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10月份全球各國央行在官方儲備中又增加了31噸黃金,央行的黃金持有量目前處於197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僅僅第三季度,各國央行在第三季度增持了近400噸黃金,比2021年第三季度高出3倍,是自2000年世界黃金協會開始記錄以來央行黃金儲備最大的季度增幅。至此今年各國央行購買了704噸黃金,超過了1967年以來的任何一年的總購買量,當時情況黃金被爆買以後恰逢經濟由巔峰進入70年代的滯脹期和衰退。
黃金被爆買的背後,是各國對美元主導體系的失望。自從美元開始加息以來,美元升值迴流,各國本幣貶值已勢不可擋,黃金在危機時期的表現及其作為長期價值儲存和通脹對沖的作用,是各國央行決定持有黃金的關鍵決定因素。所以拋美元,買黃金成為一種新趨勢,同時也是為了實現外匯儲備的多樣化,抵禦美元無休止的薅羊毛。
所以我們看到,今年以來,全球美元外匯儲備今年以來縮水約1萬億美元至12萬億美元,降幅高達7.8%。
在此背景之下,美元空頭大軍日益壯大。
最新資產管理公司Legal & General(LGIM)首席投資官Sonja Laud表示,美元在經歷了2022年的走強後,在今年由避險資金流動和美聯儲激進的加息周期所推動的漲勢之後,美元應該會進一步走軟。2023年應該會「進一步走弱」,與此同時新興市場國家將率先享受到美元下跌的紅利。
早前,華爾街知名投行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都相繼認為美元2023年會服軟走弱,美元走強的時代正在結束,而且已提前布局美元空頭,投資者在截至11月20日的一周增持了321758份美元空頭合約,升至一年多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