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已確定將於春節後的2月5日至6日訪問中國,這是布林肯當選國務卿後的首次訪華,屆時將與我國新任外交部長秦剛會面。美方炒作的五大議題已經提前曝光,對華還將提出兩項要求。美方有備而來,中國也已經做好了準備。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敵人來了有獵槍。
美國政治新聞網近來引述熟悉布林肯出訪計劃的外交官報道稱布林肯這趟中國行,是為跟進中美兩國元首去年在巴厘島會晤達成的共識,當時美國總統拜登在中美關係惡化之際,曾表示要與中國「保持溝通管道暢通」。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布林肯訪華時表示中方歡迎布林肯國務卿訪華,中美雙方目前正就有關具體安排保持溝通。據信,布林肯除了與秦剛外長主談之外,還可能與中共政治局委員王毅、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王毅會面。
近些年來,中美之間的關係一直相當緊張。去年8月,時任民主黨籍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的佩洛西竄訪台灣之後,中國中斷了與美國之間大部分高層溝通渠道,包括中美兩軍對話。有分析指布林肯此時訪華將測試美國是否有誠心改善兩國關係發揮積極作用。布林肯這次訪華也是對兩國元首的承諾能否得到落實的一次重要檢驗。
過去幾個星期來,中美關係出現了一些緩和的跡象。中美氣候問題大使已經在上周會面。我國副總理劉鶴也會在瑞士蘇黎世與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會面,中美經貿團隊保持着良好溝通。
將與布林肯主談的中國新外長秦剛在年初離任中國駐美大使時也致電布林肯告別,並感激曾與布林肯進行的幾次坦誠、深入和建設性的會談。還期待着與布林肯繼續保持密切的工作關係,以促進中美關係的發展。
不過,美中關係錯綜複雜,這些友善姿態能否促使雙邊關係得到實質性的改善,目前還有待觀察。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曾表示布林肯將與中國官員的會談會包括競爭影響的領域,中美兩國關係在這些領域可能變得更加敵對,也包括中美能夠尋求甚至加強合作的領域。
據分析,布林肯在訪華期間的會談將涉及台灣問題、中國核力量、美國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以及俄烏衝突、人權等五大議題。並要求釋放「被關押的美國公民」以及推動恢復中美軍事對話等
首先來看台灣問題,中美已經就台灣問題多次溝通,美方清楚知道中方的底線。拜登在巴厘島會談時曾表示美方無意改變「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但是美方嘴上說一套,背地裡做一套,仍在不斷向台灣民進黨當局大肆出售武器,很多都是進攻性的武器。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的核心,若兩岸一天不統一,台灣問題就會一直存在下去。台灣已成為美國制華的一張牌,隨時拿出來打一打。
其次是中國核力量的問題。美方在特朗普時期就無端指責中國在大力擴充核武器,並且要把中國納入美俄的核談判。不過,美國人應該認識到中國的核武器數量與美俄根本不在一個量級。若要中國加入核談判,那中國就要把核武器數量增加到與美俄同等數量級才夠格。中國是五個核大國中唯一恪守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並且,對於無核國家,我們也承諾不會進行核威懾。美國人明顯做不到,哪裡有資格對中國指指點點。
第三美國對華高科技製造裝備的限制問題。這一問題是拜登執政後不斷推進的,比特朗普時期僅僅限制華為等幾家中國高新技術企業更加來勢洶洶,影響更為惡劣。在全球價值鏈重構的背景下,美國以安全之名,利用技術優勢,聯合日本、韓國、歐洲以及中國台灣地區等經濟體採取對華高科技裝備限制措施,這一行徑干擾國際貿易正常開展,受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
第四個話題就是國際熱點俄烏衝突。美方一直認為俄烏衝突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行動,批評中方在這一問題上與俄羅斯走的太近。美國與中國談俄烏衝突,無非是想對華施壓。對於俄烏衝突,中國與俄烏雙方同時交好,已有明確立場,堅持中立,致力於促和勸談。
第五個話題是人權議題。布林肯想必仍然會在香港、新疆、西藏等問題上向中國發難,但是對於美方干涉中國內政的手段,中國已有鬥爭準備。
對於美方透露出來要求「釋放在押美國公民」的要求,可能是要求釋放一些美國口中的「政治犯」、毒販或者在中國作姦犯科者。中國是一個法治國家,有完善的法制體制。外國人在中國就要遵紀守法,美方提要求應該反思這些人的違法行為。對於推動中美軍事交流的恢復,就要看美方的誠意和態度了,如果一味打台灣牌,對台軍售,中美軍事交流可能遙遙無期。
中美合則兩利,斗則兩傷。我們不排斥與美國合作,但是絕不允許美國一邊談合作,一邊做損害中國利益的事情。我們對布林肯來訪表示歡迎,但是希望他帶着誠意而來,推動兩國關係改善,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