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上映的電影《牧馬人》,許靈均、李秀芝的形象仍然深入我心

2023年07月10日22:46:03 娛樂 1840

前兩天,無意中搜到謝晉導演拍的經典電影《牧馬人》,這部於1982年上映的以愛情、家國為基調的電影,包含濃郁的愛國、愛情和對自然與生命的敬畏與尊崇。劇中人物許靈均、李秀芝的形象仍然深入我心。這裡僅記述三點:

1.許靈均的重生

被錯劃成「右派」、被家庭(尤其是父親)遺棄的許靈均,無疑是不幸的。但他到了敕勒川那裡,從大青馬那裡領悟到了生命不能輕易絕望,而鄉親們的包容和溫暖讓他融入到了集體中。

許靈均終於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終於摘掉了右派的帽子,還做上了光榮的國家教師,這讓他覺得生命獲得了重生。他無比欣慰,覺得自己把自己的知識傳承給孩子們,讓草原上的孩子們開闊眼界,自己就活得有價值。

所以,許靈均能果斷拒絕億萬富翁的父親的出國移民邀請,情願奉獻鄉親、奉獻給教育、奉獻給祖國,這樣,他活得更有意義。

1982年上映的電影《牧馬人》,許靈均、李秀芝的形象仍然深入我心 - 天天要聞

2.李秀芝的執着

李秀芝,四川來的一位貧窮家的姑娘。因收到表姐來信,介紹她來成親,結果對象卻因翻車被砸死了。在無奈中遇到善良的郭pia子,經郭pia子介紹,與許靈均成家。她看得出來許靈均是個好人,努力勞動來改善生產生活,她養什麼成什麼,被鄉親們誇獎為「陸海空總司令」,養的有雞、鴨、鴿,還能脫土坯壘院牆。

在得知丈夫許靈均被平反後,李秀芝仍然淡定:你還是你,你當了官兒我也不稀罕,你再放二十年馬,我也不嫌棄。她對丈夫的愛,用她的話來形容,就是「把自己的心都扒給他了。」

1982年上映的電影《牧馬人》,許靈均、李秀芝的形象仍然深入我心 - 天天要聞

3.熱情包容的鄉親們

幫着許靈均張羅喜事的鄉親們,一天來回跑了30里路,給許靈均、李秀芝代辦結婚證的郭pia子,全生產隊每家出5毛錢湊給許靈均一家辦喜事,還有湊的糧票,大娘送過來的鋼筋鍋等,鄉親們一點都沒嫌棄過許靈均是「右派」。

為了不讓許靈均受到批鬥,機智的鄉親們出主意讓他參加上山放牧,不許這個右派不參加勞動,充滿了群眾式的智慧。

1982年上映的電影《牧馬人》,許靈均、李秀芝的形象仍然深入我心 - 天天要聞

總之,這部電影,看出了勞動人民的溫暖互助,對真善美的嚮往,對祖國的執着之愛,對純樸而永恆的愛情的讚美,對艱苦而又樂觀的普通勞動者的尊敬。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裏,每天都上演着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