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近日接到某銀行電話,稱可為其提供30萬貸款額度,貸款期限3年,每月還款9000元,貸款服務費僅2.67%((36*9000-300000)/3/300000=2.67%),夢華聽了有點心動,但自己將每月9000元按2.67%的折現率折現,計算出的現值與30萬差異很大。
每月還款9000折現
這是比較常見的一個分期利率陷阱,用個人貸款計算器大概測算一下,其實際利率為5.07%左右,比銀行聲稱的2.67%高了近一倍。
這是因為在分期付款的情況下,借款本金一直在降低,但利息沒有隨着本金下降而下降,所以導致實際貸款利率比銀行所稱的服務費率高。
利息是貨幣時間價值,不同的還款方式直接關係到實際資金成本,下面來看幾種常見還款方式的利率計算方法。
1、 等額還本付息
等額還本付息,是指每月按相等的金額償還貸款本息。上述案例中就是等額還本付息。如果按月還款,利率計算方式為:
(P/A,i,n)=貸款總額/每月還款額
(P/A,i,n) 為年金現值係數,可通過查表獲得相近數,再通過插值法計算。
計算比較複雜,可通過網上的貸款計算器直接計算。
2、 分期付息,到期還本付息
分期付息,到期還本付息,是指按月或按季度付息,到期一次性還本。金融機構提供的利率一般為報價利率,即名義利率,而不是實際利率。比如,報價利率8%,按季付息,季利率為2%,其實際利率為(1+2%)^4-1=8.24%。
3、 貼現法
貼現法,是指借款利息在放款時一次性先行收取的利息支付方式。例如,A公司借款100萬,報價利率10%,利息10萬元,因為實際借款本金為90萬,所以實際利率為10/(100-10)=11.11%。
除了上述三種還款方式,實際中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借貸模式,如收取手續費、等額本金、等本等息等。無論何種方式,都可以通過計算內含報酬率(IRR)的方法,就是現金流入現值與現金流出現值相等時的折現率。∑現金流入額/(1+IRR)^m =∑現金流出額/(1+IRR)^m。
貸款在商業活動和個人生活中都越來越普遍,而金融越來越複雜,在貸款前了解清楚條款,計算實際利率,合理選擇還款方式,避免落入利率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