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觀眾的心目中,動畫片只是兒童的專屬。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當初看動畫的那些小孩子長大了,卻依舊喜歡着動畫。
人們為什麼喜歡動畫,因為在動畫中人們覺得美好的童年得以拉長,人們能感受到純真、幻想和美好,人們能繼續做美妙的夢。無論人們長多大,走多遠,動畫都能喚起人們心中所渴望和珍視的東西。
在往屆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的獲獎作品當中,不乏優秀的動畫作品。它們關注現實,暢想未來,寄託情思,用獨特的表達方式,傳遞出創作者的思想內核。
在今年的參賽作品中,又有哪些值得我們期待的動畫作品呢。今天,我們採訪了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主競賽單元動畫組的評委大瘦瘦,聊了聊他對動畫短片的看法及參與評選的感受。
大瘦瘦,資深影評人、媒體人,從事媒體工作超過十年,曾先後就職於《中國電影報》《新京報》等單位。擔任過《寶貝兒》(劉傑導演)、《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婁燁導演)等多部電影的文案、策劃、口碑等工作。擔任第2屆中國(海南)電影投資高峰論壇特邀影評人。2019年出任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初審評委。
CSFF:擔任第十一屆短片節的評委,您的感受如何?
大瘦瘦:收穫不少驚喜啊,超出預期了。閱片後發現其實動畫短片如果是跟真人短片比,精彩程度相差無幾,不論是動畫還是真人短片,作者都是花長時間來渲染作品,都有其一定的專業性,不論創作手法、表現形式還是作品中的精神內核,都讓我從這次的評選工作中收穫頗多。
CSFF:那您認為今年短片節參賽的動畫作品質量如何,有沒有令您眼前一亮的作品?有哪些亮點讓你覺得印象深刻?
大瘦瘦:質量我覺得還不錯,如果不是名額有限,其中有二十多部我認為完全有入圍的可能和競爭最後獎項的資格。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參賽作品是一部華語動畫短片,儘管這部作品只有五分多鐘,畫風也沒有特別突出,但主要是這裏面的角色在國內影視作品中比較少見,它有一種像日本的廢柴loser式的感悟,這在華語市場是很難見到的。角色台詞很有哲理性,好玩兒又能引得人深思,雖短但很巧妙,結尾意味深長,甚至還挺讓我感動的。
CSFF:近兩年市場上有類似於《姜子牙》、《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等一些非常優質的動畫作品,您認為當今動畫短片的市場價值應該如何體現呢?
大瘦瘦:短片在國內整個大市場環境下,還是有一點偏小眾或者是擔任一種藝術實驗類的一個角色。其實我覺得要想體現這些短片的價值,尤其是市場價值,導演們還是應該多去參展,讓更多人看到你的作品,不論是觀眾還是業內人士。包括餃子,也在咱們短片節拿過評委會特別褒獎,他之前的作品在短片節平台被發現,能力被認可,對他日後的成就還是有一定影響的。短片要想被關注,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年輕導演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自己多多打磨作品,多在類似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這樣有實力的權威平台爭取展現機會和競爭獲獎機會。
CSFF:您有非常豐富的電影文案、策劃、口碑的工作經驗,您認為一部優質的動畫短片應該具備哪些要素?
大瘦瘦:我覺得短片主要是要有創意。因為它的時長決定了短片的人物肯定不會像長片那麼豐富,所以短片與長片相比,唯一能取勝的就是它短小簡便,尤其在這個新媒體時代,受眾閱讀習慣的即時化、智能化、碎片化,傳播媒介趨於移動化。在這種背景下,動畫短片是比較符合現代人的生活和閱讀習慣的,我覺得故事和人物都是其次,動畫短片只要有一個好的創意就能吸引人。評選中我還看到只有一分鐘的短片,但是我覺得它們的創意的量很足,有限時間內表達的內容信息很充足、情感很到位,給我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CSFF:您認為動畫短片的潛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大瘦瘦:針對國內的創作者,我覺得大家可以自由發揮,然後更天馬行空一些,因為我在整個電影行業時間浸泡的時間也挺久了,在動畫短片這個領域,其實整個行業和市場留給我們廣大創作者發揮的空間還是很大的,動畫可以表達的內涵和外延也很大,只要在內容監管允許範圍內,再怎麼天馬行空都不為過,這可能是長片或者是進入院線的電影所不能具備的優勢。
在短片的領域,創作相對自由,你可以盡情表達你真正想表達的東西,這就是一種潛力。這種自由甚至是各種類型短片的一種潛力,這種潛力不只體現在動畫的角度,它也可以讓短片創作者可以更快的被市場或者是被賞識他的一些公司發現和挖掘到。其實我覺得做動畫短片不用考慮到那麼多的條條框框,拍電影要考慮太多主客觀因素,而短片則省略了這麼一道工序,我覺得創作自由、擁有無限可能就是他們的潛力。
誠然,動畫在國內的發展之路才剛剛步入正軌,但也正因如此,它們都蘊含極大的潛力和價值,相信屬於動畫的無限色彩,在創作者們的天馬行空下,一定能到達更遠的遠方。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里的動畫作品,又能給大家帶來怎樣的驚喜呢?12月12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金鵬短片導演扶持計劃發佈典禮,我們和你共同期待最亮眼的那一抹色彩。
短片節官網:https://csff.com.cn/
短片節官方短片平台:https://csff.cu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