有價值的低估是股價對未來的低估。
現在看創業板的市盈率,我們用的是市盈率-TTM,即最近4個季度的真實收益計算每股收益,然後用實時股價除以每股收益。
最近4個季度是什麼情況?
去年三四季度出行都不便,今年又都在喊經濟很差,各項數據都不行。這些「差」已計入了當下估值的計算中。
你覺得未來會比近4個季度更差嗎?
如果覺得會更差,現在的刺激手段沒用,那的確該悲觀。如果認為現在已經是最差了,隨着各種刺激政策的出台,未來各項數據都將企穩,則就該樂觀起來。
這裡雖說的是創業板,實際上整個A股皆是如此。
最近我跟一些資深銷售聊天,有一些不錯的思考,順便記錄如下:
好銷售,不一定要能說會道。會說話,也不等於多說話。如果一個內容只需要10分鐘就能表達清楚,你卻要絮絮叨叨說50分鐘,那就是對客戶和自己時間的不尊重。
銷售人員最重要的是,把專業部分講清楚,這樣就算善於言辭了。至於跟客戶的閑聊,屬於非專業部分,它只算是點綴,並非必需,甚至話太多反而有害。
銷售與人打交道,說錯話做錯事是難免的。要允許表現不完美,不用玻璃心,因為銷售是個很長的過程,客戶會根據多次多種形式的溝通和接觸給你打分。一次失誤或不完美,無關大局。
初見客戶時,客戶只能看到你背後的公司實力和品牌。這是公司多年積累出來的,你可以藉助和使用,但帶不走。只有辛苦建立起個人品牌和口碑,才能走遍天下,讓客戶產生依賴。
若做成一筆業務,主要靠的是公司實力,你對公司來說,就只有苦勞,沒有功勞;若主要靠你的主觀能力,功勞就很大,前程無限。
成功的銷售,需要有較強的同理心,這是投資路上的阻礙。因為同理心太強,就會被周邊的氣氛影響到。成功的投資,需要對大部分的細節和噪音無動於衷,在關鍵時刻能逆市場觀點而動,堅持己見。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供參考~
作者:布衣書生 自媒體:複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