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不迷茫
終於踏進了大學的校門,開始了曾經心心念念的大學生活。同學們,大學生活是否如你們期盼的那樣呢?
很多同學說,真正來到人生的這一站,才發現大學生活遠不如想像的那樣有趣。雖然每天忙忙碌碌地上課、吃飯、睡覺,可內心的迷茫只有自己知道,相信不少同學都有這樣的感受,迷茫愛情,迷茫未來。
我們為什麼會感到迷茫?
成年初顯期
心理學家將18-25歲稱為「成年初顯期」,處在這一時期的我們,身體上雖然擺脫了對原生家庭的依附,但是心智卻沒有足夠的成熟。
選擇太多
選擇太多,卻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上大學前,我們是為了理想中的大學而奮鬥學習,上了大學後,我們似乎沒有像高考那樣有明確的目標,更加開放自由的學習環境讓我們不知該從何處着手。
小錦囊
也許現在的你就很迷茫,希望以下幾個小錦囊能夠幫助你撥開雲霧。
01
設立階段性目標
在沒有目標的大學生活中,部分同學常常處在間歇性躊躇滿志,日常化「摸魚」的狀態,導致獲得感缺失,在日復一日中不斷增加自己的罪惡感,可見,設立目標的重要性。給自己定幾個小目標吧,如每天堅持鍛煉1小時、每天閱讀10頁課外書籍等等。
02
發展一項技能
興趣是最有效的驅動力。初高中時代的你也許忙於學習,耽誤了喜歡的舞蹈課;也許你喜歡攝影好久,但一直沒有機會嘗試;也許你羨慕別人彈得一手好吉他……現在,你可以加入相關的社團,也可以報名專業的課程培訓班,認識許多志趣相同的人。
03
不要丟下學習
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大學階段也是如此。只不過大學階段的學習更講究獨立自主。認真學好專業課程,認真對待上課、作業、考試,這是在充滿未知與可能性的大學生活中,較為確定的一部分了。很多同學都覺得大學成績不重要,殊不知很多的機會都與學習成績有關。優異的成績能讓你收穫保研資格得以繼續深造,優秀的成績能為你的履歷增添色彩。
最後想告訴同學們,與其迷茫不如嘗試去做,很多事情並不需要等到不迷茫了才去行動,而是當你做了以後,才發現自己已不再迷茫。
作者簡介:王茂瑤,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兼職諮詢員
排版:何春娟
一審:曾 珍
二審:王 芳
三審:羅 禹
來源:貴州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