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策略觀市
市場概況:大盤全天震蕩走低,三大指數均跌超1%。盤面上,汽車產業鏈個股早盤一度活躍,一體化壓鑄方向大漲,多股漲停。次新股板塊走強,科創板和創業板次新均表現活躍。下跌方面,基建地產股全天低迷拖累指數。雖然指數低迷,但連板股表現活躍,昨日14隻連板股中8隻漲停晉級,晉級成功率超50%。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超3600隻個股下跌,超50隻個股跌超9%,市場虧錢效應明顯加大。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10881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602億。板塊方面,一體化壓鑄、旅遊、註冊制次新、消費電子等板塊漲幅居前,房地產開發、裝配式建築、債轉股、廚衛家電等板塊跌幅居前。截止收盤,滬指跌1.64%,深成指跌1.52%,創業板指跌2.08%。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89.31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65.9億元,深股通凈賣出23.4億元。
盤面解析:
周五很多重磅的經濟數據都出台了,我們挑幾個比較重要的簡單做一下解讀。
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5%。其中,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4%。這個數據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因為疫情影響,4月份上海經濟活動幾乎停滯,很多人預期2季度GDP會為負值,實際情況還可以。
然後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742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4192億元,增長1.8%。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432億元,同比下降0.7%。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189251億元,下降0.1%。整體來說,汽車對消費數據貢獻的佔比是超預期的,所以今天汽車板塊表現比較強勢。
本周超預期的社融和經濟數據出爐後,今天市場不漲反跌,反映出市場對社融改善可持續性的擔憂,同時,疫情反覆、村鎮銀行和斷供風波等事件影響摻雜其中。還有兩個即時性影響因素就是今天香港恒生指數跌的比較厲害,而且人民幣匯率盤中有跳水。
斷供潮成為短期打壓信心的核心要素,地產、銀行金融受衝擊明顯。斷供是經濟下行的縮影,也是房企暴雷後投資者無奈的維權之舉,反映出當前地產行業底未至,房企現金流仍未恢復。行業層面,斷供背後是監管環境收緊後,房企高槓桿+快周轉模式失效、資金鏈斷裂,進而引發樓盤爛尾,購房者無奈之下以斷供作為維權的手段。
不過我們對市場悲觀,在「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不動搖的要求下,階段性的調整因素難以進一步擴大影響,政府有形之手必將積極有為,呵護經濟攻堅克難。
7月底即將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大概率進一步強化經濟穩增長目標,推動各部門、各地方政府抓緊將穩增長政策落到實處,加速推動經濟復蘇。隨着7月下旬的日益臨近,我們預計市場將從交易「弱現實」轉為交易「強政策預期」,經過市場資金的充分博弈,市場行情將逐步回暖。
預計下周市場情緒就會趨於平緩,市場也會迎來企穩後的低吸機會。低吸方向優先考慮新能源,因為現在這個方向的資金是最多的,熱度也最高。不過一定要找趨勢良好但是沒出現明顯加速跡象的,切勿追高。
近期有很多投資者好奇,為什麼有些公司業績預告很好反而下跌,業績預告不好的反而上漲。這就是對於業績炒作的邏輯還不夠清晰,其實資金做的是未來業績預期,現在出的業績只是代表過去,只有未來會更好股價才會走強。
比如過去業績不好,但是未來會修復,困境反轉。還有就是現在業績很好,未來會更好。以及本來業績預期不高,但是披露出來大超預期,研究發現公司業務進展很好,或者是技術迎來突破訂單大增等等,就是迎來新的增長點。只有滿足這幾種情況,才會漲,股市炒的都是預期,都是未來,而不是過去也不是現在,這個大家一定要清楚。
重要消息:
1、中國經濟半年報:GDP同比增長2.5%
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其中,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2464億元,同比增長0.4%。
2、國家統計局: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742億元 同比增長3.1%
據國家統計局,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742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4192億元,增長1.8%。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432億元,同比下降0.7%。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189251億元,下降0.1%。
3、國家統計局: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
財聯社7月15日電,據國家統計局,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3.9%。從環比看,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84%。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
二、板塊展望:多家公司發佈業績預告,軍工高景氣再得驗證
1、軍工板塊多家上市公司發佈上半年業績預告,業績表現亮眼。
中航重機預計 2022H1實現歸母凈利潤 5.40-5.80 億元,同比增長 99.94%-114.75%;中兵紅箭預計 2022H1 實現歸母凈利潤 6.65-7.15 億元,同比增長 103.41%-118.71%;振華科技預計 2022H1 實現歸母凈利潤 11.80 -13.30 億元,同比增長 128.96%-158.06%。中航重機、中兵紅箭、振華科技分屬申萬國防軍工二級行業中航空裝備、地面兵裝和軍工電子板塊,板塊代表公司利潤實現翻倍增長,驗證軍工板塊整體處於高景氣賽道,未來延續增長可期。國家意志、軍費支撐疊加企業效率提升,軍工板塊快速反彈邏輯清晰。
2、軍工板塊快速反彈在於板塊成長的高確定性。
從國家意志層面來看,我國制定了到二〇二七年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三步走」戰略,為達成該戰略,海、陸、空武器裝備將加快更新換代,數量與美軍的差距也將逐漸縮小。從國防裝備投入看,我國國防支出近年來不斷增長,增速超過 GDP增速;另外,由於裁軍後軍隊數量減少,國防支出在裝備費方面的投入比例有所提升,裝備費增速或超軍費增速。從經營效率來看,軍工行業持續推進「上市公司資產注入」和「股權激勵」等改革措施,推進資源整合、提升企業經營效率,軍工行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斷提升。2021 年,軍工行業上市公司總營收、利潤分別同比增長 13.31%、25.66%;2022Q1,總營收利潤分別同比增長 12.75%、15.77%。
3、產業鏈景氣擴張傳導有序,板塊配置價值凸顯。
軍工板塊 2022 年以來在市場情緒等因素影響下,出現大幅回調,此輪反彈以後、中證軍工指數今年以來累計下跌 18%。行業景氣擴張邏輯不變,下游企業預收款項驗證大額訂單落地,將沿產業鏈向上游、中游有序傳導,「十四五」期間配套企業需求放量確定性強。中證軍工指數估值為 57.5 倍,處於歷史 PE 的 16.9%分位值,繼續看好當前位置下板塊配置價值。
以上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