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尷尬,西南財經大學2021年把學校金融研究院院長Philip H. Dybvig 給開了
要知道,Philip H. Dybvig是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之一呀!

01
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發佈
2022年10月10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
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Douglas W. Diamond
和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教授Philip H. Dybvig3名美國經濟學家獲得這一獎項,表彰他們對銀行和金融危機的研究。
前兩位得主和中國關係不大,但是第三位得主Philip H. Dybvig居然在西南財經大學任教10年,非常熱愛中國文化。
不過遺憾的是,他於2021年被西南財經大學解聘了,據說是考核未通過(求闢謠)。
小編能說什麼呢,只能說西南財大太牛了,諾貝爾獎得主也看不上。
02
Philip H. Dybvig教授是個中國通
Philip H. Dybvig教授非常熱愛中國文化,看到上圖就知道了(穿的唐裝)
據說太太是四川人,Philip H教授會拉二胡,喜歡唐裝。
從2008年起西南財經大學聘請他擔任學校金融研究院院長,傳說去年的考核,Philip H教授沒有通過,於是被解聘了。
然後今年,他就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因此,就有不少的網友調侃:「西財的業績考核比獲得諾貝爾獎都要難」。

是被單方面解聘還是期滿自動離職?問題的答案在西南財經大學沒有詳細對外聲明通告後,我們也就無從得知,所以目前不適合下確鑿的定論。
對於Dybvig離開西財一年後就獲得了諾獎,網絡上看笑話的肯定是最多的,當然也有理性思考的聲音。Dybvig經濟學理論,肯定不是最近一年形成的,已經在西財擔任了10年的院長,他的經濟學理論身邊人都應該非常了解,但是了解不能代表理解了,就這樣一位經濟學大才被西財放棄了,只能說西財缺少一位識人的伯樂,做事有點急功近利了。不是從學術的角度看問題,只是在一味的最後成績,就此失去了掛諾獎頭銜的機會。
西財與Dybvig的解約,其實給國內的人才培養機制帶來了很大的啟示。一位網友說他在西財聽過Dybvig的科,基本教的純理論經濟學知識,沒有什麼實用性價值。其實他說的話就是我國人才培養的最大缺陷,急功近利急於變現的思維明顯,不光是社會中,我們的高校也是如此。把創新簡單地理解為製造產品,實際上科技創新最頂級的狀態是理論創新,研發產品只是創新的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