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那晚的舞台上,鄭緒嵐唱着《大海啊故鄉》,聲音顫抖,眼中含淚。
台下觀眾哪知道,這個曾紅遍全國的女人,早就不是中國人了,當年為了個美國男人,她把什麼都丟了。
美國護照換回來了什麼?如今的她過得怎樣?
作者-山
被玩膩扔掉的女人
美國老公不要她了,鄭緒嵐灰溜溜回國。
想想也真是諷刺,當年多風光啊,台下成千上萬人為她鼓掌喝彩。結果呢?到了美國就成了圍着灶台轉的黃臉婆。
這個叫愛德華的美國人,玩膩了就一腳踢開,連兒子都不要。
1994年,鄭緒嵐帶着孩子從美國回來,那個樣子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7年的美國婚姻,最後換來的是凈身出戶。從台上的女神到家裡的保姆,這心理落差,普通人估計早就崩潰了。
她想重新站上舞台,可觀眾不買賬。"叛國者"、"崇洋媚外",這些帽子像雨點一樣砸在她頭上。更要命的是,樂壇早就變天了,王菲、那英這些新面孔佔據了她曾經的位置。
每次演出,台下坐着寥寥幾個人,有的還中途離場。她站在台上,就像被世界遺忘的人。那種孤獨感,比身體的疼痛更難受。
回想起來,這女人咋就這麼傻呢?說起來,她的這些麻煩都是從那個春晚開始的。
春晚成名後的昏頭選擇
就是1983年那個春晚,鄭緒嵐徹底火了。
你說這人吧,一成名就容易飄。鄭緒嵐當時紅到什麼程度?走在大街上都有人跟着唱她的歌,《牧羊曲》幾乎成了國歌一樣的存在。她在東方歌舞團的地位,就像皇帝身邊的紅人,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年演出超過200場,這在那個年代簡直是天文數字。報紙上天天有她的名字,電視里經常見她的臉。"中國第一女高音"的稱號,讓她走路都帶風。
可偏偏這時候,那個美國人愛德華出現了。
1986年,鄭緒嵐去美國演出,這個自稱外交官的男人開始圍着她轉。什麼音樂世家出身,什麼能幫她在美國發展,一套一套的,聽得鄭緒嵐心花怒放。
那會兒的她,就像被糖衣炮彈擊中的小女孩,完全失去了判斷力。愛德華說什麼她都信,說要帶她去美國闖天下,她真的以為美國遍地是黃金。
東方歌舞團的領導找她談話,苦口婆心地勸她別犯傻。可她哪裡聽得進去?愛情這東西,真能讓人鬼迷心竅。鄭緒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為了跟愛德華在一起,她違規接私活被單位封殺。工作沒了,房子也被收回,可她還是一條道走到黑。1989年,她正式放棄了中國國籍,加入美國國籍,踏上了前往大洋彼岸的飛機。
愛情這東西,真能讓人鬼迷心竅。但現實很快就給了鄭緒嵐重重一擊。
美國夢碎的真相
說什麼外交官,說什麼音樂世家,全是騙人的。
愛德華就是個普通的企業職員,月薪勉強夠維持中產生活。什麼幫她在美國發展音樂事業,純粹是畫大餅。鄭緒嵐到了美國才發現,自己被忽悠得一塌糊塗。
可國籍已改,木已成舟,她只能打碎牙齒往肚裏咽。
那段日子,鄭緒嵐估計腸子都悔青了。語言不通,朋友沒有,每天就是買菜做飯帶孩子。從萬眾矚目到無人問津,這心理落差,嘖嘖。
她試着在美國的華人社區演出,可效果慘淡。美國人聽不懂中文歌,華人又對她這個"背叛祖國"的人沒好感。夾在中間,兩頭不是人。
更要命的是,愛德華對她的態度開始變了。新鮮勁兒一過,這個美國男人開始嫌棄起來。文化差異、生活習慣、價值觀念,處處都是衝突。兩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家裡的氣氛像冰窖一樣冷。
鄭緒嵐慢慢意識到,自己可能被當成了免費保姆。做飯、帶孩子、打掃衛生,這些活兒全是她的。愛德華回家就是吃現成的,連孩子的尿布都不願意換。
更讓她崩潰的是,她發現愛德華和別的女人曖昧不清。電話里的甜言蜜語,深夜的外出不歸,這些都像針一樣扎在她心上。
1994年,鄭緒嵐終於忍無可忍,提出了離婚。愛德華爽快地答應了,彷彿早就等着這一天。分財產的時候,她幾乎是凈身出戶,只帶走了兒子和一點生活用品。
被人拋棄的滋味不好受,可更難受的還在後頭。回國的路,比當初出國還難走。
回國後的艱難證明
回國的路,比當初出國還難走。
1996年,鄭緒嵐帶著兒子回到中國,迎接她的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質疑和冷眼。"撈金"這個詞,像跗骨之蛆一樣跟着她。
說她撈金的人,可能沒看到她這些年做的事。義演、慈善、社區演出,賺的錢大部分都捐了。60多歲的人了,還在台上拚命,圖什麼呢?
老東家東方歌舞團還算仗義,重新和她簽了約。可即便如此,她的演出還是門可羅雀。新生代歌手層出不窮,誰還記得這個"過氣歌手"?
屋漏偏逢連夜雨。2003年,鄭緒嵐患上了腸梗阻,需要手術治療。結果醫生操作失誤,把好的腸子切了,壞的留着。這個醫療事故讓她的身體徹底垮了,很長時間只能靠止痛片度日。
就在她最絕望的時候,生活又給了她一記重拳。剛剛交往的男友被查出癌症,沒多久就去世了。接連的打擊,讓她一度想要放棄生命。
好在朱時茂這樣的老朋友沒有忘記她,不僅給她精神支持,還幫她聯繫了301醫院的專家,做了修復手術。身體慢慢好轉後,她又重新站上了舞台。
2008年,鄭緒嵐在保利劇院舉辦了"追憶似水年華"音樂會。當《牧羊曲》《太陽島上》再次響起時,台下掌聲雷動,很多觀眾熱淚盈眶。這一刻,她知道自己的藝術價值還在。
之後的日子裏,她頻繁參加公益活動,獲得了"愛心責任大使"的稱號。每次演出的報酬,大部分都捐給了慈善機構。用實際行動,回擊着那些"撈金"的質疑。
這麼看來,有些賬真不是那麼好算的。人生的選擇題,從來就沒有標準答案。
結語
鄭緒嵐這事兒,說到底就是一個女人為愛犯傻的故事。只不過她的"傻"代價太大,連國籍都搭進去了。
現在的她,已經60多歲,雖然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光芒萬丈,但歌聲里多了份歲月的沉澱和人生的感悟。
換成你,能原諒一個當年"叛國"現在想回頭的人嗎?還是說,人都有犯錯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