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IDS對話 | 國創會副會長呂本富:我國發展數字經濟的優勢與挑戰

2022年04月10日03:40:35 財經 1136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根據2021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的數據,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

CIIDS對話 | 國創會副會長呂本富:我國發展數字經濟的優勢與挑戰 - 天天要聞

我國發展數字經濟有哪些優勢?

如何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近日,「CIIDS對話」邀請國創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呂本富,就中國發展數字經濟的特點、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及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方面作深入解讀。

CIIDS:您在此前的採訪中提到,數字經濟的發展或者數字經濟帶來的紅利,是中國下一階段經濟發展的最大動能。在您看來,我國在發展數字經濟方面有哪些優勢或者特點?

呂本富:我們知道,中國經濟高速增長40年,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動力來源。例如過去20年,城市化可能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一個動力來源。在高質量發展階段,學術界認為數字經濟可能是最大的動力來源。結合不同的統計口徑,我們可以發現數字經濟已經占中國GDP的近50%,也就是說現在大部分的行業都與數字經濟相關。因此,數字經濟作為一個主要的發展動力來源,有可能就是下一階段的主角。

很顯然,中國發展數字經濟,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或者說是優勢,我們稱為「巨國效應」。為什麼會有「巨國效應」呢?舉個例子,中國和印度相比,為什麼印度的電商發展得不像中國那麼好?在印度,物流過每一個邦都要交稅,這樣物流還能做起來嗎?在中國,我們擁有一個巨大的、法律統一的市場;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兩部手機,也基本都會聯網,有着統一運營的平台;我們的基礎設施也比較完善。基礎設施、統一法律、幾大平台的統一運營,就構成了數字經濟的「巨國效應」。

但是美國不太一樣,其亞馬遜是國際化的。單就單體國家而言,中國發展數字經濟是最有優勢的,是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特別是應用型的數字經濟,例如電商、社交媒體等等。

CIIDS:您認為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是一種怎樣的關係?在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過程中,哪些產業和行業會搶佔先機?

呂本富: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係並非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的。數字經濟有一些自己的原創價值。所謂原創價值,就是說它不一定需要實體經濟的支撐,比如網絡遊戲、元宇宙、數字孿生等等。這些是數字經濟在虛擬空間增長的原生價值,但這只是數字經濟的一部分。大部分數字經濟是需要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沒有實體經濟,就沒有數字經濟。

在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考慮的重點呢?

第一點,如何讓兩者的融合起到1+1>2的效果。在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的方面,企業的價值目標是什麼?對實體企業來說,一個很基本的目的就是發展數字經濟能不能帶來效益;也有企業是為了做更好的客服。我們叫作價值指導。第二點,在融合過程中需要考慮組織戰略流程的變化。比如我有一套人工智能的編輯系統,可以承擔編輯的工作,那麼我的編輯流程就會發生變化,會考慮哪一段用人力來做,哪一段用人工智能替代,這就是流程和戰略的變化。第三點,融合的要點在於文化。文化是會發生衝突的,數字經濟的企業文化,比如說先跑馬圈地,儘可能佔地盤再深耕。但是實體經濟不同,它需要考慮每年的盈利,所以兩者在文化上也是有區別的。

因此要解決價值定位、流程重組、文化融合三個方面,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才能更好地融合。

在融合的過程中,什麼行業或產業會搶佔先機?我認為不同的融合方式,這裏面的差別很大。

數字經濟的發展,我們大體上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叫信息化階段,大概在2010年之前。2010年之前的信息化,最牛的是平台,例如門戶網站,三大門戶、搜索引擎,就是把過去在頭腦中、紙面上的信息放在電腦中。第二階段是平台化階段,到了2012年智能手機的引進,就進入了平台化階段。這個時候的核心是移動互聯網,中國產生了幾個重要的頭部平台和400萬個APP、約150萬個小程序。第三階段我們稱為智能化,或者叫認知的革命,指人工智能用於改造各個行業,大概於2018年開始。第四階段就是去年開始的所謂「元宇宙」。

這四個階段的融合目標是不一樣的,比如第一個信息化階段,很多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可能還沒有完成,還有大量的數據沒有錄入計算機,也沒有做信息化管理。所以這個階段中國的發展還非常不平衡。

第二階段平台化,即企業進入某個平台、和用戶連接。直接找到用戶是平台的最大優勢,但是如何與用戶直接對接、企業的營銷方式如何改變,也是融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第三階段所謂認知化,就是哪些流程能夠讓人工智能替代,例如製造業的質檢部門,就非常容易實現智能化。人工檢驗會存在容易疲勞、檢驗準確率等問題,但人工智能不會疲勞,且準確率更高。所以在智能化階段,要考慮哪些業態可以融合,達到智能化的和諧。

第四階段元宇宙,是新提出來的概念。我們覺得文旅產業等體驗類的行業可能是最先被元宇宙化的。舉個例子,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爬喜馬拉雅山,但元宇宙可以幫你實現,風、呼吸等等都和爬山的感受一樣。

因此不同的數字經濟發展階段,融合的重點或者是融合的方式是不一樣。

CIIDS:當前,我們發展數字經濟還有哪些短板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呢?

呂本富:當然,有長處就會有短板。中國的應用型數字經濟發展得很快,但是芯片、工業軟件、數據庫等等就需要我們補20年前的課。在國際上,這些方面大概是20年前完成的;中國是從應用開始的,在當前國際競爭特別是中美關係的背景下,這些課恐怕需要補上。

其次,現在的平台企業確實比較大,平台企業一大,可能會涉及很多需要規制的問題。例如資本的無序擴張、反壟斷、併購等等,這些我們都歸為平台的規制問題。

第三,類似於元宇宙、區塊鏈等泡沫很厲害,非法集資這類亂象也是有的。有些人覺得元宇宙很時髦,數字貨幣很時髦,就盲目跟風。這些部分本身和數字經濟沒有關係,是詐騙團伙在藉助這個概念來炒作的社會問題。

這些都是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障礙,或者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CIIDS:疫情背景下,數字經濟領域如何開展國際合作?

呂本富:數字經濟領域開展國際合作,首先我們需要面對供應鏈的安全問題。供應鏈的安全已經成為當前的焦點問題。以華為為例,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切斷華為芯片供應。經過20年數字經濟的發展,世界各個國家是融合的,比如芯片,哪個國家做設計、哪個國家做代工、哪個國家做製造,在過去有一條比較完整的產業鏈。現在美國出於打壓的需要,要把這個產業鏈拆了,這是最大的風險。

我們講「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網絡世界也是一樣,叫「同一個世界,同一張網絡」。現在同一個世界會不會變成兩張網絡、三張網絡,這是個重要的問題。比如俄羅斯在做一個俄羅斯的互聯網,如果每個國家都做一個自己的互聯網,還叫全球互聯網嗎?再比如5G現在是全球統一的標準,未來的6G會不會有兩個標準?是不是意味着我們到美國要另帶一個美國版本手機?這樣不就會造成世界範圍的浪費嘛。所以在未來國際合作方面,我們需要關注兩個重點:一是國際的供應鏈會不會被破壞;二是國際的技術標準,是不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張網絡」。至於說疫情的影響,還是短期的。

來源: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

監製:曉今

編輯:郭創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全球首座,投產發電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座,投產發電

海上風電挺進深藍,全球首座風漁融合浮式平台投產發電。6月28日,在福建莆田南日鎮海上風電場,全球首座風漁融合浮式平台正式投產。平台不但能產生綠色電力,還是一座「藍色糧倉」,實現了發電養魚兩相宜。
普寧海關助力紡織類中間品貿易做大做強 - 天天要聞

普寧海關助力紡織類中間品貿易做大做強

廣東麗達紡織有限公司的印染車間里,一排全自動一體化印染設備忙碌運轉,按照電腦系統指定在布料上打印出不同花色,最後生產成全棉染色布。經汕頭海關所屬普寧海關監管,這批貨值125萬元的全棉染色布將出口至海外。
申通快遞:未來一兩年行業仍將保持兩位數增速,目標要超越大盤 - 天天要聞

申通快遞:未來一兩年行業仍將保持兩位數增速,目標要超越大盤

「預計未來1至2年內,快遞行業(業務量)整體仍將保持雙位數的增長速度,申通年內日處理能力突破7500萬件。」6月28日,在申通快遞(002468)2023年客戶開放日間隙,申通快遞總裁王文彬在接受媒體群訪時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當前,包裹更加輕量化、碎片化加上逆向物流也在增多,因此快遞包裹量的增速大盤還在。受益於網購滲透...
1400億中金公司換屆,董事長薪酬257萬,人均超過70萬? - 天天要聞

1400億中金公司換屆,董事長薪酬257萬,人均超過70萬?

【高管】有投行王之稱的中金公司在上半年結束前完成了換屆工作。中金公司最新公告顯示,2023年度股東大會選舉陳亮為執行董事,張薇、孔令岩和鄧星斌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 吳港平、陸正飛、彼得·諾蘭和周禹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