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
女兒回到娘家,總是會和母親有說不完的話,母女倆巴不得把一年積攢的話全都說個夠。
但是即便再沒心眼,有些話也不要說,說出口,除了惹出不必要的麻煩,給彼此心裏添堵,再無他用。
這兩樣東西,女人不要帶回娘家。
對婆家的抱怨
婆媳之間的矛盾,很多時候,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會變成兩個家庭的矛盾。
原本可能只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從女兒嘴裏傳到母親耳朵里,就有可能會發酵。
母親都心疼女兒,見不得女人受一點委屈,你可能只是隨口一抱怨,母親就有可能覺得是婆家人怠慢了你,對婆家生出怨懟。
電視劇《雙面膠》裏面,原本亞平和麗鵑彼此恩愛,婚姻很是幸福。
但是因為雙方父母的參與,導致最後婚姻成為了一場悲劇。
婆婆媽媽都攪合在小兩口的生活里,不斷地挑刺,製造衝突,說得多了,即使再有主見的人,都難免會聽進去一二。
婚姻就是要糊塗一點過,不必把兩個人之間的矛盾升級成為兩家人的矛盾。
不必把對婆家的不滿傳輸給娘家人,清醒的女人,都懂得兩頭瞞,而不會兩頭傳。
多說婆家的好話,多誇誇丈夫,大過年的,少說抱怨話,少說負面話,讓家人安心過個開心年。
對兄弟姐妹的指責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
越是留在父母身邊的,往往是被嫌棄的那一個,反倒是嫁出去的女兒,不和父母待在一起的孩子,卻頗得父母心。
不過是因為近者無懼,越是距離近了,日日相處,就會忽略掉很多好的地方,生出嫌隙。
而距離產生美,嫁出去的女兒,不在父母身邊,偶爾回去,就會覺得分外親近。
每次回娘家,我的媽媽都會和我抱怨我姐和我姐夫,我姐是留在父母身邊的,我是出嫁女兒。
以前的我,聽到我媽的抱怨,就會義憤填膺,對我姐和姐夫產生怨氣,甚至有時候會出口指責我姐。
後來我才意識到,相比起我姐而言,我的付出少之又少,我父母的事都是我姐在操心,小到日常買菜買衣服,大到去醫院看病,幾乎都是我姐陪伴。
我又有什麼資格,回過頭來對我姐進行指責呢?
人與人之間,一旦有了交集,就會有矛盾,就算是親生父女,母子也是如此。
父母有時候對兄弟姐妹有怨氣是理所當然,他們也只是想找個出口傾訴一下,你就聽聽罷了,不必上綱上線,更不要隨意指責兄弟姐妹。
凡事先自省,再去評判他人,你都沒有做到對父母絕對的上心,就沒有資格評價別人。
大年初二回娘家拜年,原本是喜慶團圓的日子,不必因為一些抱怨的閑話,而影響過年的氛圍。
就算你對婆家人再有怨氣,對兄弟姐妹再有不滿,也不必在這個時節說出來。
而且女人一定要清醒一點,說話做事,要多過過腦子。
想一想,你對父母說婆家的怨言,有什麼好處?除了影響兩家人的關係,有何益處?
你指責兄弟姐妹前,先想一想自己對父母是不是問心無愧?
平日里多對父母表達關心,要比你為父母出頭討伐兄弟姐妹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