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嚴芳婷
「這會兒沒空呀,我正在帶娃!」2月11日下午,接到湖北日報記者邀約採訪的電話,馮翔脫口而出。
經過溝通,他與記者商定,當天晚上抽空接受電話採訪。
2月12日晚8點,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元宵晚會上,武漢歌手馮翔,攜手台灣歌手周傳雄共唱《漢陽門花園》。
武漢方言登上元宵晚會,詞曲略有改編
今年央視元宵晚會,馮翔攜手歌手周傳雄共唱《漢陽門花園》,並融入了《洪湖水浪打浪》這首膾炙人口的湖北民歌,展現湖北人民、武漢人民炙熱的鄉土眷戀。
「此次《漢陽門花園》在詞曲上都略有改編,歌詞開頭的『小時候的民主路冇得那多人』改成了『小時候的黃鶴樓冇得那多人』,想體現更多武漢地標元素。還有『漢陽門的花園,屬於我們這些住家的人』改成了,『正月十五的元宵,屬於我們這些住家的人』,更體現元宵團圓的和美之意。」馮翔說,同時,曲調的改編更偏溫暖、闔家團圓的意蘊。
節目中,馮翔攜手周傳雄,分別在漢陽門花園、漢口裡、兩江遊船盤龍號上,與眾多武漢市民一起合唱《漢陽門花園》《洪湖水浪打浪》。
馮翔使用原汁原味的武漢方言,周傳雄用普通話對唱。台灣歌手周傳雄祖籍是湖北省荊州市。「元宵節是年味的最後一天,很多武漢人已經開始上班了,也有很多人離開了家鄉,開啟新一年的拼搏。我和周老師用不同的嗓音,共同詮釋對家鄉的依戀,希望在央視元宵舞台上,用歌聲治癒漂泊在外的遊子。」
節目中,眾多武漢市民圍聚於二人旁邊合唱,鏡頭閃過長江大橋、漢口裡舞龍舞獅等城市地標,展現武漢的年俗文化。「武漢人是很重視過年團圓的,小時候過元宵,一定鬧着家人帶我去街上看舞龍舞獅、劃旱船,還有各式各樣的花燈。」馮翔回憶,這些年,武漢發展日新月異,過去的老街巷中,一幢幢現代建築拔地而起,以前的漢陽門花園也打造出武漢方言石碑等各式網紅打卡點。
「借這首歌,我想表達,不管城市怎樣變遷,人來人往、闔家美滿的煙火氣從未變過,漢陽門花園永遠都會在武漢人的心裏。不管武漢人走到哪裡,家鄉的年味永遠牽掛着遊子的心。千萬武漢人民用勇往直前、敢拼敢闖的精神助力家鄉的騰飛,翹首以盼更高榮光路上的重逢。」

唱的是少年思鄉情,火在疫後重振時
2014年,馮翔在結束十年北漂生涯後,因思鄉之情創作了《漢陽門花園》,希望用音樂講述兒時在武漢的點滴故事,撫慰漂泊在外的遊子內心的孤獨與思念。
馮翔生於武漢,兒時在漢家人環繞的生活是他內心最溫柔的回憶。「《漢陽門花園》描述的是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漢陽門碼頭的圖景。過去,這些由最初修建長江大橋建築材料堆積而成的兩塊空地並沒有名字,住在漢陽門附近的市民閑時聚在那裡,越聚越多,慢慢地成了長江大橋邊的『花園』,對於幼年時的我來說,這裡是童年的遊樂場,也是我人生最幸福的一段時光。」
「冬天蠟梅花,夏天石榴花,過路的看風景,住家的賣清茶。」「十年冇回家,天天都想家家(武漢話對外婆的稱呼)……哪一天能回家,銚子煨的藕湯,總是留到我一大碗。」馮翔用武漢方言演唱出滿滿的武漢情。歌詞中關於武漢巷弄的喧鬧日常,如民主路、漢陽門輪渡和花園,以及四季花卉和當地人的生活細節,充滿煙火氣和幾代人記憶的市井生活。「創作《漢陽門花園》時,實際上外婆已經去世十年了,但在我的印象裏面,外婆還像小時候那樣,知道每個周末我要去她家,便熬好藕湯在花園裡等着我。每個武漢人,都有自己牽掛的鄉愁。在我心裏,漢陽門花園就是我的精神慰藉。」
馮翔告訴記者,「原本只是為自己創作的歌,沒想到創作完成的這十年間,慢慢潛入武漢人的心底。」
2020年疫情期間,馮翔、王凱和其他合唱團體演繹的《漢陽門花園》廣泛傳唱,成為武漢人民的精神慰藉,展現了武漢人的堅韌與溫情。
2020年3月,在北加州舊金山灣區,一群武漢人唱起《漢陽門花園》,在微信朋友圈中火爆傳播。5分鐘的音樂視頻播出不到48小時,海外點擊率就超過10萬,唱哭億萬海外遊子。
為音樂夢想北漂,用歌聲治癒人心
馮翔生長在一個教師家庭,從小愛好廣泛,喜歡文學,同時也愛畫畫和音樂。
高中畢業時,一心想學文科的馮翔,卻因父親的反對,填寫了醫學志願,考入同濟醫科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攻讀臨床醫學專業,也就是在大學時期,樹立了馮翔日後的音樂觀。
大學畢業後,馮翔進入了武漢人熟知的「六角亭」,開啟了精神科醫生的職業生涯。由於精神病醫院不似綜合性醫院,夜班比較少,所以馮翔白天上班,晚上就去酒吧唱歌,他也成為武漢最早一批「酒吧歌手」。
2005年,馮翔決定離開工作十餘年的「六角亭」,他想成為音樂人,也許這是另一種「治癒人心」的方式。
馮翔開始了北漂。在北京,他先擔任了一家音樂網站的音樂總監,之後還為中國電影博物館創作了一部音樂劇,作為編劇之一,馮翔還拍攝了一部精神病題材的電影《保持安靜》。但這部電影並未如期上映,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他結識了後來一起合作《漢陽門花園》這張專輯的出品人盧中強。
北漂生活並不如想像中順利,在北京這幾年,他分別寫了三段廣告、一部紀錄片、一部微電影的音樂,但音樂創作的那些「正事」他覺得自己一件都沒幹。2014年末的某個夜晚,十年北漂生活的感觸與思鄉的情緒,在那天瞬間爆發,想着童年往事,馮翔寫出了那首《漢陽門花園》。
回到武漢後,駐唱之餘,馮翔堅持做音樂治療師。2018年起,馮翔接受老東家武漢精神衛生中心的邀請,每周兩次在心理創傷科為心理障礙患者做音樂治療。
2020年,他受好友盧中強的邀請,與19國50名全球音樂人共同製作了一首抗擊疫情公益歌曲《TOGETER》(《在路上》全球音樂人版),馮翔作為唯一一名中國音樂人獻唱。
「我還在堅持做音樂,希望能激勵更多音樂人和我一起,用詞曲來記錄武漢記憶,傳唱武漢精神,講述武漢普通人真情實感的故事,讓武漢方言、武漢文化廣為流傳。」馮翔說。
《漢陽門花園》歌詞
小時候的民主路冇得那多人
外地人為了看大橋
才來到漢陽門
漢陽門的輪渡
可以坐船去漢口
漢陽門的花園
屬於我們這些住家的人
冬天臘梅花
夏天石榴花
晴天都是人
雨天都是伢
冬天臘梅花
夏天石榴花
過路的看風景
住家的賣清茶
現在的民主路
每天都人挨人
外地人去了戶部巷
就來到漢陽門
車子多 人也多
滿街放的流行歌
只有漢陽門的花園
還屬於我們這些人
冬天臘梅花
夏天石榴花
晴天都是人
雨天都是伢
冬天臘梅花
夏天石榴花
過路的看風景
住家的賣清茶
十年冇回家
天天都想家家
家家也每天在等到我
哪一天能回家
銚子煨的藕湯
總是留到我一大碗
吃了飯就在花園裡頭
等她的外孫伢
冬天臘梅花
夏天石榴花
晴天都是人
雨天都是伢
冬天臘梅花
夏天石榴花
過路的看風景
住家的賣清茶
冬天臘梅花
夏天石榴花
晴天都是人
雨天都是伢
冬天臘梅花
夏天石榴花
過路的看風景
住家的賣清茶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