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謝萌3月22日,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迎來重大進展——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劉清泉教授領銜的國家級中醫急診危重症團隊正式入駐深圳市中醫院。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實施以來的首個中醫急危重症領域「三名工程」項目,該團隊將依託深圳改革創新優勢,打造中醫藥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和重症救治的南方示範平台。

國家級團隊賦能灣區醫療
劉清泉教授是我國中西醫結合急診醫學領域的領銜專家,深耕臨床救治與科研教學三十餘載。他身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首屆「岐黃學者」及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危重症分會主任委員多重國家級學術身份。其帶領的科研團隊依託國家疫病防治基地和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基地雙平台優勢,圍繞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控與急診危重症救治兩大核心領域開展創新研究,在中醫經典理論與現代醫學技術融合應用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尤其在耐葯菌感染防治體系構建、膿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診療方案優化等關鍵領域形成顯著技術優勢,其主持的中醫藥防治外感熱病研究成果已發展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建設的重要支撐,彰顯了中西醫協同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獨特價值。

深圳市中醫院黨委書記蔡本輝表示,此次合作將深度融合劉清泉團隊在熱病、膿毒症等領域的突破性成果,構建「臨床—科研—應急」全鏈條創新體系,推動醫院實現從區域診療中心到國家中醫急危重症診療中心的戰略升級。
中西醫協同創新破題重症救治
劉清泉教授強調:「中西醫結合是應對急危重症的核心競爭力,中醫人要有中醫思維,讀經典用經典。」團隊將圍繞三大核心方向精準發力:一是創新診療協同機制,全面落地多區域「遠程聯合查房討論」制度,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優質醫療資源跨地域共享;二是強化中醫特色優勢,聚焦中醫優勢病種開展精準攻堅,以「一人一策」診療模式提升臨床水平,同步推進病案數據轉化為科研成果;三是構建急危重症救治網絡,建立覆蓋南北區域的中西醫協同診療體系,通過標準化流程與多學科聯動,全面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效率。
此次合作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注入強勁動能,更是南北中醫學術流派協同創新、中西醫優勢技術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為我國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供了「深圳方案」。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中醫處處長趙曾艷提到,這是「三名工程」首次覆蓋中醫急危重症領域,重點破解中醫藥在急危重症醫學中的技術轉化難題,有望在深圳中醫藥事業「健康中國」先行示範中取得關鍵突破,促進構建大灣區分級診療新格局。


會上還舉行了「劉清泉教授名中醫經驗傳承工作室」的揭牌儀式。該工作室將系統整理劉清泉教授的學術思想和豐富臨床實踐經驗,推動中醫藥文化事業薪火相傳。隨後,在中醫急危重症救治醫教研合作學術論壇上,現場講座嘉賓與聽眾深入交流,掀起中醫急危重症救治學術研討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