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生活的必需品嗎?

2023年06月24日20:47:07 情感 1283

前些年大火的都市情感劇《我的前半生》,便是講述婚變後女性成長故事的典型例子。33歲的羅子君原本是個資深的全職太太,每天孩子上學、老公上班,一日三餐和各種繁瑣的家務都有阿姨負責打理。若不是丈夫陳俊生的背叛,她就打算一輩子這樣四體不勤地生活下去。

婚姻是生活的必需品嗎? - 天天要聞


最終,在好朋友的鼎力相助之下,她從蠻橫潑辣的家庭主婦轉變為洒脫幹練的職場女性,煥發著前所未有的獨立自信之美。


她的經歷,完美詮釋了「婚姻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敢愛敢恨、當斷則斷,無論是結婚還是離婚,最終目的都是獲得幸福。

婚姻是生活的必需品嗎? - 天天要聞


婚姻的基礎是愛情,是無私的奉獻,絕非功利的索取。愛情產生之後,同樣需要兩個自我的相互尊重、接納,給自我發展留足餘地,支持各自自我的發展,並相互鼓勵,相互扶持。必要時,為了成全成就另一方的自我,或許還要作出犧牲,愛情才能得以長久地保持和延續。倘若沒有愛情,甚至在一起會痛苦,這樣的婚姻關係也沒什麼好留戀的。


人的一生就如同一株植物,從播種發芽到開花結果,最後枯黃零落,歸於塵土,其中的每一步都是必經的過程。而這其中的養分,除了愛情的滋潤以外,更需要自己給自己!


傲慢與偏見》里有這樣一句話:「但凡家境不好而又受過教育的青年女子,總是把婚姻當做僅有的一條體面的退路。」

婚姻是生活的必需品嗎? - 天天要聞


愛情不是必需品,婚姻更不是退路。無論是社會新聞還是電視劇中,新時代女性都在教我們如何去愛,更教會了我們如何做自己。


如果因為婚姻而放棄自我成長,那麼當它失去平衡的時候,就會束手無策。


愛情的出現不過是人生的一段風景,更重要的是為自己而活。有了它是錦上添花,沒有它我們依然可以孤芳自賞。


所以,當遇見不對的愛情時,適時地抽身未嘗不是更好的選擇。還是那句話,結婚也好,離婚也好,終究都是為了幸福。但願你我都能更好地為自己而活!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婚姻的扎心真相:誰講理,誰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婚姻的扎心真相:誰講理,誰就輸了

「魚要講水,人要講理。」很早的時候,我們就被這樣的心靈雞湯餵養——「講理走遍天下,不講理寸步難行。」於是,與陌生人講道理,與朋友講道理。然而,當我們踏入婚姻的殿堂時,卻發現,那些條條框框的「道理」似乎失靈了。環視身邊,很多失敗的婚姻就是敗給
大齡單身男女,開始在直播間連麥相親 - 天天要聞

大齡單身男女,開始在直播間連麥相親

#頭條創作挑戰賽#☉作者 | 暮歲十點讀書會出品相親這個標籤,曾與奇葩經歷、焦慮吐槽等內容緊密綁定。無數年輕的單身男女,或是迫於家裡的壓力,或是無法拒絕熟人的介紹,紛紛踏上了相親之路。
年紀越大,桃花運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氣」 - 天天要聞

年紀越大,桃花運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氣」

有人認為,男人的魅力如流星,隨着年華老去便會黯淡。我卻認為,真正有魅力的男人,越到中年,越顯現出獨特的吸引力和成熟魅力。他不是靠外表博得好感,而是憑藉底氣、才氣與和氣,把歲月沉澱為自己的財富。年紀越大,越像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書,每翻一頁都令
人到中年想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現實嗎?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想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現實嗎?

有位作家曾說過:無論男女如果沒有獨自生活的能力,沒有人會成為你生命中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最終的庇護所。女人要明白,真正的幸福是靠自己完成的,與他人無關,有一個愛你的人是福氣,能夠愛自己則是能力!深以為然,發現了嗎?
父母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對嗎? - 天天要聞

父母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對嗎?

家中長輩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這做法對嗎?生活往往充滿了無法預料的複雜與衝突,尤其是家中長輩離世,親情,責任,習慣和現實之間的拉鋸,往往讓人無法喘息。現在的年輕人真的無情無義,太可怕了,父母死了也不報喪,不通知親朋好友,
帶外孫10年,女婿說養老不關我事,我收回房,讓女婿全家睡大街 - 天天要聞

帶外孫10年,女婿說養老不關我事,我收回房,讓女婿全家睡大街

十年辛勞換寒心晨光透過紗窗灑進廚房,陳玉蘭揉了揉發酸的肩膀,將剛蒸好的小籠包端上餐桌。案板上,剁碎的豬肉還帶着新鮮的涼意,那是她今早五點就去菜市場挑的前腿肉,為的就是讓小宇吃上一口熱乎的鮮肉包。「媽,小宇校服找不着了!」 蘇曉雯的喊聲從卧室
痛心!18歲女孩溺水而亡,遺書提到4人,最後一句話讓人淚奔 - 天天要聞

痛心!18歲女孩溺水而亡,遺書提到4人,最後一句話讓人淚奔

18歲的女孩,本應該坐在教室里好好地學習,在父母面前撒撒嬌,好好享受地生活,享受大好青春,可花兒一般的年齡,她的生活卻沒有那麼美好。李艷君,18歲,來自廣西,在當地的一所民族商業學校讀中專,5月1日這天學校放假,很多孩子都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