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着就到年底了,大家又在加班加點地趕年終報表了吧。
那就跟鞍滅一起看看國內娛樂圈的年終財報吧,相信你會笑得跟鞍滅一樣的開心。
咱們先來看看內娛的老大,華誼兄弟。
這可是內娛的一哥,大哥大。
曾經國內娛樂業的最大公司,這家公司幾乎包攬了國內娛樂行業的超過八成頂極資源,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這個公司收攬了一眾頂級電影明星和大導演。
華誼兄弟的老闆也有一個雄偉的目標,那就是把公司做成中國的華納兄弟影業。
但是,到了2022年快要結束的時候,咱們再來看看曾經的內娛一哥,華誼兄弟。
下圖就是華誼兄弟的財務報告,從圖表上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來,華誼兄弟在2018年的時候,是呈現巨大虧損的,虧損三十多個億。
然後到了2020年,開始有了增長,增長了十個億。
2021年,華誼兄弟也增長了十個億,從2020年到2021年,連續兩年增長。然後到了2022年,再次雪崩,暴跌了一百六十點,虧損二十個億。
為了資料的準確,鞍滅特意在寫文章之前 ,又去仔細查了華誼兄弟的股票和K線圖,小夥伴們請看下圖。
從五日K線到日K,再到周K和月K,直到最後的年K,整個華誼兄弟的線條都是雪崩,一條明顯的塌方山崩線。K線從2017年的2月28日高點,一路崩到地平線以下。
鞍滅還查看了另一個影視行業巨頭,北京文化的財報。
結果你猜怎麼著,這個巨頭的情況比華誼兄弟還要糟糕,連續三年雪崩,從2018年崩到了2022年,只是在2019年的時候,勉強超過了零線,只能說不賺不虧吧。
遲遲沒有上的《封神三部曲》,還有《749局》,都是北京文化的。
在整個電影行業中,唯一沒有雪崩的,可能就只有博納影業了。
不過博納影業在2020年也掉下去了,沒賺到錢。
最讓小夥伴們沒想到的,可能就是光線傳媒了。
幾乎在所有人的眼中,這家公司的前景都是看好的吧,因為好多大賣的電影都是這家公司出品的。然而,光線傳媒2022年的財報,可能會讓所有人都傻眼。
光線傳媒從2018年的正收入,一路下跌到2021年的虧損36個億,直到2022年了,仍然虧損了負百分之八十。
再來看國內電影行業的另一個巨無霸,萬達影業。
萬達影業的財務像過山車,起伏巨大,相信小夥伴們都看出來了,這家公司這是大虧啊,底褲都要陪光了。
鞍滅在整理了所有二十多家國內影視行業巨頭的財務報表之後,得出一個結論,影視寒冬並非虛言,實際情況比寒冬還要嚴重。
在整個二十多家國內影視行業巨頭中,唯一沒有輸得這麼難看的,就只有一家搞電視的,電影公司幾乎全軍覆滅。
這家公司就是華策影視,不過它的財報也不好看,仍然是血虧的狀態。
但是它唯一與其他影視公司不同的點就是,它是唯一連續三年,都沒有掉下零線的公司,從圖表上看,也僅僅只是維持在零線上。
而且,它在2022年仍然是虧的,虧了七個百分點。
情況最好的應該是歡瑞世紀,這家老牌子的公司,在之前的時候,一直是血虧的。
然後,從2021年開始,這家公司開始往上走了,2021年的時候,雖然增長了百分之五十七,但是仍然虧了三個億,直到2022年,又增長了將近五十個百分點,才終於止住了虧損狀態。
從整個的國內影視行業巨頭的財報來看,僅僅只有六家公司在今年沒有虧損。
在下面的圖表上,墊底的三家分別是華誼兄弟,金逸影視和萬達電影。
最後一名萬達電影,在2022年賺了77個億,虧了5.33億,還倒貼了。
不知道各位在看了這個圖表之後,會是個什麼心情呢。
可能有小夥伴會像鞍滅一樣,開心到鼓掌。
昨天開獎的飛天獎,似乎也在證明一個問題。
資本一手打造出來的流量天堂幻象,再用這個流量天堂幻象來割韭菜的大好時代,可能真的要一去不復返了。
當然現在還是有非常多的粉絲,在被資本圈養,像養豬場一樣圈起來養,然後再宰殺,剝皮,售賣,獲利。
但是這個比例是在雪崩的,瘋狂追星的人,肉眼可見的快速遞減。
清朗行動之後,效應就慢慢開始了,剛開始還看不太清楚。
這種效應肯定還沒有達到高峰和高潮,但是跡象已經很明顯了,影視行業的大哥大和龍頭老大們,集體血崩,就是最好的證明。
鞍滅情不自禁就哼出了一句歌詞,咱們老百姓啊,今兒個真呀麻真高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