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2024年03月09日21:15:15 情感 1682

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 天天要聞

有這樣一句話:

愛之深,責之切;用之重,求之遠。

在關係中,常常有人會以愛為名,為自己和他人套上枷鎖。

但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關係中越是用力,結果越是適得其反。

或許,人到中年才懂得:

女人最好的活法,都在「解綁」這兩個字里。

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 天天要聞

解綁丈夫:感情如面,最忌越界

周國平曾經說過:

「要親密,但不要無間。

人與人之間必須有一定的距離,相愛的人也不能例外。」

婚後,很多女性常常對丈夫感到失望。

這是因為,隨着激情退卻,伴侶因熱戀加持的光環慢慢消散,我們開始發現對方的缺點和毛病。

尤其在走入婚姻後,朝夕相處,更容易引發矛盾。

於是有了心理落差,想要讓他變成自己認為「應該」的樣子,不斷給伴侶施壓。

讓好好的夫妻關係,變成了拔河般的持續拉鋸。

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 天天要聞

一位朋友,已經結婚五年多。

他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照顧家人無微不至,更懂得陪伴孩子成長。

只是閑暇之餘,喜歡打遊戲。

在一次家中聚會上,朋友提及一款遊戲。

他妻子聽到後插了一嘴:

「都三十多歲的人了,上有老下有小,還有心思打遊戲!」

這讓朋友深感尷尬。

飯桌上,朋友妻子的批評也沒有停止,繼續數落丈夫的種種不是,包括沒有上進心和不願跳槽等等。

平日里,兩人也是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矛盾衝突不斷。

也許有人會覺得,妻子的行為,也是為了整個家庭好。

然而,這種打着「為你好」旗號施壓的行為,恰恰是親密關係的大敵。

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 天天要聞

俄羅斯作家邦達列夫說過:

「人類的一切痛苦根源,都源於缺乏邊界感。」

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如果家庭中有一方常常「越界」,那麼夫妻關係很難和諧。

這種「越界」,有時是對於伴侶工作的指手畫腳,有時是強迫伴侶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有時是對於伴侶父母的出言不遜。

當一方在婚姻中不斷感到自己的邊界被冒犯,要麼忍耐沉默、裝聾作啞,要麼歇斯底里、徹底爆發。

但無論哪種結局,都會讓彼此的感情遍體鱗傷。

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 天天要聞

在婚姻關係中,有兩種活法:

有的女人把自己活成一棵樹,儘管經歷風吹雨打,也始終向下紮根、向上生長,在關係中怡然自得。

還有些女人把自己活成了一株藤,不斷地苛責自己和身邊的人,希望對方達到自己的期望,結果在關係中常常失望。

最舒服的婚姻關係,不是融為一體、不分彼此,而是兩個人並肩船頭,共同抵禦現實的風浪。

他們懂得守護彼此的邊界與底線,以一種從容而愉悅的方式,在生活的洪流中攜手前行。

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 天天要聞

解綁孩子:親子如尺,必須有度

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生育帶來的改變,堪比一場海嘯,席捲着她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有了孩子之後,她們不得不面對家庭結構的重塑,容顏身材的變化,以及心態性格的轉變。

許多女性會因此主動「殺死」過去的自己。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她們的角色是母親,是妻子,卻很少有時間做自己。

失去自我的媽媽是什麼樣子?

看電影《學爸》中的火嫂就知道了。

萬茜飾演的火嫂,為了兒子箭箭的前程,幾乎可以付出一切。

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 天天要聞

為了讓兒子上更好的小學,她跑了半年才找到一套合適的學區房,不惜讓火哥借錢換房。

為了讓兒子成績更好,她每天在旁邊輔導作業幾個小時,脾氣上來了打完孩子打老公。

兒子參加游泳比賽,她下了死命令,必須拿冠軍……

火嫂覺得,所有的媽媽都在為了孩子努力奮進,如果自己鬆懈下來,孩子就輸在起跑線了。

她把人生的重心都放在「雞娃」上,卻很少花心思善待自己和愛惜自己。

在如影隨形的焦慮和壓力下,她逐漸變得面目全非,曾經的溫柔與美麗已然消逝無蹤。

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 天天要聞

然而,她「雞娃」的結果卻是,兒子箭箭內心痛苦不堪,一度離家出走。

結婚後就一定要整天圍着孩子轉嗎?

一位朋友玲玲用實際行動回答了,未必要如此。

孩子小學以前,玲玲經常在周末把女兒扔給老公和父母半天時間,自己出門逛書店、看電影……

這短暫的獨處時間,讓她得以做回自己,釋放壓力,調節情緒。

孩子小學以後,她經常帶女兒參與戶外活動,等寒暑假了也會利用年假來個親子游。

玲玲說:

「我女兒以後能夠健康快樂,有一技之長能養活自己就行。

與其雞娃,不如雞自己,想要更好的工作與生活,自己努力爭取就是了。」

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 天天要聞

越來越多的獨立女性,把養育孩子的過程看作是一場人生經歷。

比起動不動苦口婆心、喋喋不休,她們更願意把孩子當作是飯搭子、玩搭子,陪孩子一起享受人生這趟旅程。

她們不熱衷內卷,不迷信雞娃,更不會寄希望於孩子來圓夢。

她們給予孩子最珍貴的禮物,是那份對世界的寬廣認知與對生命的深沉熱愛,是讓孩子的內心成長得強大而富饒,足以抵禦外界的風風雨雨。

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 天天要聞

解綁自己:活出自我,頂級自由

很多人覺得,一個「好女人」應該是全方位的:

婚前應該做個獨立自主的好姑娘,婚後應該做個賢良淑德的好妻子,有了孩子後應該做個慈愛有加的好媽媽。

但有時候,越是努力追求眾人眼中的「好」,距離內心的幸福就越遙遠。

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 天天要聞

曾經在一個心理學專欄中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妻子在生完二寶後不久,就發現老公出軌了,還是孕期出軌。

雖然他們很快就離婚了,但是之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她的心情都很低落。

每次想到自己是個「離婚帶娃」的女人,她都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是個大寫的失敗。

她想把工作做好,卻難以集中注意力,頻頻出錯。

她想要對兩個孩子更加關心,但受到狀態的影響,又忍不住發脾氣。

儘管在這之後她會很自責,卻依然控制不住。

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 天天要聞

最後,她決定接受「自己離婚後心情不好」的事實,不再強迫自己做個「好員工」和「好媽媽」。

而是選擇停薪留職,帶着孩子回到父母家住了半年。

曾經,她那麼擔心別人會因為離婚而對她有所議論,但最後,她發現是自己想多了。

其實大家都很忙,根本沒有多少人關心她到底是不是離婚了。

半年以後,她終於走出低谷,重回崗位,並開始親力親為地照顧孩子。

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 天天要聞

無聲告白》中有一句話: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有些女人,時常為外界的評判所困。

一旦沒有達到周圍人的期望,便容易陷入「我不夠好」的自我懷疑當中。

然而,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活法,我們的努力應該是為了內心的幸福,而非他人的評價。

女人最好的活法,不是獲得外界的讚譽,而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不是迎合他人的期待,而是學會理解自己、悅納自己。

生活,無需他人定義,與其在別人的眼光中消耗自我,不如沉浸式做自己。

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

智慧的女人,很少把幸福快樂的期望寄托在別人身上。

她們懂得,與其把自己與他人死死捆綁,不如學會釋放,方能擁抱更寬廣的天地。

解綁丈夫,夫妻之間才會有更多的理解與尊重;

解綁孩子,孩子才會有心力走向更遼闊的世界;

解綁自己,才能於歲月長河中修鍊怡然自得的心境。

一個女人最好的活法,莫過於學會「解綁」。

願你在生活的旅途中,活得隨性一點,該忘的要忘,該放的要放,還自己和他人一方晴空!

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 天天要聞

— END —

人到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2個字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