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為即將步入婚姻的感情傾盡財力
卻在分手後索要財物時意外得知
「未婚女友」竟早已結婚生子

一場看似普通的情侶糾紛
卻牽出了一起婚戀騙局
近日,嘉定公安分局嘉城派出所在處置一起婚戀糾紛警情過程中,發現女子文某涉嫌詐騙。該女子自2023年起隱瞞已婚身份,與男子楊先生交往,並以籌備婚禮等名義騙取38.8萬元。
事發當晚,民警接到一名女子報警稱,自己的「前男友」私闖民宅。到場後,民警發現一對男女正在激烈爭執,報警女子文某情緒激動,男子楊先生則稱是上門索要彩禮。「她拿了我幾十萬,現在跟我分手,錢也不還。」楊先生說。

在調解過程中民警了解到,兩人自2023年2月通過交友軟件相識,後發展為戀愛關係,並計劃結婚。期間,楊先生多次轉賬、贈予文某錢款,用於彩禮、生活和婚禮籌備開支,總額超過30萬元。「她說想跟我好好過,等時機合適就去領證,我相信她是真的想結婚。」楊先生說。
然而,今年初,文某突然提出分手,並遲遲不歸還款項。面對追問,她聲稱資金被家中理財產品鎖定,暫時無法歸還,只能打欠條緩期。「我媽那邊有個理財還沒到期,他非要我還錢,我說周轉一下,半個月後就還。」文某向民警解釋。
但隨着警方核查,事態開始反轉。通過後台系統,民警發現文某早在2017年已登記結婚,並育有兩名子女。也就是說,在與楊先生交往全過程中,文某始終處於婚姻存續狀態,卻一直以未婚自居,從未向男方透露真實身份。
更令人震驚的是,文某還註冊多個微信小號,其中一個冒充其母親,與楊先生溝通關於彩禮和分手事宜,試圖以「長輩口吻」拖延時間、轉移矛盾。

民警隨即將兩人帶回派出所展開調查。面對確鑿證據,文某最終承認,其隱瞞婚姻狀況、虛構結婚意願,確有騙財之意。
目前,文某因涉嫌詐騙罪被嘉定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婚戀關係中切勿輕信對方口頭承諾,尤其涉及財物往來時,應儘可能了解對方真實身份背景。若發現遭遇詐騙,應第一時間報警,依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