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60歲,還堅持「外出打工」賺錢的人,多半有這些遭遇

2022年10月06日13:25:43 情感 1288

臨近60歲,還堅持「外出打工」賺錢的人,多半有這些遭遇 - 天天要聞

有詩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那些「付出一生」的人,活成了最為崇高,而又最為悲苦的模樣。

這句詩,不僅是對老師的寫照,更是對普通家庭父母的真實反映。

有太多的父母,為了家庭和後代辛苦了一輩子,也沒有享過什麼福。等到了晚年,還依舊為了錢財之事兒而煩惱。也許,他們要為了子孫後代「燃燒」到了最後。

長輩上了年紀了,理應安穩退休就行了,為什麼還要為了錢財之事兒而發愁呢?

最為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兒女的生活壓力太大,根本就養不起父母,父母還需要補貼他們。這個時候,父母不就只能拖着年邁的身軀去工作嗎?

大城市裏面的老人,退休金比較高,而且有着諸多資產,那他們不需要繼續打工,也很正常。可是,對於農村或者小城市的中老年人來說,他們的退休金不高,生活的物價在上漲,那他們不就只能繼續外出打工嗎?

臨近六十歲,還堅持打工賺錢的人,多半有這些遭遇。

臨近60歲,還堅持「外出打工」賺錢的人,多半有這些遭遇 - 天天要聞

一、孩子無法養活父母,父母只能去打工。

生活,永遠都不是一塊平地,而是一座高山。無論我們如何攀登,依舊難以翻過它。為什麼呢?因為個人的力量,那是渺小不堪的。

有句話概括得很到位,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的肩上,就是一座山。

農村出來的孩子,既買不起房子,也買不起車子,只能幹着996的工作,工資還不高,那他們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其他的事兒,根本不敢奢望。

父母知道孩子的不易,也明白生活的艱辛,所以他們就會繼續外出打工,希望可以緩解家庭以及兒女的壓力,不至於他們越活越疲累。

見到過一些退休的老人,為了賺那兩千多塊的工資,還需要起早貪黑地去工廠當保安。用他們的話來說,能夠再賺一點小錢,就很不錯了。

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選擇自己的人生。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還有無數的普通人,在起早貪黑地過日子。

臨近60歲,還堅持「外出打工」賺錢的人,多半有這些遭遇 - 天天要聞

二、為了孩子能夠結婚生子,父母只能去打工。

有這麼一戶家庭,父母為了孩子可以結婚生子,所以他們掏空了棺材本,讓孩子去買房子。最後,他們還欠了一百多萬的外債。

看到孩子一個月六七千元的工資,父母也感覺孩子壓力山大。為了儘早還清貸款,兩位已經退休的老人家,還堅持外出打零工,賺點苦力錢。

有些親戚就特別疑惑,為了孩子能夠買房結婚,這麼做真的就有價值嗎?

這對父母只說了一句話:「我們也不知道有沒有價值。我們只知道的是,孩子也不容易,如果連我們都不幫他們,難道要我們看着他們倒霉嗎?」

吃肉的人,永遠不懂得沒得吃的人的痛苦,這是必然的。就像有錢人,總認為七位數是小錢,但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七位數就已經是天文數字了。

普通人家的父母,除了打工,其實也別無選擇。也許,苦了自己,讓孩子稍微幸福一點,也算是父母為孩子做的付出和貢獻了。

臨近60歲,還堅持「外出打工」賺錢的人,多半有這些遭遇 - 天天要聞

三、身體還行,不想宅家生活。

上述那兩種父母,之所以要外出打工,就是為了減輕孩子的負擔。而還有一種父母,他們堅持外出打工,其實是為了擺脫「宅家」的生活。

小區當中有一位老人,身家八位數,名下還有三套房子,可她退休後,還是在街道當清潔工,幹活也特別賣力,讓身邊人都感覺到不解。

有人就問她,張大姐,你都那麼有錢了,怎麼還出來當清潔工呢?

張大姐只回了一句話:「當清潔工,只是為了讓自己有點事兒做,不至於每天在家渾渾噩噩,跟外界脫節罷了。」

有一部分中產的中老年人,雖然年輕的時候積累了不少的錢財,生活的壓力也不大,可他們對於生活,還是有一定的要求,那就是不能閑下來,要給自己找些事兒做。

生活,可以享受。但享受久了,又覺得特別膩。因此,外出體驗生活,繼續打工,算是一種對於枯燥生活的「調節」了。

臨近60歲,還堅持「外出打工」賺錢的人,多半有這些遭遇 - 天天要聞

寫到最後

談到這裡,相信我們會明白一個真相,已經退休的中老年人外出打工,就只有兩個目的,要麼是為了減輕孩子的負擔,要麼是為了不讓自己閑下來。

前者,一般都是普通人,沒啥存款和錢財。後者,一般都是中產及以上的有錢人,只為了體驗生活。當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人生追求,這是很正常的。

但還是要說,不論在什麼時候,都不該戴有色的眼鏡,去看待年老還出來賺錢的老人。他們對於人生和家庭的責任心,值得我們學習和欽佩。

文/舒山有鹿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武漢老兩口趕到上海見到失聯14年的兒子:「爸媽不怪你……」 - 天天要聞

武漢老兩口趕到上海見到失聯14年的兒子:「爸媽不怪你……」

極目新聞通訊員 唐時傑14年,足以讓青絲染上霜白,足以讓青澀的少年長成大人,卻不能讓父母忘記孩子的眉眼。5月25日,當吳爹爹和老伴輾轉趕到上海見到兒子吳某某時,得知父母一直在牽掛自己,他泣不成聲。5月27日,兩位老人回到武漢後,來到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球場街派出所贈送錦旗,感謝民警幫他們找到了失聯14年的兒...
從不走動的親戚,家裡有事要隨禮嗎? - 天天要聞

從不走動的親戚,家裡有事要隨禮嗎?

#認證作者激勵計劃#久遠的往事我父親生前是援朝退伍才分配來丹東轉來大連的,所以我們家親戚都不在身邊,有的在山東老家,有的在千里以外的城市。父母不是有錢人,所以「富在深山有遠親」根本不存在。父母那一輩,遠親幾十年都不和我們家來往,比如山東的幾
63歲阿姨自述:跟親家公搭夥8年,雖沒領證但我們也過得舒心滿足 - 天天要聞

63歲阿姨自述:跟親家公搭夥8年,雖沒領證但我們也過得舒心滿足

秋葉戀歌"張大姐,聽說你和老李搭夥過日子都八年了?這事兒真的假的?"村口的王嬸一臉好奇地問我。我抿嘴一笑,手裡繼續擇着菜,"日子嘛,就是過,能過舒坦些,何必跟自己過不去?"這話說得輕巧,可當初若不是兒子媳婦去城裡買房子,把孫子也接走了,我和
保姆的修養(571)是算計還是計較 - 天天要聞

保姆的修養(571)是算計還是計較

家政行業亂象叢生,各種家庭五花八門,本文僅代表個別現象,請理智看待,不要上綱上線,對號入座!謝謝!正文:垚敏的工作告一段落,她按照原定的行程,要去陽朔,之後轉海南,過完年初五回來,還打算去長白山。她完整的假期也不多,哪裡都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