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人脈關係總是很差?因為你習慣性多做一件事

2022年07月04日18:05:26 情感 1128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人際關係之中,我們會發現如果一個人的人緣非常好,那麼他一定是非常有價值的。

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霍斯曼曾經針對人際關係提出了一個理論:人際關係的交往本質上就是一種社會交換的過程,能夠給彼此相互所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們要知道,真正人際關係實際上是一種「互惠」的關係。

為什麼你的人脈關係總是很差?因為你習慣性多做一件事。

如果一個人總是喜歡多做一件事——以自己為中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那麼這個人的人緣就會非常差。

為什麼你的人脈關係總是很差?因為你習慣性多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著名的人際關係專家卡耐基也曾經說過:「每一個人都是非常關心自我的,但是情商非常高的人也知道,想要真的擁有非常好的人脈和價值要懂得和別人主動溝通,並且能夠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調動自己的用處去讓別人在自己身上看到價值,才能贏得別人的好感。

所以一個人之所以人緣這麼差就是因為他總是以自己為中心,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擁有更多人脈,一定要懂得放下唯我獨尊的心態,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理解別人,了解別人的內在需求,給別人帶來充分的收益,才能擁有更好價值的人脈。

為什麼你的人脈關係總是很差?因為你習慣性多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或者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人際關係也是一種「等價學說」,也叫作「公平理論」,心理學中的相關概念為「互惠原理」,也就是說人們在建立關係的時候會非常注重得失,注意自己所付出的東西是否能夠在對方那裡得到正比的回報,如果這種關係是公平的就會持久,如果是不公平的就會決裂!

而且有一句話叫作「相似的人適合當朋友,互補的人適合當戀人」,一個人之所以人緣比較好也是因為他能夠和身邊的人引起共鳴。

因為所謂的「相似感」是非常能夠讓別人產生滿足感的,因為你會發現自己的觀點被被人所認可,和他人擁有相同的想法、價值觀和願望的時候,就能建立一種相對「親密的關係」,這在心理學中被叫作「態度的一致性」。

為什麼你的人脈關係總是很差?因為你習慣性多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我們想要得到更多的人支持,擁有更好更穩定的人脈,就要懂得給予他人一定的幫助,如果過度索取就會讓自己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差,只有維持平衡才能打造相對等的關係,對等是親密關係的基礎也是延伸的體現。

所以如果我們總是只顧自己,而不懂得維持雙方的平衡,我們就會失去朋友,失去人脈,建立「蹺蹺板」類型的人脈才是關係長久維繫的關鍵。

這裡我們也需要對所謂的人脈進行重新定義,「人脈」的真正價值並不是認識人的多少,而是人脈的價值,和人脈所帶來的等價交換。

為什麼你的人脈關係總是很差?因為你習慣性多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定律叫作「六人定律」,指的是任何兩個人都可以通過六個人來聯繫關係,那麼每個人都可以利用這種關係網和陌生人搭上關係,從而彼此熟悉。

所謂擴大自己的人脈圈價值就在於結識更多能夠提升自己的人,並且找到一個平衡點,讓自己的人脈不是一種無效的人脈。

因為每一個人在社會中都是相對非常自私的,那麼所謂的人際交往在本質上也是一種社會交往的過程,只有讓對方達到利益的最大化才能讓自己達到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想要擁有更加有用的人脈,最應該做的不應該是將自己放在中心的位置,而是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讓對方感覺在你身上能夠獲得很大的價值,這樣的關係其實不用維持就非常緊密。

為什麼你的人脈關係總是很差?因為你習慣性多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你們已經成為了利益的共同體,從而不斷加深形成穩固的關係網,最終成為自己的人脈。

所以那些人脈不廣,和別人關係不好的人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性格原因,一方面就是因為「太過於以自己為中心」,當別人在你的身上感受不到任何價值的時候,就會覺得這份關係沒有維持的必要性,從而成為無效人脈。

所以,真正的人脈就是,彼此之間的共同需要,不需要經常用打電話、送禮、拍馬屁的方式來維護,而是你們已經成為了利益共同體。

為什麼你的人脈關係總是很差?因為你習慣性多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當你足夠強大,足夠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讓對方從思想和行動上都認可你這個人,對方才能成為你的人脈,你們之間才能夠進行更多的有價值的等價交換,這個時候的人脈才能真正起到擴大經濟效果的價值。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在傳統家庭結構中,男人是家庭的頂樑柱,男性被視為家庭經濟支柱和決策的核心,需承擔養家糊口的責任。這種角色的定位源於農業社會對男性體力優勢的依賴,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 ‌尤其是我們現在已經年過半百的男人,應該說在我們年輕時更加深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 天天要聞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今年春節前,婆婆早早打來電話,說小叔子一家要帶着兩個孩子來城裡過年。我雖然心裏犯嘀咕,但還是笑着應下了——畢竟老人盼着團圓,總不能掃了興。臘月二十八,小叔子一家四口拖着大包小包進門了。從那天起,我的「春節假期」就徹底變了味。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 天天要聞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7月1日晚,大連體育中心主場館外暴雨如注,電閃雷鳴中,一名身穿藍色球衣的少女孤身站在黑暗中哭泣。她與前來接她的父親因信號中斷、場地不熟而「失散」。正當她無助之際,路過的攝影師李正彥夫婦主動停車相助,冒雨驅車輾轉10多分鐘,最終讓父女二人團聚。面對網友的稱讚,這對「90後」夫妻卻說:「每個大連人都會這麼做。...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 天天要聞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一場車禍毀一生:25歲女孩高位截癱,男友一家集體「消失」2025年4月5日,甘肅白女士的人生被徹底改變——男友張某某駕車時疑似分神駛入對向車道,與一輛大貨車迎面相撞。事故導致白女士脊髓損傷、高位截癱,而張某某及其家人僅受輕傷。事故現場 圖片來自上觀新聞更令人心寒的是,據白女士稱張某某最初承諾「結婚+終身照料」...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 天天要聞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第一節:燃燒的甜蜜我們是被時光遺忘的火焰,兩顆拒絕融化的糖——在命運的玻璃櫃里,用甜膩的反抗,灼燒每一寸陳舊!看啊!包裝紙剝落處,不是霉斑,是血管般暴起的糖霜!我們的甜,早被烈日晒透,卻比任何新品都更燙喉!第二節:黏連的宣言你說我們像被遺棄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 天天要聞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其實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如果你不信的話就問問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做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我們現在都是退休的人了,年輕時干過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大事沒有,如果說不出來就是一直在混日子,到現在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而活。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 天天要聞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滿心期待送出禮物,女生收下的那一刻,心裏既開心又疑惑:她到底是咋想的?別迷茫!女生接受禮物可不只是收東西這麼簡單,背後藏着不少小心思。從這 3 個維度分析,幫你讀懂她的真實態度!一、看關係!
50歲之後,善待自己,富養自己,學會愛自己,養成這6個好習慣 - 天天要聞

50歲之後,善待自己,富養自己,學會愛自己,養成這6個好習慣

#晒圖大賽#如果人生三萬天,到了五十歲之後,人生已經走了一大半的時間。年輕的時候,總覺得來日方長,總覺得自己有的是時間。等到了五十歲之後,看着身邊有些認識的人,突然之間,就消失在人海,就會明白:人生無常,生命脆弱。經歷過世間冷暖,也品嘗了人
抉擇之間 刻畫怎樣的自己 - 天天要聞

抉擇之間 刻畫怎樣的自己

◎邱岳 《給青年叛逆者的信》,近些日子讀到最喜歡的一本書。作者希欽斯被譽為當代著名的新聞記者和專欄作家之一,是一個苛刻的批評者,嘴毒手狠。從這本書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