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請見以下鏈接:
2022年的「寒冬」,科技老闆們是如何過的?
經濟下行,通脹爆表、硅谷寒冬……過去的2022年,各大科技公司的老闆們成為了最忙碌的人,他們一面要當善人,在全球各地開工廠、建供應鏈、大筆捐款做慈善,一面又要當惡人,哥們,很抱歉的通知您,您被裁員了。
大家好,這裡是投研雙傑,這期我們總結了在過去一年那些很忙的科技公司老闆們,一起來看看。
2022年,馬斯克很忙。特斯拉德國工廠竣工投產,馬斯克又在現場跳起了舞;SpaceX一年發射近60次,每一次馬斯克都會在推特上直播發射動態,無論多晚;腦機接口,semi truck的發佈會幾乎是連軸開,晚上開發佈會,白天在tiwtter撕逼,誰再能質疑馬老闆997?要說馬斯克是2022年全球第二忙的科技公司老闆,那可能沒有人敢稱第一。
過去一年馬斯克留給這個世界的話題很多,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無疑是他斥資440億美元巨款收購推特。從偷偷吃進股票入主推特董事會,到抱着洗手盆進駐推特總部,這場耗時半年的收購大戰在經歷了諸多狗血劇情後,最終以馬斯克完成收購而告終。
但收購帶來的並非塵埃落定,而是一場暴風過境。包括CEO,CTO的5名核心高管在馬斯克掌權第一天就領到了回家的船票,一月之內馬老闆就通過隨機裁員大法幹掉了3/4以上的tiwtter員工。除了員工挨刀,用戶也別想跑,藍V漲價但服務不到位,一時間twitter上能有30個實名耶穌,100個馬斯克影分身。一通被各路觀察家群嘲的操作之後,鋼鐵俠的人設也留不住廣告商的腳步了。75%的核心廣告商紛紛暫停和tiwtter的合作。2022年雖然不如意,但馬斯克的餅畫的越來越大,據他自己公布的未來規劃ppt,twitter是要照着微信跨,但這一步絕不簡單。
除了推特大戲之外,馬斯克今年還有一個關鍵詞:戰。下和員工戰。比如和特斯拉員工拉扯幾個月的到崗之戰,被Twitter辭退員工在大樓外牆上點燈罵。上摻和到俄烏戰爭,給普京下戰書,免費提供了2萬個星鏈終端,讓烏克蘭斷電不斷網,軍隊一躍信息化。在美國國內則是一會兒怒噴蘋果,一會兒嘲諷拜登加稅,還天天給人家出最終解決方案,縱橫捭闔儼然世界領袖。
雖然他這麼忙,但產品發佈卻沒落下空,特斯拉AI day發佈擎天柱機械人,引發新一輪人形機械人風潮。Semi Truck成了最皮實的電動車,在可見的未來可能佔美國大卡的半壁江山。腦機接口雖然沒有產品,但能讓猴子意念打字讓科技與科幻的距離又縮短了一程。除去那些drama,他的商業帝國在過去一年繼續走在科技的最前沿。而在收購推特後,大清洗式的裁員又將他的形象從太空拉回到地面,讓人看到了他資本家的一面。
從2021年10月宣布更名Meta,到2022年11月宣布裁員,扎克伯格在這一年裡,是掙扎的。
年初的小札志得意滿,Oculus出貨千萬,VR奇點幾乎就在眼前。但硬件的成就拉不回軟件的頹勢,沒有腿的元宇宙,90年代畫質的小札成了今年的全新熱梗。怒砸百億開發了一個連開發者都懶得玩的Horizon World,這個開發失敗的事件幾乎能算得上VR領域的雅達利衝擊了。All in元宇宙,改名Meta,小扎的公司在過去一年市值跌去了近三分之二。持續的投入並沒有獲得應有的回報,在不久之前發佈的第三財季財報中,Meta旗下負責開發虛擬現實設備的Reality Labs部門營收近乎砍半,虧損超過36億美元。
接連不斷的虧損壓倒了扎克伯格心中最後一根稻草,在2022年11月,扎克伯格宣布了臉書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一口氣裁掉了全球11000名員工。那個曾經的哈佛天才,如今也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寒冬。
就像當初更名Meta時小札說的,元宇宙的賭注大概需要10年後才能看到回報。而僅僅在更名一年後,Meta就收穫了營收下滑、全球裁員的慘痛經歷,小札的元宇宙之夢,還有機會等到實現的那一天嗎?
如果說在過去的一年,智能手機廠商的老闆們都在想盡辦法提振市場銷量的話,那這裏面可能不包括庫克。過去的一個季度,iPhone依然是全球賣的最好的智能手機,而過硬的市場銷量,也幫助蘋果抵禦住了資本市場的寒冬,在同為FAANG的競爭中,蘋果是在過去一個季度唯一站着沒倒下的公司。
作為蘋果CEO的蒂姆·庫克,在2022年盡顯「商人」本色,他做出了多次「違背祖訓」的決定,無論是在軟件系統中加入更多的廣告,還是死守30%蘋果稅的底線,亦或者是更快速地推出那些看似沒什麼升級的新品。庫克治下的蘋果,在過去一年幾乎所有的話題都和利益相關,這也一定程度上幫助蘋果抵禦了經濟下行風暴。
今年是庫克擔任蘋果CEO的第十一個年頭,很難說這段漫長歲月中,是他成就了蘋果,還是蘋果成就了他。唯一能確定的是,庫克還會繼續出現在蘋果CEO的職位上,直到他能為蘋果找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接班人。
如果一定要在今年的幣圈找到一個代表人物,SBF(Sam Bankman-Fried)一定是那個唯一的選擇。2017年開始涉足加密貨幣行業,僅用了4年時間累積了上百億美元的加密資產,並躋身福布斯全球富豪榜,SBF的發家史就像他標誌性的爆炸頭一樣,令人津津樂道。2022年上半年,SBF曾被《時代》雜誌評為2022年的年度100大人物,一時風光無兩。
但誰能想到只在幾個月後,SBF跌落神壇。因旗下對沖基金Alameda Research與FTX的大量不透明的關聯交易引發連鎖反應,FTX在短短几天之內遭遇超過60億美元的擠兌,FTX因無力支付這些資產而宣告破產,SBF的個人財富也從150億美元蒸發為零,風光過後,一地雞毛。
SBF在幾年時間內的大起大落,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加密貨幣領域的浮躁。合規性的問題一直讓加密貨幣行業遊走於灰色地帶,加上對於大量資金管理的不透明,中心化交易所在FTX隕落後再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沒人知道SBF會不會捲土重來,但他和他的FTX,已經給華爾街留下了一個經典商業案例,就像雷曼兄弟一樣。
2022年,65歲的孫正義第二次宣布自己要從軟銀退休了,相比2014年的急流勇退,這一次,孫正義的退休有點狼狽。
在過去的八年時間裏,孫正義領導的軟銀帝國資產不斷縮水,尤其是2017年孫正義主導成立的願景基金,在過去的5年時間裏接連的投資失敗,這最終成為孫正義告別軟銀的導火索。從2014年賭贏阿里巴巴上市到2022年個人負債47億美元,孫正義這一次轉身,可能真的就要告別他一手創立的軟銀了。
而讓孫正義更加焦慮的是Arm。這個曾經孫正義大手一揮,軟銀斥資3.3萬億日元,約合2135億元人民幣的巨款收購的芯片設計公司,如今成為了孫正義手中滾燙的山芋。由於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Arm的交易因監管壓力未獲批准,孫正義回血補貼軟銀的計劃失敗,不得已再次謀求Arm的獨立上市。
正如當初時代選擇了孫正義一樣,如今的他,正在經歷經濟下行周期中時代再一次給他帶來的考驗。65歲的孫正義,也深刻的理解了資本市場「盈虧同源」的道理。
而同樣在2022年理解「盈虧同源」的,應該還包括黃光裕。
出獄兩年的黃光裕,帶着他重振國美的大計劃重回管理崗位,此刻他信心滿滿,甚至喊出了「力爭用未來18個月的時間,使國美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的口號。但在650天的時間裏,黃光裕給國美製定的電商化的轉型計劃並沒有成功,「真漂亮」、「折上折」、 「打扮家」這些新的嘗試,沒能在市場上激起任何的水花。電商這條賽道已經太過擁擠,這套老打法已經難讓投資人提起興趣。
而黃光裕在改造國美的同時,自己也做足了兩手準備。自2021年底開始,黃光裕夫妻迄今共減持13次,減持已超70多億股,累計套現超10億港元,持股比例已經降至33.88%。要知道作為國美的創始人,黃光裕和杜鵑曾經在國美的股權佔比高達87.11%,如今減持已經超過一半。
黃光裕自己套現離場的同時,9萬國美員工被裁到4萬6,剩下的還都停薪留職。面對那些沒有收到補償金而來討薪的前員工,他和高管只覺得對方沒有良心。
很多人說,這個時代已經不屬於黃光裕和他的國美了。黃光裕入獄十年,讓他錯過了中國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十年。下一站在哪?黃光裕可能還沒想好,但他的國美,如今已經走到了破產的邊緣。
黃光裕丟失的十年,成就了劉強東。京東在過去的十年高速發展,趕上移動互聯網和電商的風口,京東也成為淘寶之後,中國電商的「第二極」。那個曾經的「大強子」,也變成了如今的「東哥」。
在明州案曝光後,劉強東有四年的時間消失在了公眾的視線中,直到2022年明州案和解,劉強東才又一次走到了前台。11月22日,劉強東發佈內部信,宣布京東集團全部高級管理人員的現金薪酬全部降低10%-20%不等,同時也提高了基層員工的福利,為包括全體德邦員工在內的所有物流、客服等基層員工設立「住房保障基金」,京東未來十年將投入數百億為基層員工提供購房無息貸款等。
可能誰也沒有想到,在劉強東結束拉扯了四年的明州案後,以這樣的方式回歸前台。卸任京東CEO後,不卸權的劉強東過去幾年一直在調整京東的戰略方向,尤其是這一次開展的四項措施,將京東引導至共同富裕的目標路線。
即將過去的2022年,全球經濟下行帶來的危機讓所有的科技公司感受到了寒意,無論是裁員浪潮還是共同富裕,都將會是這個時代留給歷史的一個符號,而你和我,正處在這個時代的浪潮中。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