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狀態:小滿

2024年05月20日07:05:19 情感 1649

入夏以後,雨水豐沛,綠蔭發於烈日,萬物始於繁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

「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


小滿麥未滿,時令愛已至。

江南正是梅子金黃杏子肥,淮河以北則又麥花雪白菜花稀。


人生最好的狀態也恰恰是小滿未滿,「小」中有謙遜,「滿」里藏歡欣。


古人常說:

「水滿則溢,月圓則虧。」

萬事不可太滿,過猶不及。


小滿的生活,有福不享盡,留着三分給他人;


有利不佔全,讓着三分給他人;


有功不貪盡,分出三分給他人。


有缺才能有進,有空才好收新。

人生最好的狀態:小滿 - 天天要聞



人生最好的狀態:小滿 - 天天要聞

物質小滿:簡單比複雜更奢華

菜根譚》中說: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


此中大有佳趣。」

花盛就會凋零,酒過容易傷身,生活中的物慾不可太滿,太滿便少了樂趣,更甚者會給自己惹禍上身。


《史記·酷吏列傳》中曾經記載過一位酷吏斂財的事迹:


王溫舒從小橫行鄉里,從不勞作,以打家劫舍為生。


後來,他被衙門看重。


有了官方背景的王溫舒,更加肆無忌憚,頻頻斂財,每次出差都給自己撈夠好處。

同事曾經看到他把整箱的珠寶放在自己的車上,公然佔為己有。


事情早晚有敗露的一天,果然,很快他被人舉報貪污。


當同僚從他家抄出大量的財物之後,他悔恨不已地說:

「都是貪戀這些外物害了我!」


古人說:

「物物而不物與物,念念而不念於念。」


物質是人生活的必需品,夠用即可,貪念成災。


古時宋國有人得到一塊寶玉,就去獻給名臣子罕


結果子罕不要,並對送玉的人說:

「你覺得玉是珍寶,而我覺得不貪才是珍寶。


我拒絕接受你的玉,這樣你的珍寶和我的珍寶都保住了。」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愛之過甚,就容易動搖心中所信了。


俗話有:

「天道忌滿,人道忌全;萬物有度,過則為災。」

生而為人,應行有所止,欲有所制。


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不過一塌之眠。


熱衷於物質的人,就會被物質所困,最後失了分寸,難免傷及性命。


洪應明說:

「心無物慾,即是秋空霽海;坐有琴書,便成石室丹丘。」


心中不貪圖物慾的人,有如秋高氣爽、汪洋大海般的明朗遼闊,即便是在簡陋的家中,也能悟出最高的道法。


人若能駕馭自己的物慾,便能懂得:


真正的奢華是內心豐盈和精神飽滿。

人生最好的狀態:小滿 - 天天要聞


人生最好的狀態:小滿 - 天天要聞

友誼小滿:無用比有用更適用

有段時間,莊子對朋友之間的關係非常疑惑,就去問一個叫桑雽的智人。

桑雽告訴他: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智人以為,朋友不在於多,也不在於來往是否密切。


君子處理友情的時候,與人相交如水。


看似這些朋友「無用」,實則在關鍵時刻會挺身而出,因為真正的友誼不需要刻意地親密自會心心相印。


反而那種嘗似蜜甜的朋友,僅靠外在形式證明友誼,多數會因為利益糾葛而分道揚鑣。


友誼小滿,有事才能完滿。

莊子和好友惠子是知己好友,但經常因為主張不同而多有爭執。

有一次兩個人因為觀魚吵了起來。

莊子說:

「你看這魚,自由自在地游,多麼快樂呀!」


惠子卻覺得:

「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是不是快樂呢?」

於是他們就每個人是否能完全理解別人的感受而展開了討論。

結論是: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哪怕是最好的朋友,也會有分歧,同處可交心,不同之處能包容,才能讓友誼長久。

友誼小滿,既有思想如出一轍,近乎一人的愉悅相知,也能保持人格獨立,讓彼此都能展示自己的個性。


後來莊子經過惠子的墓,便和弟子說:

「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以與言之矣。」


一句「惠子知我」,道明了莊子對朋友的思念和遺憾。

惠子對於莊子從無所求,莊子對惠子也無利益相托,所以他們的友誼才如此純粹和深刻。


朋友不是玩伴,也不是人脈,看似無用之交的友誼,雖不能錦上添花,但一定會雪中送炭。


他在關鍵時候總能給你支撐,渡你過河。


無用之交的有用,在於相互認同,彼此理解,對方互為一方凈土。


以勢相交的朋友,勢敗則倒;以權相交的朋友,權去則棄;以情相交的朋友,情斷則傷。


只有無用相交,才能久遠。

人生最好的狀態:小滿 - 天天要聞

人生最好的狀態:小滿 - 天天要聞

工作小滿: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明朝有個大臣叫錢宰


他覺得每天凌晨四點就要起床更衣,趕去宮中打卡太累了。


更何況,有時候還會因為領導遲到而等很久才能彙報工作。


於是他就寫了一首牢騷詩:


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門朝見尚嫌遲。

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數時。

結果這首詩被朱元璋聽到了,他哈哈大笑了一番,就痛快地讓錢宰還鄉去了。


工作千萬條,開心第一條。

在崗位上,如果因為追求完美讓自己不開心,那這工作還不如就算了。


因為朱元璋體諒下屬,沒有無故責罰,也被人稱為君子之舉。


這樣上下都滿意的結果,真的很好。


蘇軾的弟弟蘇轍官至宰相,但是為了救哥哥索性辭官不做,希望能用自罰來減輕哥哥的流放之罪。

工作嘛,能實現抱負當然是好的,但在親情面前,一定是後者更重要。


有人說,現代人好像把自己注入了興奮劑,演變成一架能效機器,試圖用整個生命填滿工作,以求取最大的價值。

這是一種迷失,讓工作本身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工作小滿,允許在工作中犯錯,才能有人敢於嘗試不同的方法去完成工作。

沒有人可以達到工作完美,因為完美的定義因人而異,「完美」這個概念本身就是個悖論


極端的完美主義工作者是大多數打卡人不幸福的主要原因,而且也會破壞輕鬆、友好的工作氛圍。


人生只有破除執念,才能更好地享受成果。


曾國藩給自己的書房起名叫「求闕齋」。

他想時刻提醒自己不必要求完美,工作小滿意味着既承認了自己的進步,又提出了上升的空間,一直努力才是常態。

人生最好的狀態:小滿 - 天天要聞

人生最好的狀態:小滿 - 天天要聞

人生小滿:成長比成功更勵志

呂氏春秋》中有句話:

「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


人生完美之後都是下坡路。


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他從不把高官厚祿放在眼中,在任上時一心都是百姓。

後來因為災年開倉振民被革職,卸任時全城百姓都來相送。


要說成功,鄭板橋失敗了,他把工作都搞丟了。


可全城百姓的肯定,遠比位及人臣更讓人欣慰。


成功,本就是個世俗概念,說起來,自我體驗遠比世俗認可更有意思。


著名的內閣首輔張居正,生前位高權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謂成功人生。


可他死後並不得安靜,萬曆帝以莫須有的罪名罰抄了他的府邸,家中親人因為這次劫難餓死了幾十口。


即便之後張居正被還以清名,但是家中老小,乃至波及的族人都已經無法再生。


世俗標準下的成功,又能快活幾時呢?


「滿招損,謙受益。」

風頭太過,就會遭殃。


人生不能太滿,也不用太滿,小滿的人生,有留白,才有保障。


季羨林曾說:

「每個人都想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


然而,自古至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也是沒有的。


所以,不完滿才是人生。」

接受人生的缺憾,也是一種完滿。


一如人在爬山時,如果非以為山巔的風景才好看,那麼就會錯過半山腰的涼風和日落。


人生一場,終點不明,享受成長的過程遠比成功更重要。


小滿時節,萬物盈而未滿,一切欣欣向榮。

「何須多慮盈虧事,終歸小滿勝完全。」

生活中,物慾小滿的人,懂得簡單比複雜更奢華的道理;


友誼小滿的人,深知無用比有用更重要的智慧;

工作小滿的人,明白完成比完美更要緊的法則;


月圓則虧,水滿則溢,人生小滿,才更多開心!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弟弟去世20天,我高考完才知道!」網友熱議:該說嗎? - 天天要聞

「弟弟去世20天,我高考完才知道!」網友熱議:該說嗎?

高考重要,還是親情重要,如果是你怎麼選?近日,一女孩高考結束後,卻被告知,她心愛的弟弟已經去世二十多天。女孩的後悔女孩的弟弟年僅3歲,因為年紀小,父母對弟弟關注更多一點,女孩對此也常有怨言。甚至在高考期間,因為家裡沒有打電話,在電話里抱怨母
丈夫得知妻子出借20萬後輕生,真是悲劇,敲響警鐘 - 天天要聞

丈夫得知妻子出借20萬後輕生,真是悲劇,敲響警鐘

#丈夫得知妻子出借20萬後輕生#不論一個人負債多少,都不要選擇輕生,活着就有希望。6月10日有媒體報道,福建莆田,一女子瞞着丈夫借給別人20萬,沒想到到期了,錢拿不回來。所以說不要想別人的利息,這真的很不靠譜,常在河邊走,早晚要濕鞋。錢只有
我55歲,老公才45歲,為了不顯老我天天去美容院做保養 - 天天要聞

我55歲,老公才45歲,為了不顯老我天天去美容院做保養

早知道我今天上午呆在家好好寫頭條了,免得出門受刺激。小區附近新開了一家艾灸館,可以免費體驗一周,朋友非要我陪着一起去做個艾灸試試,我想着最近老是下雨身子總覺得很沉重去做一下艾灸可能會舒服點。到了艾灸館人挺多的都在排隊,老年人嘛一邊排隊就一邊
我退休金5千帶孫6年,70萬給兒媳,我1百買大衣兒媳說我敗家 - 天天要聞

我退休金5千帶孫6年,70萬給兒媳,我1百買大衣兒媳說我敗家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本文為微小說,情節虛構,請理性閱讀。王大媽是一個退休金五千元的普通老人,年輕時在工廠工作了一輩子,退休後和老伴老李一起住在一個老小區里。小區環境雖然不算太好,但對她來說已經很滿足了。
心眼壞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點,千萬不要深交! - 天天要聞

心眼壞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點,千萬不要深交!

現實里,成年人交朋友的時候,心眼好壞,是交往的一個重要標準。而不是光看錢。心眼壞的人,哪怕你跟他,再有共同話題,你也要敬而遠之。因為這類人的做人標準,跟你完全不同。你可能遵守道德規則,但是他們,卻完全視道德於無物。你跟他們交往,很容易吃虧。
一個家庭越過越好,一定懂得相互滋養 - 天天要聞

一個家庭越過越好,一定懂得相互滋養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庭的和睦不僅關乎個人的成長,也體現着社會的和諧發展。家庭是人們情感的港灣和精神的寄託,當家庭成員之間關係和諧、相互關愛時,家庭就成為了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人們能夠得到身心的放鬆和滋養,更好地面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