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心懷希望

2021年09月24日23:01:06 情感 1885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幸福的童年,可以療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療愈。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心懷希望 - 天天要聞

雖然我們都明白這個問題,但還是有很多人不能避免。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家庭。都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但如果在父母雙亡後,生活在陰沉的大房子里,生性孤僻,如何做到戰勝自己,笑對人生呢?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本書《秘密花園》,就是性情古怪孤僻的小孩,在一次神奇的經歷中,重獲新生,收穫幸福。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心懷希望 - 天天要聞

作者弗朗西絲·霍吉森·伯內特是英語世界兒童家喻戶曉的文學作家。

這本書以人和環境密切相關。對於生活在快節奏的時代里,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大自然神奇的環境是我們心靈成長必不可少的關鍵。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1不幸的背後,也有希望

瑪麗一出生就不受待見,爸爸為政府工作,總是忙不停。媽媽是個大美人,但是心裏裝的只有宴會以及與那些出入於社交場上一起縱情享樂的人。

瑪麗從小就交由奶媽帶着,漸漸養成了體弱刁蠻脾氣暴躁,自私的性格。因為沒有朋友,過得很孤獨。

一次霍亂,被人遺忘,只剩瑪麗一個人。後來被軍官發現,從印度送到了英國姑父家,一個神秘陰沉的大房子里,也就是米瑟爾斯韋特莊園。

在這裡遇見了她的小女僕瑪莎。從瑪莎的描述中,瑪麗知道了曠野四季的不同。冬天的曠野光禿禿,但到了春天和夏天會長滿各種東西。景色很美。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心懷希望 - 天天要聞

當荊豆、金雀花石楠開花的時候,很好看,還可以聞到蜂蜜味,到處都是新鮮空氣。天空顯得那麼高,蜜蜂嗡嗡叫,雲雀也在唱歌,那聲音也很好聽。在這些描述中,瑪麗感到很新奇,也很嚮往。

英國的生活和印度有很大的不同,瑪麗不再依賴他人,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瑪麗非常喜歡聽瑪莎分享身邊的故事,她們家十二個孩子怎麼成長的。

比如迪肯,用他媽媽的話說,他是被曠野上的空氣養得身強體壯。從小自己出去玩,和許多小動物成了朋友。

在瑪莎的鼓勵下,瑪麗白天不再整天窩在房間里,會自己出去玩,到戶外跳繩,迎着風奔跑。食慾漸漸好起來了,身體也慢慢健康了。氣色也好紅潤有光澤了。

在莊園里瑪麗見到了各種小動物,通過知更鳥發現了一個關閉十年的秘密花園,並找到了鑰匙。生活從此有了希望。

2.敞開心扉,找到生活的樂趣

瑪麗進入秘密花園後,入目的是高牆上滿是攀援的片葉不留的玫瑰藤,它們密密麻麻,就像是鋪在牆上,還有一些其它的樹。

樹上滿處攀緣的玫瑰藤,互纏繞交替,枝條從這棵樹蔓延到那棵樹,使自己成為一座座美麗的小橋。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心懷希望 - 天天要聞

但是瑪麗不懂園藝,邊走邊看,在一些冒出綠芽的地方,草似乎太厚,綠芽似乎沒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她嘗試找到一根尖木棍給花園除草,直到在綠芽周圍清理出一片片小小的空地。

瑪麗勞動過後,想像這個花園之後會像瑪莎描述的「成千上萬棵雪花蓮」。在春天來臨的時候,它們會成了約克郡最美麗的風景。

花園因為荒廢太久,瑪麗需要一把小鏟子,再有一些種子,種在秘密花園裡,這樣就可以有一片小花園。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心懷希望 - 天天要聞

瑪麗問了瑪莎工具怎麼買,瑪莎的弟弟迪肯是在荒野上長大的農家孩子,健康活潑,聰明能幹,不僅是一位「動物魔法師」,能與知更鳥、狐狸、小羊、烏鴉等親密交流,還對植物了如指掌。

然後瑪莎寫信讓迪肯去斯韋特村購買。後來瑪麗見到了迪肯,一個在瑪麗眼中很漂亮,對植物了如指掌的小男孩。

瑪麗人生中的第一個朋友迪肯。瑪麗告訴了迪肯秘密花園,在迪肯的幫助和陪伴下,他們一起耕種,使花園到處充滿生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瑪麗因為有事情做,心態好了,性格也變好了。不再胡思亂想,人也長胖了。氣色紅潤,不再是別人眼中病怏怏醜陋的孩子了。

3.最終,你也能擁有自己的秘密花園

瑪麗在米瑟爾斯韋特莊園生活的過程中,偶然幾次半天聽見哭聲,最後通過哭聲找到了姑父的兒子。一個常年被關在陰暗房間里病態的少爺柯林。

科林出生不久後她的媽媽因為盪鞦韆意外去世,科林父親因無法面對長相酷似亡妻的兒子而常年旅居國外。

瑪麗的突然來訪,讓科林害怕瑪麗看見他本來的樣子。因為科林總是生病,不得不躺着,所以不許別人看到他並議論他。

科林常年被關在屋子裡,脾氣不好,沒有人願意和他聊天,曾聽別人偷偷說他活不長,就算能活下去也怕自己會駝背,那樣活着科林會很累。

瑪麗和科林是很相似,都沒有感受過父母的愛,因為瑪莎,瑪麗已經改變了很多。變得愛運動了,結識迪肯後,和迪肯一起拯救花園,生活有了追求,性格也就發生了改變。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心懷希望 - 天天要聞

見到瑪麗後,科林和瑪麗暢聊了很多。聊到了被鎖十年的花園。聊到了球根,就是水仙、百合和雪花蓮,它們正在土裡生長——冒出淡綠色的嫩芽。

科林聽瑪麗描述的很好奇,也想去看看。但是瑪麗怕科林告訴其他人打開花園後,科林父親會知道,到時候把花園重新鎖住,以後他們就進不去了。

為了說服科林,瑪麗詳細地描述花園的場景,玫瑰藤從這一棵樹爬到了那另一棵樹,並垂了下來;許多鳥兒可能已經在那兒做窩,因為那兒很安全。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心懷希望 - 天天要聞

接着,瑪麗還說起了知更鳥和本·威瑟斯塔夫,而關於知更鳥,可說的實在太多了,而且說起來既輕鬆又安全。

知更鳥的故事使科林非常開心,他露出了微笑,最後成功讓科林和她一起保守秘密,還約定瑪麗每天陪他聊天。

因為瑪麗的陪伴,科林不再孤單,會幻想瑪麗和迪肯耕種的秘密花園,到春天所有的花兒、葉子、綠色的植物、還有鳥兒和野生動物都一起曼舞而過,那該是怎樣的場面啊。

在瑪麗的感染下,科林戰勝了自己的心魔,不在歇斯底里地發脾氣。進入秘密花園後,科林和迪肯成了朋友。並與他們一起參與了花園辛勤勞動,最終見證了花園的蛻變。

他們一起喚醒沉睡十年的花園,百花盛開,綠草如茵,孩子們健康成長。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心懷希望 - 天天要聞

科林的父親克雷文先生十年漂泊異鄉,但對山川河流有着不舍的情結,在奧地利的一個風光旖旎的山谷里,克雷文先生無所寄託的身心得到撫慰,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活了過來。

也正是在意大利的科摩湖畔,他覺得自己的身體和靈魂逐漸強壯起來,並聽到了那個神秘聲音對他發出的召喚。返回莊園,見證了三個孩子健康成長,科林也贏回了久違的父愛。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內容 。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見這樣那樣的事情,毛主席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大自然力量是神奇的,清新的空氣,明媚的陽光,繽紛的鮮花,蔥鬱的草木,不僅滋養了他們年幼的身體,更沖洗了他們心靈的陰霾。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心懷希望 - 天天要聞

不管遇見什麼樣的困難,我們都要心懷希望,多往美好的方面想,多去外面走走,也許就會有不一樣的風景。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