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改頭換面,能在中國繼續撈金

2021年09月11日19:27:03 財經 1782

H&M改頭換面,能在中國繼續撈金 - 天天要聞

來源: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 作者:麥格 編輯:貝爾

新疆棉事件的影響還未消散,瑞典服裝品牌H&M又盤算着如何在中國市場捲土重來,重新收割中國年輕一代消費者了。

今年秋天,H&M集團旗下高端品牌ARKET和& Other Stories的中國線下首店將分別在北京三里屯和上海開業。不少消費者並不知道兩個品牌與H&M間的關係。

今年3月,H&M因發佈「造謠新疆棉」聲明而遭中國市場抵制,眾多被激怒的國內消費者明確表示「堅決抵制」「不會再買」。隨後H&M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台的店鋪被下架,商城App也被小米華為、vivo、騰訊等手機應用商店下架……其結果就是,今年二季度H&M中國市場銷售額同比大跌23%,虧損達7400萬美元。

儘管惹怒了中國消費者,但H&M並不打算放棄中國市場,而是想依靠ARKET和& Other Stories等新品牌重新「開路」,以擺脫品牌「廉價低質」的標籤,以及因「造謠新疆棉」而在中國「社死」的現狀。

改頭換面再攻中國市場

即將於北京三里屯開業的ARKET,是H&M集團於2017年才推出的品牌,定位為集男裝、女裝、童裝與家居系列為一體的北歐時尚生活方式集合店。目前,ARKET在全球共開設了21家門店,除售賣衣服鞋帽外,還銷售食品、香水、美容產品和功能性家居用品。部分店鋪設有café,讓顧客可在店內品嘗北歐美食與現制咖啡。

H&M改頭換面,能在中國繼續撈金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ARKET官網

另一家即將在上海開出中國首店的& Other Stories則成立於2013年,主營女裝產品。起初只銷售化妝品,之後才慢慢加入了女裝、鞋履包袋和珠寶配飾等產品線。

H&M集團近年拓展旗下COS、Weekday、Monki等多個品牌,通過打造更加多元化的競爭版圖,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

作為H&M集團獨立運營的兩個最新子品牌,ARKET和& Other Stories的定位是中高端路線。相較於H&M衣服的粗糙質感,更重視衣服質量和細節,定價也明顯更高。一件款式相似的白色襯衫,H&M店內售價僅為不到200元,而在ARKET和& Other Stories的售價為600元上下。

H&M改頭換面,能在中國繼續撈金 - 天天要聞

款式相近的一件白襯衫在H&M(上圖)、ARKET(左下圖)和& Other Stories(右下圖)的售價相差不少。

ARKET創意總監Ulrika Bernhardtz曾表示,ARKET的設計將北歐傳統風格與功能性相結合,整體風格與H&M集團旗下另一品牌COS類似,都有着極簡色調、舒適面料與利落剪裁。

為了打破「快時尚」服飾質感差、不環保的印象,Arket號稱通過研究古着服裝工藝等方式,提升服裝設計和品質,以求打造優質長青單品。在原料選擇上,也使用回收紗線、有機羊毛、海洋廢料等可持續發展材料。

實體店開業之前,兩個品牌已先後通過電商平台試水中國市場。& Other Stories和ARKET分別於2019年8月和2020年4月開設天貓官方旗艦店,目前各吸引超過101萬和25.6萬粉絲關注。其中,ARKET店鋪內銷量最好的一款帆布袋,月銷超過300件。

H&M改頭換面,能在中國繼續撈金 - 天天要聞

一些對& Other Stories和ARKET品牌設計充滿好感的消費者,並不知道兩家品牌同屬H&M旗下。「之前在一個時尚博主的微博看到過& Other Stories這個牌子的衣服,被種草了。」廣州年輕白領蘭達曾通過社交媒體了解& Other Stories這個牌子,但被告知是H&M旗下品牌後,她立刻表示「幸好沒買。款式再好也不想支持H&M的任何產品。」

「新疆棉事件才發生多久,H&M怎麼還有臉在中國開店?希望大家都不要去。」在聽說H&M新店即將開張的消息後,北京白領陸子儀說。

「H&M」們敗走中國市場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內地還是H&M集團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的第三大市場,為其貢獻了約6%的銷售額,成為全球疫情期間H&M銷售額唯一增長的市場。

而在「新疆棉」事件發生的第二季度,H&M在中國的表現急轉直下。二季度財報顯示,今年3月1日至5月31日,H&M集團凈銷售額約54.38億美元,同比增長75%,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但其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大跌23%,虧損達7400萬美元。同時,H&M關閉了包括上海南京西路旗艦店在內的13家中國內地門店,其仍在營業門店內的顧客相比之前也大幅減少。

此前,H&M集團首席執行長赫爾默松說,目前中國內地仍有約10家門店關閉,但她拒絕進一步評論中國內地市場,只表示「就中國而言,情況仍然複雜」。

在「新疆棉」事件的影響外,以H&M為代表的國際快時尚品牌近年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也並不順遂。隨着中國市場迎來消費升級,年輕一代的消費觀正在發生變化。在更注重品質與個性化的年輕人眼中,H&M等傳統快時尚品牌正被邊緣化。

H&M改頭換面,能在中國繼續撈金 - 天天要聞

根據時尚機構Thredup報告,40%受訪千禧一代表示會停止購買快時尚品牌產品,54%Z世代受訪者決定購買質量更好的產品。

2018年至2019年是國際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市場發展的分水嶺。2018年起,H&M和GAP在中國的業務出現明顯下滑,全年銷售分別減少3.0%和18.2%,ZARA母公司Inditex的銷售增速也開始放緩至9.2%。

剛滿30歲的杭州白領牛雲告訴霞光社,隨着這幾年杭州一些大型H&M旗艦店的關張,明顯感到品牌的式微。「上學那會兒買H&M,覺得價錢便宜,設計潮流,遍布各大商圈的門店也讓購物體驗非常好。但已經許多年沒買過它家衣服了,現在走進去就覺得掉價,衣服面料太粗糙。」牛雲說,自己選擇衣服時更看重設計,不會考慮太多「新疆棉」的話題。但H&M的衣服質量實在太差,洗幾次就穿不了,實際性價比並不高。「我寧可多花一點錢,買更有設計感和質感的衣服。」

服裝質量堪憂,一直是H&M等快時尚品牌最為消費者詬病的一點。比如,今年5月,「H&M因童裝不符合標準被罰13萬」的新聞曾登上熱搜。據統計,今年以來H&M在中國已遭7起行政處罰,其中大多都是因為商品質量問題。而從2006年註冊至今,H&M全資持股的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已有數十條行政處罰信息,處罰事由包括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虛假宣傳等。

質量問題頻發,加之愈發激烈的同業競爭,讓不少國際快時尚品牌無法逃脫敗走中國市場的命運。席捲全球的疫情,更加速了這場潰敗。

英美快時尚品牌ASOS、New Look、TOPSHOP、Forever 21、Urban Outfitters,以及Gap集團旗下品牌Old Navy和Esprit,都在近年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還有一些品牌選擇了出售中國市場業務,或是裁撤線下店鋪,轉而主攻線上電商平台的策略。

今年1月,西班牙時尚巨頭、ZARA母公司Inditex宣布關閉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的所有中國線下門店,僅保留官網、天貓旗艦店等電商渠道。同為西班牙快時尚品牌的Mango,也在今年宣布暫停擴張中國門店,未來將投入更多資源主攻電商平台。

荷蘭快時尚品牌C&A則在去年將其中國市場業務,出售給總部位於北京的私募股權公司中科通融,又在今年5月將其中國線上業務60%股權出售予南極電商

快時尚式微,國際品牌自救

國際快時尚品牌敗走中國,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它們所代表的傳統時尚已經越來越不適合中國年輕消費者的口味了。

據艾媒諮詢數據,2020 年「三坑」服飾(「三坑」即JK制服、Lolita洋裝及漢服,Z世代消費者佔比約8成。)規模超 200 億元,2025 年有望達 1266 億元。隨着潮牌和漢服等小眾服飾品類的崛起,快時尚的市場份額將被進一步壓縮。

H&M改頭換面,能在中國繼續撈金 - 天天要聞

來源:贏商網

市場在縮小的同時,國際、國內快時尚品牌間的競爭也在加劇。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21年上半年8家快時尚品牌(MJstyle、優衣庫、UR、無印良品、C&A、Gap、ZARA、H&M)合計新開門店126家, 但僅來自6家品牌。ZARA和H&M兩大快時尚巨頭在今年上半年發展同時失速,新開門店數為零。

而開店量排名前三的MJstyle、優衣庫和UR中,有兩家為中國本土快時尚品牌。其中,MJstyle居首位,僅上半年就已新開31家門店,超過去年全年。

此外,隨着電商平台、直播帶貨等成為重要銷售渠道,時尚零售業逐漸向數字化轉型,也對快時尚品牌造成強烈衝擊。

但是,一些國際品牌並不甘心就此黯然離開。畢竟,擁有如此龐大消費基數的中國市場,蘊藏着任誰也無法忽視的巨大潛力。在這些品牌看來,之前在華經營的失敗經歷,或許只是「打開方式不對」。

2021年8月4日,曾兩度退出中國市場的Forever 21宣布第三次進入中國市場。其小紅書平台官宣回歸的視頻配文:「2021年,Forever21重回中國市場,重點布局電商平台及通過社交媒體與新時代消費人群鏈接。」

目前,Forever 21已悄然入駐拼多多、唯品會等多個電商平台。

而「苦苦堅持」的H&M和ZARA們也不想輕言放棄。即便成為「新疆棉事件」中千夫所指的對象,業績承壓,新店擴張數為零,它們仍然希望能在中國市場探尋出一條新出路。

ZARA母公司Inditex選擇了保留核心競爭品牌ZARA,關閉Bershka等類似品牌門店,並重點進行數字化轉型,擴張線上業務;而H&M則選擇以推廣新品牌ARKET和& Other Stories的方式,參與中國市場競爭。

H&M改頭換面,能在中國繼續撈金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ARKET品牌臉書

據公開報道,ARKET和& Other Stories都曾在2020年9月發佈過「抵制新疆棉花」的聲明。這段不光彩的歷史,不會被中國消費者忘記。而作為H&M集團拓展中國市場的新手段,ARKET和& Other Stories此次再回中國市場,註定也不會輕易讓消費者買單。

[本文作者霞光社,創業家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公眾號(ID:Globalinsights)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 天天要聞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之前小智說了,本月會有一大波的新機發佈,均搭載高通和聯發科的新處理器,尤其是高通的驍龍8s Gen4機型眾多。不過對於驍龍8s Gen4新機的定價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曝光,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批新機會比較尷尬,因為驍龍8s Gen4的性能處於不上不下的水平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 天天要聞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縱觀近兩年手機市場,在性能上格外內卷,就連3000元左右的中端機型也會配上當年最新的旗艦處理器。反觀平板電腦市場,基本上都是選擇的當年中端處理器或者上一代的旗艦處理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和它的產品定位有關係,不少廠商認為平板電腦還是以輕辦公和娛樂為主,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 天天要聞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扭歸扭,打歸打,打完我們還是一對兒看着不太像是P的賣相就不太好喝的感覺實在太慘了一點如今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請不要灌酒,否則後果堪憂俺的帽子威力不容小覷白子取得了碾壓優勢小孩哥:別鬧了我都尷尬死了不要在馬路上放飛氣球場面似乎有點羞恥?衝著這髮型也得加點工資當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 天天要聞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近日,上美科技園智慧工廠正式投產,標誌着美妝行業在智能製造領域邁出重要一步。該智慧工廠總投資3億元,佔地面積達20000平方米,作為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每日產能高達200萬瓶,其全流程AI智能化生產體系備受矚目。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 天天要聞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戰略實施是關乎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環節。它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長途旅行,企業設定的戰略目標是目的地,而戰略實施則是通往目的地的具體行程。然而,這並非是一條坦途,途中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和挑戰。市場環境風雲變幻,競爭對手虎視眈眈,技術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